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那为什么特高科要抓捕南满铁路沿线的大批居民呢?”
“为了寻奸细。”
“有这样寻奸细的吗?这样能寻的到吗?我可是听说对方一直向沈阳总领事抗议,要求我方释放。”
外相内田点点头:“落合谦君曾经给我呈递公,表示确有此事。”
“然后,既然捕间谍,那勘察如何进行,是不是也会被你们当做间谍抓了去?”村不理会对面的目光,继续说了下去,“早一些时候,本溪湖的煤铁开采事业合作已经答应了下来,现已经开工建设了;第四,对于铁路修筑权,对方也基本满足了我方的要求,四郑线已经完工,吉会线正建设,就是郑通线,四海线,沈海线都洽谈,虽然没有满足我方满蒙五路的要求,但毕竟已口头上同意从我方贷款兴建这三条铁路,若是说对方诚意不够,是无论如何也说过不去地;第五,满洲尤其是北方实业为帝国提供了大批的原料,仅仅到今年10月,就向帝国本土出口了20万吨大豆,15万吨生铁,5万吨小麦,全部通过南满铁路转,而且略低于市场价,如果打仗,这些物资输入全部断绝;第,满洲兴起了兴办实业的**,向帝国购买了不少机器、船舶等,万一打仗,这些贸易就要大大缩水;第七,经过我方的不断努力,北疆方面已同意辽盐出口,并将原先拟定的出口税从50%降低到375%,今年出口数量为3万吨,并应允逐年增长,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我们以后可以不用千里迢迢地从非洲购盐了;第八,北疆的国防学校、商业学校雇佣了一批帝国教员,特别是医学院,外籍教师八成以上是帝国教员,还有,秦时竹对从帝国留学回国的人员一律予以重用,这都可以说明他对帝国还是顺从的……”
“顺从?哼哼……”
“秦时竹是不是把一艘飞艇连同图纸卖给了陆军?”
“是有怎样?秦时竹拖到现才交货,而且要价70万日元。”
“据我所知,秦时竹地部队依赖飞艇甚多,他能把这样重要地武器连同图纸都卖给陆军,充分证明了他军事上没有野心……”
“村君,请记住,这是他卖给我们的。”
“那也要看怎么卖。”村回敬了一句,“我可是听说秦时竹把同样地飞艇用80万的价格卖给了袁世凯,还没有转让图纸。”
“那只能说袁世凯是个笨蛋。”
“陆相,你不要太主观了。秦时竹是个军阀,军阀先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你派人他的内部捣乱,他当然要镇压,但这并不说明他对帝国有什么不良企图;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尊重他的权力,扶持他,给他好处,他能好地维护帝国的利益……如果没有间谍案,我想,现鞍山铁矿的合作情况肯定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了,那三条铁路的修筑计划,也能达成草案了……”
“村君,你屡屡为他辩护,我不得不怀疑你是否收取了对方的好处。”
………………………………
第105章 泄露天机
第105章 泄露天机
“有没有收取好处,你管可以让特高科调查,我想提醒陆相的是,请你不要意气用事。”
眼看两人即将展到人身攻击,西园寺再出来打圆场,问道:“那外相是什么意见呢?”
内田康哉没有正面回答西园寺的问题,反而说:“现袁世凯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问题。伊集院公使前个月打电报向我报告称:‘政府当务之急的是整顿财政问题……结果出现了大规模外债。不难看出除非实行彻底刷,只能应付暂时,而这些外债几经周折终将由几个列强联合起来予以提供,国的财政必将一定时期内被置于列国的共同监督之下。’并建议说:帝国待政实施的时局稍稍稳定之后,逐渐开始获取利权的活动将是适宜的办法。”
“内田君,我们现讨论北疆和秦时竹,你扯到袁世凯上面去干什么?” 上原勇作拍着桌子怒吼道。
“我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如果推倒了秦时竹,那北京的袁世凯就无人制约了,陆相难道对袁世凯有好感?难道用我们的力量把秦时竹打倒,然后让袁世凯名正言顺地接管满洲,把英美势力引进来?”
“哼,他没有这个能耐,我们自己占领满洲。” 上原勇作不屑地说。
“帝国有这个实力和英美法德四国对抗吗?难道要再重复上演一次干涉还辽不成?”内田的语调很平淡,但口气咄咄逼人,“日俄战争后,英美对我国已持保留和警惕的态,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平衡,必将招致他们的干涉,这对帝国是不利的。尤其是美国。对我们朝鲜和关东州的独占经营相当不满,如果此次授人以柄,恐怕……”
“怕怕怕……都是一帮软骨头。”
“上原君,你客气点。”西园寺也有点听不下去了,“我们是讨论战略,不是吵架。”
“海军是什么意见?”
“我们认为,不管秦时竹怎么样,他目前对帝国并没有明显的敌对行为。如果以这些理由开战,国际上交待不过去。”斋藤实悠悠地说,“眼下国大乱刚停止,维护秩序稳定是欧美列强共同地心愿。海牙会议已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强要出头,冒的风险似乎太大。”
辛亥革命前,北疆方面和日本陆军关系好,和海军关系差。但清帝退位,特别是秦时竹就任北疆巡阅使后,和日本海军的关系有了显著改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第一,海军华利益代表主要是大仓组财阀。分布本溪湖一带,北疆答应与日本合作办理煤铁事业,并且已签订了合同,开始开工建设了。北疆和海军方面的利益冲突已经化解了;
第二,北方实业成立远东航运公司后,合并了大连的政记等多家民营船运公司,实力急剧膨胀,为适应企业展的需要,从日本订购了不少船舶,有有旧,再加上平时大连港的维修。使得他们经常接触日本海军下属和联系单位,双方地联系进一步得到了沟通;
第三,北方实业刚刚签订了一份造船合同,委托佐世保船厂建造一艘三万吨级的油轮,这是海军的直接努力下促成的,算是对海军企业的关照;
第四,海军一般由日本的贵族子弟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组成,对外部世界视野比较开阔。明白不是专靠武力就能达成目的地。对借口不足的动武和与英美对抗的前景根本不看好;
第五,重要的一点是。日本海军、陆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日俄战争海军出了大力,但自身损失并不大,反观陆军,损失惨重,近20亿地军费占据了四分之三,造成了巨大赤字,需要慢慢偿还,挤压了正常的海军军费,虽然1909以后,因为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造舰竞赛,日本也不甘示弱,军费重向海军倾斜,但陆军始终耿耿于怀,妄图重夺回主动权,动对北疆的战争,海军并没有好处,但坏处确实显而易见的,陆军又将挤占正常地海军费用,这是海军断然不能容忍的。
因此,海军从根本上说不赞同陆军的出兵计划,他们需要的是保持安定局面下的利益……
“怎么海军也是这副腔调?难道你们忘了秦时竹葫芦岛、秦皇岛和山海关兴建要塞吗?这可不是针对陆军的。”上原勇作感到了孤独感,迫切需要把海军拉下水。
“陆相过虑了,秦时竹这些小儿科的防御设施,根本构不成对联合舰队的威胁,要知道,他现连艘像样地军舰也没有,如何能与帝国海军对抗?”
众人几乎都表态完毕,外相、满铁和海军基本上不同意对北疆动武,陆军是极力主张动武,西园寺听耳里,记心里。日本此时正好是政党内阁和民主化进行的高峰期,西园寺作为政友会派的元老,对于军部的军阀看得很不顺眼的,他也不同意对北疆动武。他看来,日俄战争给日本的创伤还没有复原,日本的国内外债务虽然已经下降,但仍旧是一个很重的包袱。如果此时对北疆作战,必然又将重扭转这种良好地局面,重变成军人主政,一想到要与各大列强对抗,他就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陆相,你既然一味主张动武,请问要派遣多少部队?准备多少军费?”
“两个师团就够了。多1000万军费。” 上原勇作以为西园寺支持自己,窃喜不已。
“两个师团能取得胜利吗?对方有多少兵力?”
“对方兵力号称20万以上,不过以大日本帝国皇军地威力,两个师团足够了。”
“要多少时间取得胜利,有把握吗?”
“多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