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8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那门远程大口径铁道跑展出时,全场所有的气氛都陷入癫狂状态。那硕大无朋的体型,那黝黑出众的模样,一下子成为具说服力的东西。

    日本败给国,果然不冤!即便是西方各国,面对国飞速增长起来的实力与兵力都感到莫大的风险,倘若国用这样的力量来对付自己,恐怕,早就完蛋了。所以,当大量国防军天津站下车,当他们争先恐后地踏上各个行动方向时,没有一家洋鬼子出来不怀好意,实力摆这里,就是突破了《辛丑条约》有关天津30里内不得有任何**队的限制也没有遭到一丝一毫的盘问。

    几乎所有的观察家都是持有类似的念头,而远东的秩序,也这一次后开始慢慢的固话――远东的天空永远不会平静!
………………………………

第231章 大局走势(3)

    第231章 大局走势

    好不容易挨到日恢复和平,国恢复对胶州湾恢复行使主权和举行胜利阅兵式,心急的英国人再也等不住了,欧洲,特别是大不列颠每日都流血付出,德国人咄咄逼人的攻势虽然被遏制住了,但谁都知道,这种遏制,是用几倍于德国的损失才换回来的。

    如果不是大英帝国掌握着制海权,如果不是沙皇俄国有世界上庞大的常备陆军,如果不是法国人有坚持打到底、甚至巴黎沦陷也所不惜的信念支持,如果不是奥地利小伙伴实是弱不禁风拖了德国人的后腿,恐怕此刻的欧战已经决出胜负了。但即便这样,再乐观的观察家还不敢把票投给协约国,理由是很明显的――德国依然强大,虽然受制于资源,但德国本土一丁点破坏都没有,反而迅速消灭了开工不足和失业率,成为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

    东线,条顿与斯拉夫的对决,这种差距尤为明显。匆匆忙忙征召起来的,连汽车都没打过照面,昨天还是地里抗锄头,今日就要背着步枪上战场的农民,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普鲁士人对手,甚至于,面对铁甲车、战车这种大威力武器时,要么是无知者无畏,要么是一触即溃,什么战术纪律,什么防守法则,全部都成了耳旁风。

    有人悲观的认为,如果俄国再这样打下去,恐怕会展到10人伤亡才能换取德国人战死1人的战果,可俄国的人口只比德国多了一倍不到,哪里经得起这种消耗?严重的问题是,随着战前常备军特别是精锐常备军的枯竭,后续征召的部队有利于不适合同德国人交战。

    这些未经考验,未经充分训练,甚至未经装备补给放到位的部队拉到战场,除了那一个个代表人数的番号外,战斗力方面几乎是微乎其微。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一开始还对俄国人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感到极端悲观,制定计划时都分外保守,等到实际一交手,戳穿俄国人只有数字意义的代表符号后,两人的胆子终于大了起来。

    按照的换算,德国人已经被俄国后备师的战斗力等价于本方的一个营,成就东线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善战之名的一开始的确是因为坦能堡这场硬仗,但到了后面,已经几乎变成是屠杀的代名词了。不过,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单独面对奥地利军队时,俄**队会迸出格外的勇气和战斗力,同样是德意志人,普鲁士是凶猛的、嗜杀的,奥地利人呢则是温顺的、柔和的――这真是奇怪的论调。

    1915年的春夏之交,西欧战场已经陷入僵局,当漫长的战壕战成为交战双方的主流共识后,威廉二世终于对小毛奇的保证丧失了信心――他原来承诺叶落之前可以让士兵回家,后来承诺可以让士兵回家过年,再接着承诺只要春暖花开就可以让士兵回家,到了现,战争已经足足进行了11个月,胜利的迹象还远得很。

    一怒之下,他罢免了小毛奇,代之以法金汉――历史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

    真正的历史上,小毛奇因为速决战的破产而导致了下台并被法金汉所取代。穿越者业已扰乱的时空里,小毛奇不过多撑几个月的时间,而法金汉的地位却来了个天翻地覆――这个战前极端重视西线的元帅,现居然提出口号,先打败俄国。

    因此,虽然对鲁登道夫一直奖掖不遗余力的小毛奇被迫去职,但鲁登道夫的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愈见提高――法金汉做了参谋总长,是不会不清楚东线的战事和局面究竟是谁的努力。当然,这完全是局势造就的,若是仍然按照固有轨道展下去,法金汉和东线双头只会是水火不相容,现战略重心既然高一致,那么,便有契合的机会与余地了。

    就德国谋求战略转向的变动,英国方面也反思着种种战略。达达尼尔海峡登陆失败后,大英帝国非但没有能够控制这个战略要点,反而把土耳其推到了德国人的怀抱。德国东线战略愈见清晰的时候,土耳其也开始热血沸腾――半个世纪以来,俄国一直以斯拉夫人的保护者自居,从土耳其割走了大片权益和领土,现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呢?

    战术的欺骗是可能的,战略的欺骗短时间内也是可行的,但长期必然暴露,到了眼下这个要紧关头,德国人东线的战略如此清楚,英国人还能不着急么?

    当初一力推动日协约的朱尔典,此时已经变成了催讨武器弹药的急先锋,这些装备,英国人已经老早就把款子付了,估摸着国的兵工厂都已经完成了,但为什么何峰还拖着不肯交付呢?

    按照伦敦方面的指令,不仅前一笔交易需要迅速交割,还要求国方面至少能够再交付足够装备5个师的军火用来武装俄国方面,现谁都知道,只要俄国人的斗志不崩溃,协约国集团的日子再难过,也不会有输掉战争的危险。而一旦让德国从东线巨大的泥潭走出来,则西线要面临多大的压力?

    因此,虽然英法都对俄国接连失败表示强烈不满,但德国咄咄逼人的势头面前,不得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向国购买军火,便是其的一手。

    至于何峰为啥一直扣留着已经都准备好了的 军火,从浅处看,是为了增强国方面欧战问题上的言权,而不是着眼于北方公司的实力和美誉,从深处看,这反映了根本性的战略方针,现的欧战对国来说自然是喜欢打得越久越好,这批装备,虽然尚不足以改变整体力量的平衡,但仍旧有助于协约国一方提升实力,特别是随同产生的战术升级效应,具有典型意义。

    向俄国提供军火是大本营事先就考虑到的可能,为此,总后自宁武已降,将前清时节从俄国进口的武器,包括各种各样的走私货和俄东路冲突缴获的战列品,还包括日冲突后,国从日本手里缴获的原先日俄战争为日本所缴获的战列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凑一起后,不要说5个师,便是7个师都有了,但制式混乱,旧混杂,好坏参半。

    宁武一开始还隐约有些担心,这些废铜烂铁弄过去,老毛子还不知会多大的火,但何峰不以为然,只道,“这不过就是将他们弄过来的东西原样奉还而已,当时毛子为了出口军火,还不知道上下打点了多少贪官污吏,现原样奉还,正是一箭之仇。”

    所谓,主动的生意起不了价,何况俄国根本就没有选择。真实历史上,俄国原本从日本获取了大量的步兵武器,但日式装备威力偏小,不适合俄国人使用,俄式装备日本又无法生产,因此彼此的军火交易热了一阵就销声匿迹。但国的这批军火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数量确实不少,关键的是,清一色俄国正式装备,磨合不成问题――不就是个修理问题嘛!

    当然,何峰办事还是有底线的,步枪可以打打马虎眼,火炮什么的倒基本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这绝不是老何了善心,恰恰是另一层用意里面――火炮数量越多,完好率越高,则弹药消耗量便越大,俄国现到处捉襟见肘,弹药库存亦是个笑话,足可乐见其成。至于购买费用,有英法两个大金主,根本不用担心。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俄国战场上的态势。法金汉转向东线的决心一下,漫长的东线顿时吃紧起来,原本就摇摇欲坠的俄军防御体系,是漏洞出。英法西线的压力顿时减轻,也得以腾出手来重整军队,培育后续梯队,这样一个关键的当口,装备的重要性自然愈突出。英法都是精于计算的商人,没有绝对利益,根本不会这么好心的为俄国补血,现俄国代替英法成为德军的主要打击对象,自然要不遗余力加以输血打气,俄国能顶得越久,消耗德国的实力越多,将来英法取得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