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的脱身之道,目前让渡给支那的权益,并不会损伤帝国的根本,反而可以让帝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毕竟,财政困难是无法忽略的困难,再勉强支持下去只会让帝国陷入崩溃的境地。只要签署了合约,支那缺乏海军,不会对我国构成威胁,而财政困难因为国债危机的缓解可以得到缓冲,甚至于,得益于欧战的局面,帝国的工商业还能迅速扩张。只要给帝国3年时间,不,只要2年,我们就可以恢复元气,打造出精锐的部队,多等待2年再找支那复仇,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20年前三国干涉还辽,帝国也是卧薪尝胆了10年后动对俄国的雷霆一击……”
“你的意思是,和谈是为了将来?”大正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但仍然阴沉不已,“对国民如何解释?”
“请陛下相信臣的一片赤诚,臣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是为了臣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帝国,为了陛下,只要安定了局面,恢复了秩序,解决了财政困难,臣届时引咎辞职乃至于剖腹谢罪都不足惜……臣之所以现不肯断然离去,不是因为臣恋栈,而是因为臣肩负陛下嘱托和国民信任,不得不……”
到了这个时候,山本的声音已经梗咽起来:“伏愿陛下体察臣的一片苦心,让臣放手去做,将来一切后果,臣必当粉身碎骨以当之……”
……
“阁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西园寺这里,加藤高明变得毕恭毕敬,所谓这个问题,是指山本觐见之后,同意解散国会的敕令已经下的情形。
“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局势还控制。”西园寺眯起了眼睛,“与其说陛下是被山本的言语打动,倒不如说陛下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个陆军为主导的内阁……哪怕,披着大隈重信的外表也不行。”
“您是说……?”
“当然,没有陆军背后的纵容与支持,没有山县有朋对大隈重信的谅解,国会能扑腾成这个模样?”西园寺笑道,“只是他们不懂得,他们推倒山本取而代之的用意实太过明显,已经触怒了陛下敏感的神经……”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议员和军队搅合一起――这是明治天皇给大正留下的遗训,现虽然山县有朋和大隈重信还没有公开结成统一战线,但私下的动作谁都是看的明白的。
这种情形之下,山本固然不大正之愿,但却强过陆军秉政,西园寺接班虽然是大正所乐见其成的办法,但西园寺自己觉得时机远未成熟,现出马,只能是给舆论树立泄的靶子,倒不如让山本继续干下去。虽然西园寺不会明摆着这么说,但加藤高明是何等人物,早就听明白了。
“加藤君,山本相的行动,你要竭全力支持,他支持得越久,对帝国就越有利。”
“阁下不反对合约?”
“反对?”西园寺苦笑了一声,“我凭什么反对?目前帝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反对,只能是卧薪尝胆……”
“但是,这样的局面,真让人不甘心。”加藤高明愤愤地挥手,“我现倒是有些同情山本相,陆军打得一团糟,黑锅却要他来背,真是让人惊诧莫名。难道议会这些人是瞎子和傻子么?”
“你的话说对了表象,却没有说点子上。”西园寺大笑,“议会反对的岂止是山本一个人?他从上到下对的就是军部体制,大隈重信前段时间曾经找我联手,你猜怎么样?”
“怎么样?老师应该不会答应他的?这个无耻的政客……”加藤骂完,随即又哑然失笑,骂大隈重信是无耻的政客,岂不是连自己和西园寺都骂了进去――只有政客,才无所谓立场,无所谓原则,一切只是利益罢了。
“表面上看,他的利益和我追求的是一样的,都是建立政党政治,实现西洋式的议会模式,但是,本质上,我和他追求的是不同的东西。”西园寺深深吸了口气,“西方政治的要害于制约,三权分立后行政、立法、司法的互相制约构成了完善整体,诚然,对于日本这种皇国体制,是完全不能照搬照抄的,但是,大隈重信让政党上台的目的和用意并不是通过政党来实现政府与军部之间的力量平衡,也不是试图行政和立法之间寻求制约,他说要求的,根本就是政党独裁,亦或者说是朝野一致……”
“朝野一致……?”加藤高明疑惑道,“这很好啊,我并不认同大隈重信的手法,但我认为朝野一致的目标本来就没有错,朝野如果不一致,天天争吵,还像个国家么?”
“这就是一般人的思维观念,朝野一致对于正确快速推进自然是极为有利的,过去20年的历程,日本就因为朝野一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可是,……”西园寺深深叹了口气,“所谓祸福无常,朝野一致干大事的时候力量太过于强大,正确自然无话可说,倘若错误呢?连纠正的力量都没有,只能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步入深渊,如何让体制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采纳不同的意见,才是民主的真谛啊……”
“民主的真谛……”加藤怔怔地出神,虽然他和西园寺都是自由派,也会口头上谈论“得默克拉西”,可这番话从西园寺嘴里说出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意义。他相信,清华身份出身的西园寺,绝不是通常意义上高喊民主口号的平民政治家,这种见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辈的认识,饶是他跟随西园寺多年,一时间还不能参透其的关节。
“就以这次满洲攻略来说,军部一意孤行,内阁半推半就,议会熟视无睹,都是酿成如今被动局面的责任者,可是,哪里找得到对这个行动的反对者?”西园寺的话人深省,“我是不主张采取军事行动的,陛下也不希望,可是靠这点想法,根本制止不了他们的冲动……”
“陛下高瞻远瞩……”
“不是高瞻远瞩。”原本背着加藤高明,对外面风景看的出神的西园寺忽然转过身,一字一顿地说道,“山东方向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但是山本也好,山县也好,都奉行了马鹿主义,如果没有他们的无动于衷,会有满洲攻略的失败么?”
加藤高明沉默不语,山东方向神尾师团的失败消息传来,他也认为是偶然,是一种必须要报复的情形,现听西园寺如此解释,倒是明白了当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正是错误道路上的助推器么?
“所以,大隈重信这种借重名义的虚假政党内阁可恶也危险,为了民意,他们会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为了舆论,他们会选择比军方强硬的态……所有这一切,都是内阁顺从着民意,被民意牵着鼻子走,哪里谈得上引导民意?到后,只能是被军方牵着鼻子走,沦为军部的傀儡……”
倘若秦时竹场,一定会大呼西园寺如何远见卓识,早20年前就把真实历史上日本一步步滑入二战毁灭深渊的路线图勾勒了一遍。
“加藤君,你要记住,但政府披着民主和政党外衣推进武力政策时,其效果比**裸的军事政权危险,所以,我宁可支持山本有条件的媾和,也不能任由大隈重信操纵民意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而且,我敢断言,山县有朋也并不是一定要打到底,无非是一个姿态罢了……”
………………………………
第220章 倒阁波澜(2)
第220章 倒阁波澜
有关解散国会的敕令,山县有朋并不比西园寺等人迟知道多少时间,多年的经营使得长州派皇宫里也有数量众多的眼线,虽然内大臣的动向不明,但其他虾兵蟹将的功能同样不可小视。
这个结果既山县有朋的意料之又意料之外,说意料之是因为山本权兵卫打算铤而走险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连和谈的局面都能忍受,自然不会受制于反对派政党区区的咄咄逼人,山县有朋也没有幻想着依靠舆论的力量推翻山本内阁――如果舆论有效,那么军部内阁早就被推翻不知道多少次了。但让他感觉意料之外的是,大正居然如此迅速地批准了内阁的留任与国会的解散,因为大正并不喜欢山本是山县有朋所知道的,因为这个缘故,山本屡屡御前遭到训斥,没想到原本可以借题挥的场合居然被大正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瞬间化之无形,倒着实是令人颇感惊诧。山县有朋原以为大正必定会召集御前元老商议一番,哪怕再不慎重,也会把西园寺公望召集进宫征询意见。
现一言不就准了,这点动作,意思倒是颇令人寻味。随着解散国会的敕令同时而来的,还有补任命寺内正毅为陆相的命令,陆相出位弥补原本是要国会表决的,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