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犹豫了半天,长嘘短叹了半天,才说道:“只有趁这个时刻,请皇太后俯从民意,肯把政权让出来,再由我们切实商量,哪个还敢亏待皇上和宗室贵族?就是后世谈论起这件事来,晓得朝廷为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这样做,既有了体面,又享受了实惠,岂不很好吗?不过,这话臣下不好说,请王爷把这话转奏圣听,若被采纳,功劳也不小呢。”

    “这我也说不出口啊!”

    “这话谁都说不出口,但眼下也只有这个管用。”袁世凯凑近后悄悄说道,“如今东北的财产已被秦时竹没收了,如果再坚持下去,其余那些都可能有危险。我们是多年至交,所以才愿意和王爷说实话。”

    这就击了庆王的软肋,他叹息了一会儿,觉得若能保住他上亿地家产,做寓公也还快活,就道:“别无他法,也只好如此。”说罢不敢迟延,进宫汇报去了。

    太后道:“你来的正好,前线的部队撤回来了没有?事情竟到了这种地步,你看怎么办?”

    “前线大部分倒是撤到唐山了,只是。”奕劻道,“我实也没有什么办法,革匪看样子还要往京城方面展。”

    “你看咱们的军队能阻止他们吗?”

    “很难。”奕劻也算说了实话,“袁世凯练了这么多年地北洋镇,对付革命军居然也是一筹莫展。微臣就没有信心了。”

    “那如何是好?你朝几十年了,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唉——,”奕劻叹了一口气道,“不如让袁世凯和他们谈判,看能谈出什么结果来。”

    “不是已谈了吗?你知道他们谈些什么吗?”

    “皇族不干涉内阁事务,我也不知他们谈了些什么。”奕劻先不作答。

    “你是说现只有和匪贼谈判这一个法子了?”

    奕劻道:“我看是的,还请太后放心地让袁世凯去谈,他会为咱力争取一切的,太后心里要先有个主见儿。”

    奕劻并没有向隆裕提出退位的事,怕她一下子接受不了,至于谈判到底是什么条件,还是让袁世凯自己去禀报。

    五时过后,革命军各路步军部队都赶到了预定地点,夏海强西路、李春福的骑兵北路、陆尚荣东面、蒋方震指挥的增援部队南面将意图逃跑的北洋军牢牢围困住了。具体从地理上说,敌军被围困昌黎、抚宁间不到30里方圆的区域内。各路革命军不停地挺进,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严密。时左右,天已经黑了下来,四路兵马边缘地带会师,标志着对北洋军地合围彻底实现。

    北洋军残部现已被压缩到一个方圆不到20里,不到3000的人马,却面临着革命军近2万的包围圈,要想突围,简直是痴人说梦。

    身抚宁城的卢永祥和陈光远连连给唐山的曹锟报,让他们火速派兵接应,哪知道曹锟和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多革命军,根本就不敢来救,他们刚刚脱离龙潭,怎能再入虎穴?

    卢、陈二人本身也对曹锟他们的接应不抱幻想,如此表态,只不过是日后追究起责任来容易逃脱一些。两人商议后,觉得革命军迟早是要取抚宁、昌黎的,趁眼下革命军的注意力还包围圈北洋军地时候,赶紧溜。

    一听革命军势大,昌黎、抚宁地守军也已吓得魂不附体,与卢、陈二人的想法一拍即合――“开溜”。两人想了想,虽然那边损失了7000,但昌黎、抚宁地3000守军被他们带了回去,总算还有点将功折罪的味道。

    确定包围后,马允承立即提醒夏海强趁势也包围抚宁、昌黎,干脆来个一锅端。可惜的是,革命军还是慢了一步,等部队分兵和落后面的炮兵抽出身来解决这两座城池的时候,敌人又溜走了。夏海强气得直跺脚,连声痛骂,却也毫无办法,黑灯瞎火的,哪里去找逃跑的北洋军?再说革命军经过一天的强行军,已是强弩之末,再要追击,恐怕也是力不从心,只能满足于拿下这两座城再说。
………………………………

第113章 通盘考虑

    第113章 通盘考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陆尚荣派人给包围圈里的敌军送了封信劝降。

    重重围困和失去外援的压力下,拂晓时分,包围圈里的北洋军明智地放下了武器投降,2796人当了俘虏,这也是有史以来革命军所抓俘虏多的一次。天亮后,无论是抚宁还是昌黎,都有民众自走上街头,欢迎革命军的到来。

    以第八协为主的剩余人马被歼灭,给了袁世凯重重一击,好大部队安然无恙地撤退到了唐山,还算是忧有喜。另一件喜事也随之而来,孙山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内外交迫,于是致电伍廷芳转告袁世凯: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推袁氏。”

    当天,汪精卫去电袁世凯:

    “若袁公迫请帝退位,实行共和,则临时大总统退职,已成定局,不必怀疑。”

    这封电报,对处于困境的老袁来说,如同雪送炭一样珍贵。他一旦确认自己推翻清廷后能坐上大总统的宝座,便迅即采取了迫清廷退位的措施。而且他认为此事越快越好,如果南方国民大会成立,将终为其要挟而难以摆脱。况且现军事上也颇为不利,再拖延下去,那些洋主子能不能保住他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赶紧胁迫清帝退位,让东北失去继续进兵的理由才是正途。现的问题是要避承担从孤儿寡母手夺取大权的恶名。袁世凯既要逼宫,又不想留下奸臣的骂名,逼迫末代皇帝主动退位是他佳的选择。

    1月10日,革命军趁势分兵占领了卢龙、滦州、迁安、乐亭各地,基本控制了整个永平府地界,这些地方的敌军大多不战而溃。反应快地已逃往唐山,反应慢的不是当俘虏就是做了逃兵,也有的趁局势混乱就地做了土匪。

    曹锟唐山见到了好不容易逃脱的卢永祥和陈进元,两人指着曹锟的鼻子就是一顿臭骂,斥责他见死不救。好曹锟是个脸皮厚的人,被自家把兄弟骂几声也没当回事,再说这事做得也太那个了点,连一声辩解也没有。反而一个劲地陪笑脸、道不是。由于曹锟的良好表现再加旁边众人的劝说,过了许久,卢、陈二人地气就慢慢消了下来。后,冯国璋的主持下,大家一起吃饭,算是给卢、陈两人压惊和赔罪。

    “华甫兄,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卢永祥微微有点醉意,“这么下去。弟兄们的老本全拼光了,以后还怎么过?”

    “我也这么想,可是革命军不肯放过我们啊。”冯国璋走前,老袁和他通气,一定要把那层意思和手下诸将说明。“其实咱们也可以不和革命军打仗。”

    “真的?”曹锟已经打怕了,“快说说,有什么好法子。”

    “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和革命军谈判。而且是按照他们的意思来。”潘榘楹也是聪明人,滦州事变的参与者,反戈一击的动摇者,智商和计谋绝对是一流的。

    “说来说去,革命军要地是共和,咱们要的是君主立宪,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谈判我看是谈不拢。”何宗莲虽然不属于这个北洋的核心圈。但还是出现饭桌上。

    “那你说怎么办?你带弟兄们去打仗?”陈光远冷冰冰地望着他,“你有把握打赢吗?”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争了,咱们是军人,军人就只管听从命令,眼下虽然受了点损失,但毕竟主力还是撤出来了嘛。各地巡防营也跟着撤过来了。”卢永祥说。“我看这样,请华甫兄禀告袁大人。批准我们把巡防营就地补充到部队,然后唐山休整,你意下如何?至于我们的损失,也请华甫兄太后面前辩解一二,就说我们力了。”

    “也只能先这样了。”冯国璋安慰他们,“至于损失,各位不要往心里去,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这次卢、陈二位兄弟也是为了掩护大部队先撤才这样地,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就不用担心了,太后和袁大人都没有责备你们的意思。”

    散会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冯国璋有话席间说不方便,只能先放一放。由于他带领的是禁卫军,不能久留,当夜仍旧要赶回去,除了何宗莲故意没有通知他外,其余将领都到车站送行。

    “华甫兄,席间我看你欲言又止,是不是袁大人还有什么交待?”卢永祥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现都只剩下咱们弟兄了,赶紧说。”

    “部队都打完了,你们心疼,袁大人心疼。”众人点头称是。袁世凯有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