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近100万,再加上北方实业几个重点基地的开工,工人人口暴涨。以往采取的措施都是就地购粮,这往往导致当地粮价的虚高,为避免干扰地方经济,还是直接从基地运粮,再者军方兵站也需要大量的粮食消耗,这种大手笔的生意自然是北方实业的拿手好戏。若是放后世,这等官商勾结,必然是不法商人投机和军队**的根源,但北方实业不同,卖给军队地粮食比军队就地购买便宜多了,每年的粮食招标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竞争的过――很奇怪是不是?说穿了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与其送大把钱给军队,还不如暗地里提供补,毫不惹人注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方实业相当于政府的第二财政,没有这个财政支持,秦时竹这个总统怕也没有当得这么顺当。当然,北方实业也从得到了不少的益处,光是从笔记本上所储存的资料就获益非浅――虽然笔记本是后世7人弄过来的,但他们都认为这是全体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而不是他们个人地私利,他们要做地是将这种先优势挥好、驾驭好,何况某些时候以国家名义为企业提供的担保和安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地,让北方实业让一部分利乃是势必然。

    除了大麦和玉米外,沈麒昌等人周游考察时已先行东南亚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稻米地进口合同――国南方主食为大米,小麦销路很少。而美国的水稻产量和口味不太能适应这个需求。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东南亚都是稻米的输出地,尤其又以暹罗和安南为出名,20万吨的稻米已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大陆。这还仅仅是名义上的流动,内地里的暗潮涌动却不是沈麒昌所知道的。

    自从葛洪义山西结识阮尚贤并成功展起组织后,安南地方已有一支颇具规模地安南复国组织――安南人民党,他们人数虽少且处以秘密活动状态,却汇聚了安南各地的革命志士。国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安南人民党迅速展起来,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原先各自为政的安南复国组织,并且很快成为国安南的耳目和帮手。对于越南人以后会不会翻脸,葛洪义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目前极其盼望复国的情况下,安南对国的向心力是非常强地,阮尚贤本人也非常感谢国方面的帮助。由于他成功地争取到了国方面的同情和支援。并因其卓越的组织和外交能力而众望所归地成为安南人民党的领袖,他也没有辜负国方面地期望,没有头脑热地组织无谓的起义和暴动,而是重点把精力放了党员的培养和组织的扩大上,并且非常注重展爱国知识分子。法国殖民当局虽然对安南人民党有所耳闻。也隐隐约约猜测到了他们和国人民党之间那种千丝万缕地关系,但由于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再加上安南日趋平安无事的秩序,让他们着实松了口气,对人民党的活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安南曾经是国革命党人活跃的地区之一,对于革命暴动非常娴熟且又有丰富经验,把他们惹急了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对安南局势的展,还牵动着另一个国家的心――暹罗。暹罗历史上一直是华朝贡体系的成员国,对于国具有非常深厚地感情,纳入英法经略体系后,这种密切程才逐渐开始脱离。不得不指出的是,泰国朱拉隆功皇帝的推动下,进行了大胆改革,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展的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而且还进行了相当程的近代化展,当时的亚洲,泰国是仅次于日本第二达的国家。而泰国地“巧”劲是其立国地根本方略之一。不过,虽然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威胁。泰国人始终有一种危机感。特别是英法帝国主义那种咄咄逼人地态是让泰国人寝食难安。拉玛世即位后,国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这给泰国坚精英层――军官团以很大的启,他们也密谋动政变以推翻国王,以便好地建设国家。由于拉玛五世的巨大威望还没有完全消逝,再加上密谋成员有一位高级军官担心违背玉佛前的誓死效忠国王的誓言而出,使得政变还没有动就被镇压。拉玛世虽然处理了一些要军官,但毕竟不可能将整个军官团全部洗涤一遍,里面的漏网之鱼就从看到了安南的现成例子。再加上国近的飞速展,对他们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拉玛世本人无论威望还是能力上都无法与前任相提并论,这种危机就愈趋于严重。

    达梦作为军官团密谋组织的成员之一,不仅具有一部分华人血统而且从小仰慕国化,对于汉语、汉字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看来,国虽然积贫积弱,但国目前的展势头锐不可挡,特别是以北方实业和国防军为突出代表形象的国面貌是让人耳目一。对于老牌帝国主义,他一方面痛恨,另一方面也认为他们自身隐藏着危机,对于和他们的合作他从心底抱有戒心,生怕引狼入室,这也是为什么军官团即使失败也不愿意找英法合作的缘由。对于泰国国内,认为虽然目前形势良好,但帝制特别是具有独裁意义的帝制,哪怕具有开明**的外衣依旧不是理想的政治体制。经过上一次未遂政变和安南人民党的活榜样,泰**官团一部分潜的亲华派决定去国寻找帮助。而达梦则装扮成一个大商人,通过与北方实业的合作与内务部接上了头。

    国,就这样开始逐步介入了东南亚的事务,英法的殖民体系上打下了足以使其崩溃的缺口……
………………………………

第069章 气象更新

    第069章 气象

    民国三年,气象日,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也悄悄地进行变革,为显著的莫过于“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思想。这话前一句倒也罢了,生产力不达的年代,钢铁作为重要且为数不多的物资要优先保证各种工具、物件的制造,高质量的钢铁产品往往与铁钉无缘,以致于到了20世纪,国国内市场所需要的钉子还往往要从外国进口而戏称其为“洋钉”。但后一句,后人往往有所误解,以为是华子民贪生怕死而不愿投身军旅,其实却不然。封建时代的国和世界各国一般,人民普遍视投身军队为个人谋求晋升之道,自秦以降,因军功而封侯赐爵比比皆是。但与西方不同,国有很强大的科举传统,贫寒子弟可以通过读书、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无异于军旅之外增添了另外一条的道路,而西方各国往往贵族子弟或教会人士才有机会担任上层官,相比之下国的做法自然是比较开明,为庞大的统治机器开启了由下往上的流动之门,这也是国封建明远达于他国的保证,所谓人各有志,很多人不通过军旅同样也能获取晋升之道。

    从机会成本的角衡量,国家安定和平时期,自然是官比武官有用武之地,哪怕动荡时期,官的价值和作用也不见得逊色武官多少;从个人禀赋的角考虑,冷兵器战争时代,体力对于战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身体瘦弱者不适合军旅,身强体壮者也并非一定要选择军旅不可――毕竟谁都愿意选择接近成功的道路。抛开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说,自然是习的要比习武之人多。但国还有一个不好的倾向,独尊儒学地传统下。社会和民众对于读书人过于尊重,使得武学不知不觉受到了抑制,这样的舆论气氛,一个有为青年选择自己的前途时往往会受到影响,“好男不当兵”只是一种极端的概括。

    另一层面,封建时代的国和列国一样,军队同时是一种职业,军人理所当然地要领取军饷以养活一家老小。但遗憾的是,由于国重轻武传统的存,对军人的待遇并不重视,军饷对于民众地吸引力并不高,再加上**、舞弊等克扣军饷行为的存,使得军人待遇非常低下,这自然也不能吸引有为青年的加入。“好男不当兵”其实揭示的是民众对于军队待遇低下的鄙视。有些读者不明白这个大气候与传统,往往简单类比近代西方列强和国普通军人的待遇,认为**队的待遇无论如何也不算低,怎么战斗力就这么差劲呢?其实,这个时候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已实现了军队从募兵制转为普遍义务兵制,民众接受了这样一种概念――当兵是为国家义务而非一种终身制职业,故而能接受相对较低的军饷。因为整个服役期只有两年或三年,纵然收入微薄也不会对家庭生活有太大地影响。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民主选举等权利的存又使得这些人认为这份义务的付出和权利取得是对等的,他们愿意做出这种牺牲。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失败,除了武器、战术等层面地原因,募兵制与普遍义务兵制的差距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事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