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西陆荣廷、安徽倪嗣冲等都名列这个名单之上,或者说是路途遥遥不便前来,或者说是身体不适不能前来,或者说是有重大政务要处理……总之能想到地理由全部都用上了。为了搪塞上峰,要么派个专员代表,要么干脆就修书一封,对本省情况不痛不痒地说几句算是交差了事。

    借着述职地机会,安徽都督柏蔚又将倪嗣冲大大抨击了一番,如果不算电报、书信往来等次数,光是直接进京告状,柏蔚已是第四次了。虽然答复对方时秦时竹依旧不痛不痒,只择要敲打一番,但心底却早已下定决心。柏蔚回皖之后,秦时竹问葛洪义:“看来安徽是越催越急了,怎么样?国安局布置好了没有?”

    “基本布置完毕,不过倪嗣冲似乎有所察觉,也紧锣密鼓地调动;另外,据南龙前来报告,冯国璋等北洋残部也有不稳迹象。”

    “跟倪嗣冲之间有勾连么?”

    “有一点,但不是很深,倪嗣冲和冯国璋之间相互并不买帐,倪嗣冲自恃自己资格比冯国璋老,冯国璋则认为他比倪嗣冲官职大、地位高。有一点需要提防,背后有英国人捣鬼。”葛洪义拿出一封报告,“这是南京特派组来的情况汇报,显示朱尔典的特使和英国南京领事都与冯国璋过往甚密。”

    任何国内政治的风吹草动并不是单纯国内势力地勾心斗角,背后往往有大国插手的影子,英国的插手迹象自然非常明显。

    自从外交缺口打破,特别是几亿元可转股债券的刺激下,一直是英国盟友地法国人也坐不住了,得到国方面的暗示特别是和巴黎的国考察团正面接触后,法国终于下定决心,于4月15日正式承认国,并获得了1亿元的债券,法国的劝说和贷款的诱惑下,俄国也于8天后正式承认国……自从可转股计划推出后,数额一再扩大,已攀升至7亿之多,其法国几乎认购了其3亿,德国认购了2亿多,两国金融界和工业家都是笑逐颜开。
………………………………

第059章 快马加鞭

    第059章 快马加鞭

    俄、法两国相继承认国后不到1周,美国以适量补偿和尊重前清借款草案为借口,和国方面草签了6500万元的海军贷款,约定由美国为国建造6000吨级的快速巡洋舰4艘、1万吨级装甲巡洋舰2艘。该约定的秘密附加条款非常有意思,约定合同违约金为100%,大大超过正常契约20%的标准……美国人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秦时竹等是从一战爆的角来考量,战争一旦爆,美国手的军舰将成为供不应求的好东西,如果只约定20%的违约金,英国这头约翰牛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出高价让美国人毁约,而一旦规定如此高的违约金后,任何人都要考虑考虑是否合算。换句话说,即使英国人不惜一切代价买走本属于国订购的战舰,国方面也可以坐享6500万元的“横财”。秦时竹从来就没有考虑依赖别人的力量建立自己的国防,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剑必须靠自己锻造!

    让约翰牛大为惊恐的是,他们从秘密渠道获悉,国方面和德国进行秘密军事结盟谈判……事实上,德之间确实有一番谈判,但还没有深入到军事同盟这一层次,只是两国基于不同的情况考虑,故意对外装出彼此间好得不能再好的模样,给可怜的英国人施加压力――法、俄相继承认国后,大国坚持不承认国和坚守已过时的“国际协调”政策只剩下了英国一家,而英国对于日本、法国背约的情形还不能加以指责,因为只是国际协调嘛,并没有约定万一协调不好怎么办的情形处理模式!英国政府内部本身也有主张改善对华关系的修正派,但英之间始终牵涉着**问题让这种妥协非常难以达成。对于二次平藏,英国已经获悉,朱尔典竭力加以干涉。但外交部以一句冷冰冰的“我国内政不容干涉”就回绝了他。为了扳回华影响的劣势,他与冯国璋等非秦时竹势力之间地大量接触自然也不能让人感到意外。

    英国的矛盾进退、两面手法的施加过程,德国和国方面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军事谈判,双方一致认定:德间将加强进一步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万一欧洲爆可能的战争,国将实质倾向德国的前提下严守立,对德国国的租借地和租界,国方面将予以适当保护,避免战火波及;对于青岛基地地物资和军火补给。和平时期可由国负责操办——德之间不仅步枪,重机枪,连轻型火炮、迫击炮、地雷、弹药等物资几乎都是通用的,德国方面虽青岛修建一些军火企业,但规模不大,只能满足驻军的一部分需要,有了国这个后勤基地,德国方面已不用不远万里地从德国本土运送物资。协定达成后的10天内。大批物资经过秘密渠道送到青岛基地,德军经过验收认为质量合格,完全可以和德国本土产品媲美……为进一步强化防御措施,德国方面还提出从国购买36辆战车、12架飞机及一系列配套零件等要求,总装备部主任何峰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表示6月份之前全部到货,一定让德国方面满意。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秦时竹对即将爆的一战所做的布置,青岛的德国力量越强大,某些国家想打主意就麻烦。何况。德协定还有一句,德国允诺不转移租借地控制权,如果要转移必须优先移交国。

    腾出一般性物资补给后,德国可以利用原本空闲的运输力量进行青岛基地地强化,4月末,随着大批德国工程师的到达。德国用于强化炮台的4门280口径岸防炮也同时抵达,至于水泥则又是国货――反正国每年都要归还德国一大笔利息,用物资偿付是好不过地选择,何况承担修建任务的主体分之十是国工人,他们完成承建任务后熟门熟路地开始了国自己的炮台建设。至于其他的利息缺口,则用国特有地大宗产品如大豆、钨、锑、桐油、猪鬃等物资偿付,远东航运运力倍增、业务扩张的背后也间接地为德国囤积大批战争物资,而这一切除了那先知先觉的几人外。谁都无法看出其的用意。

    对于各主要舆论而言。是美国而不是德国获得了国的军舰订购单是一件非常让人困惑的事情,奇怪的是。德国方面也没有提出类似的抗议或者平衡。这一切说穿了也不奇怪,德国船厂当时正忙于本国地无畏舰建造,连正常的驱逐舰都没有空余的船台,根本没有余力来承接国的订单。何况,国也给德国吃了空心汤圆,意思美国的友谊很要紧,德国的友谊也是重要的,下次再购大型军舰一定找德国贷款,目前暂时就先这样。由于德国事实上承担着国几艘驱逐舰和潜艇的援建,也没有什么太大地不满。海军部长提尔皮茨将军就说:“不用担心,我了解那个总统,他将来肯定会找我们来订购军舰地……美国人承担了6500万,我们将会获得1个亿!”

    “英国人和冯国璋之间谈些什么呢?”秦时竹看完一摞材料和报告,习惯性地陷入了沉思。

    由于涉及机密,国安局虽然知道两家有勾结,但勾结什么,怎么勾结,有何用意并不清楚――英国方面都是单独找冯国璋会谈的,而且非常注意保密。

    自然,再狡猾地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根据报告,冯国璋近以来对央非常不满,言谈间时常有所流露,主要可概括为三点:第一,装备方面。央提供给云南方面的军火是冯国璋颇为羡慕的,但不论他怎么要求。秦时竹并不同意给南方军队下拨军火,因为冯国璋始终没有就军官轮训、抽调和换岗有明确意见,而这个要求冯国璋看来,几乎是央要控制其军队的前奏,是他万万不能答应的――两家僵持不下,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但暗地里波涛汹涌。第二,清廷方面。冯国璋虽然剪掉了辫子。公开表态拥护共和,但对清廷始终有一种眷恋之心,上次迫不得已出卖铁良和张勋本来只是试图自保,没想到秦时竹竟然顺藤摸瓜牵涉到了清廷高层,而且还把清室赶出了紫禁城,这让冯国璋觉得有愧心,他也曾试图上书让秦时竹手下留情,被对方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据传还说始作俑者就是他冯国璋。羞愧之心加上被驳回地恼怒,让冯国璋格外愤懑。第三,也是重要的一点,权力方面。冯国璋虽然贵为长江巡阅使,但那几块地盘上指挥不动:安徽是倪嗣冲说了算。再加个柏蔚顶牛;江苏是张謇和程德全的根据地,人民党的南方局所,地方政务也容不得他插手,程德全还好。前清时节有交情,大家面子上马马虎虎过得去,但据传程德全很快就要进京担任内阁总长,江苏完成行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