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已想到了这些,禹子谟自然也有应对之策:“三川先生,恕我直言,真正没有诚意的却是贵方。”
“哼……”
禹子谟不慌不忙地分析起来:“既然是合作,那就不是单方面的吞并或者控制而是对等的交易,但贵方一直拿不出适合交易的筹码来。按照我的理解,有三种形式的合作:第一是资本合作,我方向贵方商借资金,然后按照抵押贷款进行偿还,可贵方要么不答应我方的偿款条件,要么拿不出相应的国际通用货币,完全是贵方无意进行资本合作;第二是技术合作,可贵方并没有向我方进行专利转让的用意,无论是高速钢还是特种钢,贵方都以技术保密为由拒绝,如何合作?第三是资源合作,可鞍山矿脉分布的地方是国境内,并不是日本领土,而且贵方也拿不出相应的矿藏分布图和勘探图,我实看不到任何资源合作的可能性……”
禹子谟的话说得三川是哑口无言。对于资本合作,确实如禹子谟所言,日本拿不出比德国还优惠的条件――要不是有情报价值,德国也不会开出如此优惠的条件;对技术合作,满铁本来就试图将鞍山作为自己的原料或者资源获取地,哪里肯转让钢铁业的核心技术?对资源合作,满铁亦缺乏有利条件作为筹码。
经过这一轮交锋,三川虽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可实质上并没有捞到任何便宜,反而暴露了日本方面拿不出相应代价的虚弱本质。禹子谟看似心平气和的话说得三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差点想拂袖而去,想想没完成使命又不甘心,只好拿起茶杯饮水作为掩饰,脑筋却飞速转动,思考从何处寻找突破口。
正此时,外面进来一人,附禹子谟的耳边悄悄耳语两句,禹子谟脸色微变,但三川既然低头喝水,这番神情的波动便不曾注意到。禹子谟少顷便恢复了脸色的平静,挥手道:“此事我已知晓,你先下去好了。”
来人诺诺而退,三川亦已抬起头来,正待问,禹子谟已经笑吟吟地开口:“三川先生,刚刚传来一个好消息,对于我们彼此的合作有着十分有力的推动。”
三川本来还费心机想寻找突破口,听得禹子谟如此说,顿时心花怒放,小胡子也抖了起来:“请讲,请讲!”
禹子谟不疾不徐地抖开了第一个包袱……
………………………………
第047章 整体方案
第047章 整体方案
形势比人强,按照秦时竹的原定方针,与满铁有关鞍山铁矿的合作事宜是要再磨上一通的,起码不会第一轮谈判就达成初步意向――吊足了胃口才好办事,但就等待禹子谟与三川交涉过程,徐世昌和唐绍仪却突然将他找来了。
“复生做的好大事!”徐世昌劈头就来了一句,倒把秦时竹吓了一大跳,心想那边三川和禹子谟的接触还没正式开始呢,日本人的压力难道已经下来了?
“两位大人才是做大事的。”秦时竹脑门上全是汗。
“不必过谦。”徐世昌笑眯眯地打着官腔,手上捧了个紫砂壶,一边悠闲地房间里踱步,秦时竹坐立不安,脸上无比谦恭,脑子却高速运作。
“听说辽阳实业和日本方面往来密切?”老半天,唐绍仪终于话了。
“是,生意上往来甚多,象豆油、豆饼等大部通过大连港出口到日本。”秦时竹不明白他们想说什么,只能避重就轻地补充道,“不过都是卑职的岳父打理,卑职虽有股份,只是偶然过问罢了。”
“去年我出访美国,着手准备筑路,对抗日、俄,美国方面已应允提供贷款,且条件多有优惠。”唐绍仪忿忿地说,“谁知日方般阻挠,原拟建民经法库、辽源至齐齐哈尔的铁路,不允;现又拟改建从民西经朝阳、洮南经嫩江至齐齐哈尔的铁路,同样不允。复生既明白日本情形,平时又素有谋略,有何迂回之法?”
“恕卑职直言,东北筑路,倘不得日、俄应允,一事无成尔。日本与朝鲜签订《日韩协约》后已全然控制朝鲜内政,后又与俄国签订密约,相互划分东北势力,俨然北俄南日之势。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酣睡?”
“我欲引入英美势力,意图对抗,此乃‘以夷制夷’。”唐绍仪不想看见日、俄两家独霸东北的局面。
“尝闻大人少年时曾留学美国,对其素有好感,故企引入美资。但卑职以为,同样是利权落于外人,美与日、俄,一丘之貉也。”
“但总比落于日、俄强,他们两家动辄要求路权抵押、附属地、派兵等特权,攫取行政之权,形成国之国。美人虽贪利润,但派兵绝计不会,两害相较权取其轻尔。”
“大人,以卑职愚见,好允许商民自办,朝廷早已下诏同意各地自办,东北有识之士甚多,自办则利权全落于自身。况且目前举国上下力争路权,倘不顺应民心恐酿成民变,前日刚传出吉长路日合办的消息便民情激愤,此事犹未平息,万万不可火上添油。”
“此路耗资巨大,商民恐力有不逮,还是要仰仗洋人贷款。”徐世昌插话道,“商民如果真能办起来,也是美事一桩,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只是我唯恐……”
唐绍仪点点头:“徐大人的意思不错,我亦不反对商办,但如果商办不成或者别有枝节,还是官办为好。”
“两位大人,能够让卑职派人试试与日方接洽如何?倘与美国条件相同不妨就从日本贷款,以减少阻力。商民方面倘不能凑齐路款,借洋人之款亦无话可说,足可塞民之口。”
唐绍仪和徐世昌两人对视一眼,笑了。
到这个时候秦时竹才反应过来――了两人的圈套了。徐世昌和唐绍仪恐怕早就商量好了操作办法,无非是要借辽阳实业的号召力行事罢了!
他踌躇着说:“卑职不敢保证一定成功,但可以担保绝不会丧权辱国。”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主权我,利权损失一些可以接受,毕竟修比不修要强。”徐世昌后拍板,“那就有劳复生走一趟。”
既然承揽了这个交涉任务,原定的方案马上就需要改,秦时竹和葛洪义商议一番后,决定将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抓手,争取实现商办。资金上两人认为问题不大,关键于政治,先便是要获得日本同意――满铁虽然不能代表日本方面表态,但如果有了满铁的支持,这事情就容易多了。所以他心里管没底,还是做出了鞍山铁矿问题上让步以换取日方同意的重大决策变,禹子谟接到的口信就是秦时竹传导的紧急通知。
趁着方才的间隙,禹子谟将有关筑路的事宜向三川和盘托出,不过,作为谈判高手,一开始的价码就有些高。
“满洲虽然是国领土,但大日本皇军曾为此浴血奋战,故而获得了南满铁路及关东州,你们提出引入美国资金,日本方面绝不答应。”听完禹子谟的解释,三川皱起了眉头。
“东北既然是我国领土,我方欲筑路纯属内政问题,向何人借款应该不需征得日本同意?”
“话虽如此,其他地方清国愿意向何国借款日本不予干涉,但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南满铁路对日本有重大利益,任何损害日本利益的事,帝国绝不会应允。否则……”三川义元就差把武力威胁说出口了。
“那如果我方由商民自筑,该是可以?”
“这个……”三川义元轻蔑地说,“我估计清国资金和技术上都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依我看好是日合办。”
“现全国上下兴起了收回利权的活动,前日刚有吉长路日合办的消息,士绅便议论纷纷。此节骨眼上再提日合办,恐怕此路是筑不成了。”
“不与日本合作,你们得不到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样也修不成。”
“三川先生,我只是不同意日合办,但没有把日合作的门关死。”禹子谟轻轻一点,又把话题拉回到主车道上,“况且还可以实现包括鞍山铁矿内的一揽子合作。”
“哦?”三川来了兴趣,“请讲”
“此路由国商民自筑,日本提供协助之便,设立股份公司公开募集股款,倘资金不足,应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日本贷款,贷款事宜可另行商定……”
“这个可以考虑,但铁路公司以什么作为抵押条件?路权吗?”
“路权恐怕不太妥当,我方可以大连、营口关余、辽阳公司每年的税收和产品作为抵押。”
“这个不太妥当,关余是政府财政,现既然是商民自筑,即便贵国朝廷允许,鄙国政府也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