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了,很可能引起海军主导型内阁的倒台。由于日本民主派并不具有优势,重组阁的必然代表陆军派和大佬的意思。为了树立内阁的威望,很有可能干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来――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这对我们并没有好处。仗打到现,我们占了上风,甚至是占了大便宜,见好就收并不丢人反而是明智地举措。
就如总统所言,战争,终究是7分政治。3分军事的过程。仗打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谈谈如何善后。我也赞同提前起总攻,虽然付出的牺牲有可能加大,但从大局着眼,还是值得的。”
“终究还是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来考虑问题。山东前线和战如何,并不能决定性地影响东北战场的进程。如果不快速解决神尾师团,我们战略方向上便面临着两个进攻方面,应付和协调较难;如果快速解决了神尾师团。又会给东北方面造成压力和示范效应,怕再施旧计,困住日军的道路就走不通了。我个人以为,山东之战,可以说是一个两难,也可以说是一个**因素,取决于我们如何来看待。”副总参谋长陈宦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无论是山东地战事还是东北的战事,海军方面暂时插不上手。不过目前我们担心,日军可能凭藉其海军优势对我们采取灵活作战的方式。比如,用优势舰队掩护海军陆战队黄河以南、甚至是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登陆骚扰。一则,我们海军机动舰队力量不足,无法打破敌人的制海权优势;二则,我们也没有充分地能力和部队来看守海岸线每一处地方。一旦那样,我们将疲于奔命。虽然日军对南方地区的用兵还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但总的说来还是不要出现这种情况为佳。日海军主力如果云集东北方面。一方面固然将大大增加对我海军主力地压力。另一方面却也能大限地减轻东南沿海地区的危险。”萨镇冰不无担心地说道,“接下来的战争过程。海军作壁上观的可能性大,要想出海捞一把,甚至是再次取得前次突袭日军第二舰队那样的成果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希望各位长官能够谅解。”
众人议论开来,如果日军大胆突进,抛开一切顾虑和束缚,直接渤海湾登陆,国防军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讨论了一阵,似乎也没有为妥当的办法。
会议气氛很热烈,但压每人心头的疑问却是沉甸甸地。怎么样趋利避害、实现利益的大化是一个非常难以取舍和判断地话题。
会议整整持续了6个钟头,各方反复推演、激烈争论、深入权衡利弊,后下定决心——先吃掉山东之敌,其余再做打算不迟。同时,电令东北军区进入临战状态,可以有意识、有区别地放弃某些地方,集优势兵力创造机会。
残阳如血,猛烈的徐进弹幕和昂扬的冲锋号,对神尾师团的总攻开始了。
自从明确国内的增援消息后,包围圈内的神尾师团官兵就犹如落水的溺者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开始苟延残喘起来,一干将佐虽然对大本营仅仅派遣一个师团用于解围地力不满,但毕竟有了盼头,对于突围这样地举动就不那么热衷了。血淋淋的事实摆面前,自从被围这几天后动地数十次大大小小的突围行动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除了成就对方的杀戮和本方的惨重代价外,什么积极性的效果都没有收到。要命的是,突围行动还消耗了神尾师团所剩无几的补给品——毕竟进攻部队总不能饿肚皮打仗,满足了进攻部队的需要就不得不通过克扣非进攻部队的补给品来实现。虽然日军还没有窘迫到以青草、树皮为食,但一些出身贫苦农家、自幼饥寒交迫的下层官兵已自地收割野菜了——秋高气爽的山东大地总算是天无绝人之路,肚子的饥饿感虽然好转了一些,但脸上的菜色却无论如何也挥斥不去的。
比饥饿为可怕的是疾病。科学证明,一旦人类无法摄取足够的食物,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将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如果同时还伴随有沮丧、悲哀、压抑等情绪的话,将具有为恶劣的反映。这种科学结论日军身上验证的再明确不过了。很多原本健康的士兵,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外加被包围后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毛病。有上吐下泻的,有头晕眼花的,也有腰酸背痛的……这些毛病,除了极小部分非器质性病变外,或多或少都与士兵们不够理想的健康状态相关。
没有受伤的士兵如此,受了伤的士兵处境则为艰难。神尾师团虽然伴随有较为齐备的医疗力量,但不幸的是,这部分辅助力量大部分位于包围圈外的后续部队,包围圈的部队只能得到寥寥无几的卫生兵的救治。这些卫生兵原本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战斗打响后执行紧急的、必要的战地救治任务,大部分医疗任务还是要依靠战地医院的医生来解决。可惜的是,严密的包围圈使得这种愿望成为奢望,大量急需救治的伤兵只能得到有限的几个卫生兵的照看,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足够的药物,甚至于没有足够的担架。卫生兵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很快就用完了,一大批战斗负伤而且非致命伤的士兵只能完全听天由命。或许是因为大出血而失去,或者是仅仅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被感染而丧命。不要说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够立竿见影消除感染的抗生素,就是有,也用不到这些伤病员手,仅有的、寥寥无几的一点西药用于救治高级军官都不够。于是乎,原本能够顺利康复的士兵因为缺医少药而陷入困境,小伤口展成为巨大的感染口,然后再流脓出疽,再后来就是进入昏迷状态;原本能够通过截肢、手术而保住性命的士兵因为缺乏医疗力量而迅速爆各种并症,痛苦的挣扎无奈的死去。
………………………………
第128章 土崩瓦解
第128章 土崩瓦解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士兵死去,那种垂死的哀嚎与挣扎的痛苦使得活着的人个个不寒而栗,甚至于认为第一时间死去反倒成为解脱。阵地央的伤员区,不时传出各种各样的枪声,那往往是忍受不了的伤员通过子弹给自己一个痛快,多的伤员则是连自杀的力气也没有了,只能用眼神哀求着卫生兵给自己一个解决。令人感到无比讽刺的是,原本应该是承担救死扶伤任务的卫生兵赫然间变成了日军杀人多的那一小撮,只是,倒他们刀下的全部是自己人罢了。哀鸿遍野的困境,也有部分精神崩溃的士兵选择了自裁,因为,漫步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地狱,他们已看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必要。每天的太阳升起来后,卫生兵们都要去看看那些横七竖八躺着的伤员是否还活着,如果已断了气,那么需要快速地处理。否则,以当下的这种天气,尸体很快会生腐烂并传播瘟疫。
国防军前线侦察部队的望远镜,日军阵地每天清晨时分都能看到升起的黑烟,鼻子尖的人似乎还能闻到这种黑烟的刺鼻味道。一开始大家不明白为什么鬼子要折腾出这种花样,这不是明摆着给国防军指示轰击目标么?后来年长的连长来了,他见过世面,透过望远镜看了又看,后才告诉旁边的人:“那股黑烟不是别的,只怕是小鬼子火化尸体呢?你们闻到的味道,多半也是烧死人才有的味道……”此言一出,几个兵蛋子将早饭吐了个精光,着实令人恶心了点。对日军的举动,国防军出人意料的予以了“理解”和“宽容”,每天清晨时分对黑烟腾起的地方是不炮击的,长官们特地命令:“不要干扰鬼子烧尸体。好烧个干净,不然都埋土里岂不是把咱们地土地都糟蹋了?再说了,要是鬼子无法处理死人,生瘟疫岂不是连带着咱们也要倒霉?”大家伙忙不迭地点头领命。
围困10天了,焚烧掉的尸体骨灰已有了厚厚的一堆。日本特有的神道教化,如果没有尸体、没有骨灰,这个人的魂魄也就失去了依托的领域,变成了孤魂野鬼。弃某人的尸体或骨灰于不顾。不仅是对死者极大的侮辱,有可能受到死者魂魄地纠缠。因此,每天清晨,包围圈的日军军官都要聚集起来为死者送行,一片肃杀的气氛,注视着那些10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士兵黑烟化为灰烬。每个士兵的骨灰都被收集起来,交由他们同乡的士兵保管,以备回国后奉还给他的家人。
士兵秋田一男“送行”的队伍静静地矗立着。他没有听见人群央地长官那满口的胡言乱语,什么“杀身成仁”、什么“七生报国”,他听来越来越像骗人的鬼话,他只知道,东京的靖国神社又要多一个屈死的冤魂。跟他一起出来地5个同乡已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