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有一些前清官吏,革命时伪装老实,骗取信任,现大局安定,整顿的风声也已过去了。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我有几个不成熟的意见,说出来请诸位斟酌;第一、设立公务员制,凡政府任职的,一律称之为公务员,彼此只有级别、职务的不同,没有身份区别,无论科员也好,各省都督也好。都是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不是作威作福地老爷;第二、改革公务员晋升和制,前清官制,吏与官泾渭分明。小吏永远是小吏,无论有多出色,都不能晋升为官,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今后我们选拔官员,要优先从办事员选拔,要给予他们晋升的机会;第三、设立公务员招考制,北疆建设,任重道远,能干事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懂政,有知识的人就少了。我提议向全国招揽人才,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为公务员,至于什么条件,大家可以协商,我觉得高小毕业是必要条件,年龄以十八以上三十以下为限。这些录用的公务员,不能一上来就当官。要先试用一年。老老实实从基层干起,从普通的办事员干起。如有出色表现,则根据相应条例进行晋升。当然,如果来的是留学生、学有专长者,可以特殊对待,做到人其才;第四、设立公务员退休制,特别要学习西方放退休金……”

    秦时竹地话还没有说完,就引起大家地热烈讨论,这才是本次会议的重心所。他们看来,秦时竹地第一条只相当于称呼改变,是表面上的,顺应的是从**向共和的过渡。但第三条和第四条大家就有疑问了。

    “公务员招考比较容易理解,国自隋唐以来,就重视科举取士,公务员招考原理也是一样的,但几年前刚刚废除了科举,您这么再改回来是不是倒退呢?”

    “对科举大地非议是什么?”

    “无非是八股迂腐不堪,束缚思想……”

    “其实科举本来是件好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既公平又公正……”

    “那为什么清廷还要废除科举呢?”

    秦时竹笑了:“科举形式不错,错的是内容。儒学本来博大精深,也有众多有益成分,但偏偏来个八股,束缚思想,或词不达意或陈腔滥调,要命的是,学生学习八股后,不关心社会、国家大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经世之才,无干事之能力。虽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干事良材,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但多的还是庸才、蠢才、奴才!所以必须改变考试内容,要以学、国家大事为主。”

    “好还要增加策论。”有人提议。

    “对,就是要问如何治国、治民的策论。”秦时竹笑着说,“这样大家不会认为我旧瓶装酒了?”

    “那是当然,其实科举也有不少好处,可惜好经让人给念歪了。”国惯有卖官鬻爵,但无论如何有钱,想买一个举人却是万万办不到地。

    “以前任用官员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一上来就授予官职,试想:一个读书人,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多少实际,谈不上治国本领,骤然取得高位,甚为不利。等今年招考公务员后,必定要先下面锻炼一番,先从吏做起,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会做官的。”

    公务员招考上也达成了统一意见,大家把注意力转移到争议大的第四点上来,听秦时竹详细解释:

    “先,要改变目前的薪水放方式,要设立级别和职别地区分,每一个公务员,其个人薪水由级别薪水和职别薪水相加而组成。级别我初步拟定为16级,分别为科员三级,正副所长各一级,正副科长各一级,正副局长各一级,正副县长各一级,正副厅长各一级,民政长一级,各省都督一级,巡阅使一级;晋升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为资历,凡每满五年无工作差错,无不良记录,薪水可自动上浮一档,如果某人二十岁出任公务员,五十岁退休,间没担任过任何官职,其退休时的级别应该是副科长级;其二为职别,比如科员提拔为科长后,其级别要相应上调,且不再因职别降低而降低,如果某人级别上是副县长级,但后来因正常原因不再担任副县长,他的级别应该得到保留,没有贪污**、徇私舞弊、工作失职等应该追究责任的行为,级别一般不予降低。”

    这比较好理解,级别就相当于清代的品秩,如正二品、从三品之类,职别就相当于官职,如提督、巡抚一类。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退休年龄,凡正科长及以下公务员,年满50岁退休,县、局一级,55岁退休,厅一级,60岁退休,各省民政长、都督65岁退休,巡阅使应该是由央规定,我想我干到65岁也差不多了。”民国初年,人均寿命不高,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这个退休年龄,大家也觉得可以接受。

    “再次,要放退休薪水。从古至今,官员退居乡间后,除朝廷恩典,其本人是没有俸禄来源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弊端。位官员由于担心告老还乡以后的生活,会拼命想着捞钱,借口名正言顺,做起来冠冕堂皇。有些人很清高,不肯做此举动,但晚景凄凉,不足为例。我想,如果能退休后仍然给他们放部分薪水,维持一个相对体面地生活,他们位期间伸手贪污的**就要降低很多?”

    “复生兄,我反对!”熊希龄第一个出来表示不同意见,“你的设想是好的,但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有了十万想万,有了万想千万,你看看奕劻,不可谓没钱?但照样还是来者不拒。所以我觉得这个制没什么必要,白白增加开支而已。”
………………………………

第047章 满洲阿菊

    第047章 满洲阿菊

    “秉三兄是不是担心财政开支增大?”秦时竹一听就知道了熊希龄真正的意思,“你放心,十年内,设立这个制不仅不增加开支,反而能增加收入。”

    “哦?”大家都奇怪了,很想听听秦时竹究竟有什么好办法。

    “关键于,退休金放本人退休前要缴纳费用,每个月必须将自己薪水的一成上缴给退休基金,这称之为个人养老金,由财政厅统一记账,退休时,每个退休公务员按照其退休时的级别,参照那时相应的政府级别工资7成放,由本人领取,一直到过世为止。”

    “我明白了,由于每年领退休金的人少,要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人多,这一来一去倒确实可能还略有赚头。”熊希龄乐了,转过头去问张榕,“荫华啊,按照这个年龄推断,咱们省符合标准的有多少?”

    “不多,不多。我看过报表,那些年纪大的旧官员,大都是老糊涂兼老顽固,很多都让我清除出去了,只有那些年轻人才比较符合革命需要,我看,我们省符合这个标准的不到400人。”

    “那如果有人几乎没有缴纳过个人养老金且马上面临退休,能不能领取退休金?”

    “能,一定能!”秦时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设立这个制,一定要取信于民,不要让大小官员觉得是我们借机敛财。既然符合标准,就一定要按时、足额放。”

    “我有两个疑问。”禹子谟提问了,“第一,倘若此人才干突出,暂时不可替代,但又到了退休年龄,是不是一定要强制退休?其二。如果有人财迷心窍,即使设立了退休制他还是要伸手捞钱,怎么处理?”

    “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人才难得,既然暂时还不可或缺,那就继续留任,我管这叫做退休返聘,薪水照旧。唯一例外的是不用再缴纳个人养老金了;第二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我以为,如果真将个人养老金建立账目,对他也是一个约束。他贪污时要考虑考虑这样是否合算,因为一旦被查实,他必然将受到严办,无论官位也好,个人已缴纳的养老金也好。退休后的待遇也好,统统都会没有。我称之为增加贪污成本,如果此人不是丧心病狂,他应该会好好掂量。”秦时竹接着补充道,“当然。铤而走险的人大有人,朱元璋当年剥皮都吓不住那些贪官污吏,何况一个退休制呢?我认为,真正要使吏治清明。官员遵纪守法,惟有做到四个‘不’。”

    “哪四个?请明示。”

    “第一是不想贪,这是高境界,我们要加强对官员的道德教育,使之树立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以振兴华、造福民众为己任,而不是以贪污受贿为己任;第二是不用贪。这是次好地境地,由于薪水较高,退休后有保障,可以让其过上体面生活,已不必动那个脑筋,朱元璋那时惩治如此厉害,还是不断有人犯事,很大原因就是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