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个心思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我知道,各位心或许还有一些顾虑,意思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占据明显的优势,取得全面胜利的成算还不足。这一点毋庸置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毛子虽然衰微,还是有点力量的,多年的心理优势亦不容小觑。但是,成绩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辛亥之时,我们相比毛子,力量为悬殊,北疆还是狠狠打了一仗,捍卫了东路的权益,现力量对比进一步有利于我,再不奋有为,愧对民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愧对列祖列宗对我们的嘱托。别的不说,现一年军费加上各类军人优待条例是4个亿,等于4万万民众每人负担一元给国防军使用,每一点军费,每一样装备都是民脂民膏。民众为什么甘愿受这份苦?无非是对国家有寄托,对军队有期望,对领袖有要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我们计较于一点点利弊得失,计较于个人胜败得失,那才是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众人都是点头,为了国家统一,为了国防展,民众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
表决的结果,自然是全票通过。
“下面,请张总长介绍逐鹿行动总体方案……”
逐鹿行动总体战略目标:收复天山西北、外乌苏里江、外兴安岭等国土,将俄版图先恢复到康熙时期,相机进行下一步行动。
具体作战兵力:我方拟出动1个战略师、16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30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6个航空联队、大本营直属特别战斗群和海军战斗群,共计约60万兵力,编成2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战略进攻梯队,编制内兵力45万,分成3个集团军;第二梯队,为战略预备梯队,编制内兵力15万,分成2个集团军。另外,依据《国防动员法》,进行第一预备役动员,准备后备兵力40万。
指挥层级:战略指挥权归属大本营,大总统兼任高统帅,其余按照层级依次担任,陆尚荣总长担任执行统帅,四总部总长、次长出任大本营联席会议成员,大本营联席会议对高统帅负责。大本营下面,每个集团军设立集团军指挥部,对大本营负责,全权接受大本营指挥,由大本营负责协调沟通。其,第一梯队包括西集团军,主要出地为疆;集团军,主要出地为蒙古;东集团军,主要出地为黑龙江、吉林;第二梯队包括左集团军,主要集结地为绥远战略基地,右集团军,主要集结地为辽阳战略基地;大本营由央教导师基干兵力和大总统卫队守卫,战役进程开始前15天,教导师各级学员返回原指挥岗位,初级及以下学员不动,高级学员和国防大学将官班学员组成特勤组,协助总参进行战役情况收集、汇总和分析,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轮岗值班。
编制部署:西集团军,集团军司令长官:李春福,集团军副司令长官:马占山,下辖2个骑兵师,2个骑兵旅,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总兵力9万,无其他战斗群配属;
集团军,集团军司令长官:蔡锷,集团军副司令长官:郭松龄,下辖4个步兵师,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总兵力13万,相机配属2个航空联队和大本营直属战斗群;
东集团军,集团军司令长官:蓝天蔚,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吴俊升,下辖6个步兵师,10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总兵力18万,相机配属4个航空联队、大本营直属战斗群和海军战斗群;
战略预备队:央卫戍师,师长:王云山,副师长:孙传芳,下辖兵力5万;
左集团军,集团军司令长官:夏海强,下辖2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兵站,总兵力6万;
右集团军,集团军司令长官:周羽,下辖2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兵站,总兵力约6万;
大本营直属战斗群:司令长官:冯玉祥,副司令长官:郭宝,下辖兵力1万;
海军集群,司令长官:萨镇冰,下辖海军各作战编队、海军航空队、海军陆战队,总兵力2万……”
每点到一人,则站起来领命。蓝天蔚和蔡锷对望一眼,多年的拒俄愿望,就要自己身上实现了。蔡锷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张孝准,张孝准因为坐镇西南,逐鹿行动没有将他安排进去,但他的担子也很重,大批兵力抽调后,要依靠为数不多的人马完成西南各省的兵力整编和南国门的守卫。按照逐鹿行动的要求,此次作战,兵力主要从西北、华北、东北军区抽调,长江以南部队,考虑到气候影响和适应性,除程潜部、田伯雄部外,一律不动。60万大军出动之后,民国数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力量几乎抽调一空,之所以设立左右两个集团军作为战略候补,就是防着rb浑水摸鱼。
“战役具体起时间,目前尚未确定,按照整体计划要求,务必于今年5月1日以前完成各项准备,各部人马,8月1日前要达到指定位置。”张绍曾扫视了众人一眼,众人无不竖起耳朵,静听下“下面,我宣布,逐鹿行动大本营命令,绝密甲字第3号,有关兵力配备……”
………………………………
第016章 时机来临(4)
第016章 时机来临
“总参经过为期半年的详论证,列举了种种优势和我国的有利条件,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现,重点谈的是不利条件和因素,概括起来,大概五点,这也是需要诸位今日予以讨论的。”
“其一,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此次作战想定地区,除了极少数例外之外,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野、戈壁、沙漠等不毛之地,人烟稀少,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均较为寒冷,冬季极端温零下40以下,极端不利于人的生存――大军出动,大的考验便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除了要和俄国毛子斗争,关键还于和老天爷斗,总参这次抽调北国驻军,特别是用西北、东北军区主力押阵,已经考虑到了上述不利因素,意图用适应上述条件、适应上述环境的部队投入作战,当然,国内气候和环境虽然已经较为恶劣,但比起作战地区而言,还要稍胜一筹;
其二,后勤补给、物资筹集。经过日冲突的预演,总后认为,国内目前的战略物资和兵器生产可以应付大军日常补给需要,也能够通过迅速扩充满足爆式的需要,经过前后累计一年的努力,全军上下已经基本完成了换装,列入逐鹿行动计划的各梯队是优先得到了补充,但是,作战是系统工程,不要说枪支损耗,便是日常弹药消耗便是天数字,要命的是,三个集团军主要作战区域,气候和环境都不理想,后勤补给和物资筹集有相当难。总后建议,从出地开拔后,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兵站,作为物资转的基地所,国境内,兵站可依托铁路沿线设置,国境外,依托交通要道和据点设置,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兵站的防御兵力如何安置,二是兵站与兵站之间的交通线如何维系――不可能每隔50里就设一个,这需要作战计划予以详细说明。总后已上报大本营,拟为总体作战征100万民工,30万牲畜,此数量如何调配,需要先期指定,另外,根据征蒙经验,飞艇用处受限,不宜寄予过高期望;
其三,通讯联络,指挥协调。此去国外作战,人地两生,地势又较为开阔,各集团军内部通讯和彼此联络是当务之急,欧战的教训极为深刻,俄军之所以有坦能堡之败,关键就于通讯工作做得不好,让德军破译了密电,我军将逐鹿行动开始后启用全的密码,根据总参保密局的介绍,可以保证3个月内无人破译,另外,俄军目前的电我军都可以破译,但开战之后是否会予以替不得而知,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特别是进攻箭头与大本营之间存着3000里以上的距离,如何设置前线指挥部,是当务之急,总参经过考虑,认为大本营还是设北京为宜,但应该前线提供枢纽连接点,具体指挥协调,既要根据整体战略情报,又要赋予前线指挥官相应的临机处置,如何协调沟通,是一大难题;
其四,战法战术,战役部署。虽然说,俄国远东的兵力经过欧战的抽调,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轻易南下。这次作战,以进攻为主,除了野战,要害就是攻城,特别是东路包括海参崴、伯利内的几座城市,是俄国多年经营之处,里面还有海军基地和美国运来的大批军火,这是东路的关键点,路至少要打到赤塔,西路至少要打到浩汗。辽阳战役我军打得很艰苦,反过来也说明,如果换成是国防军进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城市,困难会非常大,具体战术如何布置,进攻如何操演,都是各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