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革命方略不行,这其,我将临时大总统一职让袁,乃是我犯下的大的政治错误;二是因为国,**之毒麻木人心,习于旧污者,视民主政体为仇敌,欲除之以为快,这些封建遗老和祟尚旧习者趋重于袁世凯,以其为推翻民国之工具,而袁世凯亦利用之以自便其私。一句话,袁世凯现已成了反动势力的总代表。”

    大家点头表示同意,袁世凯是非去不可,但如何操作呢?事实上颇有难。

    孙山继续讲武力倒袁的必要性:“经过宋案,袁世凯铲除南方党人势力之计划已经可见一斑,狙杀遁初只不过是他的阴谋地第一步,向国借款练兵用于军队,便是第二步,往后,还有狠毒器张地第三步、第四步……看起来,我们南方革命党人非用武力倒袁不可了。”

    他催促道:“诸位,有何见解,请表。”

    黄兴虽然愤怒,但还不失冷静,说道:“上海及南方各省党人均持以法律斗争为主的讨袁对策,况且目前凶犯捕获押,罪证确凿,法律斗争权为有利,攻势也强。”此言一出,得到了居正、戴季陶等稳健派地支持。

    孙山不以为然,语气平缓而坚定地说:“不不,依我之见。对袁世凯是非用武力不可,我们应该立即组织军队。宋案证据确凿,人心激昂,民气奋,正可及时利用,否则时机一纵,后悔无及。”

    黄兴迟疑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说:“我也曾闪过一念,想趁党人和国民无不激情之时,兴师问罪,兴兵讨伐。可本党所掌握的军队不仅数量少,且有一大部分尚训练之,势薄力单,实难以与北洋军作战。民国既已成立,法律并不是没有效力,而且南方武力不足恃,急遽难,必致大局糜烂。”
………………………………

第181章 武力解决

    第181章 武力解决

    孙山的情绪非常激动:“袁世凯两面三刀,阴险狡诈,豺狼之性终不可移,杀害遁初,又要私借外债,以一己之私而不惜冒天下之大不讳,逆诬已彰。我们党一方面应利用当前国人之义愤,外联日本,以孤老贼之势;另一方面,应立即动员南方五省宣布**,起兵讨袁,先制人,方可取胜。错过目前之时机,后果将难以预料,我打算近日再次东渡日本,联络日方军政界朋友,以期得到日本的援助。”

    黄兴的情绪也有点急躁:“恕我直言,若用武力倒袁,一来难以得到国人谅解,二来袁世凯正可以此为借口,向欧美乞怜求助,其结局是不堪设想。如今真理握,罪犯押,铁证如山,我仍主张法律惩袁,逼袁下台。”

    孙山道:“今日之国,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独揽军、政、财大权,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盗逆贼来说,法律是制裁不了他的,甚至是动不了他的一根汗毛的。历史,我没有看准,可还是有人看准了,去年有人就报上撰写道:孙退袁兴,旧势力完全存,革命实太不彻底,且卧榻之旁,任人鼾睡,必大冲突。说得好,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啊。”

    眼看不能说动对方,黄兴又提出:“干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暗杀手段结果了袁世凯,既省事又免牺牲。”

    孙山一向不赞成暗杀,亦不认为能用法律解决问题。孙、黄二人争持甚烈。与会众人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黄兴,一派赞同孙山,而他们的立场划分,基本就是原先孙派、黄派的分野。大敌当前,国民党内部却生了分化。

    国会开幕这一关虽然是有惊无险的过了,但随着有关袁世凯、赵秉钧主谋刺杀宋教仁的材料逐渐透露出来,袁世凯、赵秉钧手忙脚乱,他深怕南方国民党人趁民愤鼎沸之时举兵北伐赶他下台,后得知国民党领袖们关于起兵一事尚争论之,他又暗自庆幸,急忙部署对南方异动的措施。此次前来开会的人员。都是北洋集团地核心心腹,包括了赵秉钧、梁士诒、段祺瑞、冯国璋等人。

    袁世凯先拿着刚刚收到的,孙山劝他下野的电报,杀气腾腾地对手下人说道:“你们听听孙说些什么?‘公今日舍辞职外,决无他策,公必欲残民以逞,善言不入,不忍东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次反对君主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孙还想下定决心跟老子干呢,你们可以告诉国民党人,我现已下决心。孙右是捣乱。左是捣乱,他除捣乱外再无别的本领了。我袁世凯就不能听人捣乱,他孙若敢动枪动炮,或另行组织政府。我就兵征伐,而绝无姑息养奸之余地。”

    众人均点头,好久没有听到老袁说这么干脆的话了。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就是这件事,你们都是我的心腹,北洋的骨干,我想问问你们,你们是什么看法。”袁世凯用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眼神似乎说,这不光是我袁世凯的事也是你们地事情,我若是倒了,整个北洋集团就会跟着倒霉。

    段祺瑞毫不含糊:“为今之计,大总统宜早下决心,是战是和,要有个决断,不然拖延日久。让民党占了先机。对我们很是不利。”

    冯国璋为人稍嫌圆滑些,他道:“目前局势变化还不明朗。虽然舆论多有对大总统不利,但那只是猜测,并无实据,而且也不可能有实据。前些日子报界舆论不也围攻秦时竹了嘛,我看他也没什么事。民党闹事是真,夺权也是真,但若是要动刀枪,恐怕他们没有这个胆量。”

    袁世凯哼了一声,对冯国璋的和稀泥表示不满:“我不怕国民党兴兵夺天下,就怕他们用软刀子杀人。”

    “大总统,现关键的是国民党一再叫嚣责任内阁,万一给他们得逞,我们也很骑虎难下,还不如……”赵秉钧已经将自己完全捆绑老袁的战车上了。

    眼看众人的目光都集自己身上,梁士诒知道不表态也是不行了,他慢悠悠地说:“打仗嘛,原本也无不可,只是大借款还没有落实,钱从何处来?另外,这么大的事,涉及各国协调,如果贸然行动得不到各国理解或者列强联合干涉,如何是好?”

    “协调协调,就知道协调,你都看都让陆征祥弄成什么样子了?”一说起谈判、协调,老袁就怒气冲冲,、俄谈判硬生生地让唐绍仪唱了主角,袁世凯不仅不能从捞取一票,反而还得跟着秦时竹的思路走。

    “主要是北疆方面派来了唐少川……”赵秉钧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自己和唐绍仪接触的结果告诉了袁世凯――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其实不要说两人现地政治立场如何,光冲着唐绍仪担任总理期间赵秉钧的态和做派,唐绍仪就完全不可能给他好脸色看。

    “少川既然铁了心,那就随便他。”袁世凯阴沉着脸说,“我看秦时竹也未必能信得过他。他堂堂一个巡抚跑去给巡防营统领当高参,丢人不丢人?”

    听得袁世凯寒碜唐绍仪,众人都是一脸默然,唐绍仪这事其实还是袁世凯自己造成的。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是出国留洋过的,对唐绍仪多少敬重,梁士诒是稳健派,对唐也颇为友好。唐绍仪是个人才,却因为一些民主思想而不见容于老袁。有时候梁士诒往往会思考,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人,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时候那么开明,那么接受事务,到了做总统反而不能容忍了呢……这种思考既不能和别人交流,又闷心里,搅得他满心难受。他有时大着胆子想。眼前这人是不是过气了,已跟不上这个形势还是本性使然?这次暗杀宋教仁,他心里清楚地很,不管袁世凯、赵秉钧怎么造谣生事,总逃不了他们俩的干系。

    “大总统,我的意思倒不妨这件事上卖北疆和秦时竹一个面子。”段祺瑞小眼睛一转,又有了看法,“倘若日后真的和国民党刀枪相见。北疆便成为举足轻重地势力,现归秦时竹统属地军队已达到了28万之多,倘若他偏向对方,我们……”

    “芝泉所言甚是,从军事布局来看,我们北洋的部队正好夹南军和北疆军的央,倘若这两家联手,我们腹背受敌。大为不利。”冯国璋的意见和段祺瑞一致,“现北疆到底是什么态?”

    “电报我已经给秦时竹了,这家伙老奸巨猾,没有个准信,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深为痛心、遗憾云云。谁知道他怎么想的?”老袁愤愤地说,“他还跟我说不仅宋案的责任要查,陶成章的案子、章太炎地案子都要仔细查找,分明是落井下石……”

    赵秉钧这时地脑子突然一机灵。开口道:“大总统,此事尚且不能过早下定论,人民党和国民党多有过节,秦时竹此举多是敷衍而已。眼下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