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他们押过去,和张景惠的那帮人一起看管起来。”杜金德得意洋洋地走到关上,“师长,全解决了,什么力气也没费。”
“干得漂亮,不过,敌人下次来就该是进攻了,通知各营做好应战准备。”
“是!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当天夜里十点多,周羽接到了秦时竹密电,得知奉天已经得手,让他可以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吉林省驻军原先主要是宽城子的第三镇和吉林府的第二十三镇,曹锟的第三镇已全线内调,留长春只有看守营地的一个营和一些巡防队,人数不到一千;吉林府由于是省会重地,二十三镇虽然紧急奉令出调,但仍驻军营地留了一标,约2000人,而城里护卫主力就是周羽的巡防营,从兵力对比上来说,周羽所部除了额定编制4000人外,还额外多留了复员超期服役的老兵1000余人,总人数约有5000光景,兵力对比上握有2:1的优势。
要紧的是,由于南方军起义,陈昭常对同为军的23镇并不放心,特别是从各种可靠情报得知二十三镇留守的第91标内部也有革命势力活动,为防不测,他把91标留城郊,巡防营全部收缩进城,保卫城池,他还是习惯于信赖他一贯依靠的巡防营,而这巡防营恰恰便是周羽所率领的。
出于迷惑敌人的考虑,拍密电给周羽后,秦时竹又以赵尔巽的名义电报给陈昭常,通报关于维持治安的相关事宜。后者焦虑万分,因为吉林形势同样也是动荡不安,以林伯渠等人为代表的维派、立宪派、革命派早已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吉林的**运动,陈昭常对此焦头烂额。
不过,巡防营统领周羽的表现堪称合格,他不但各处城门加派了警卫力量,而且经常亲自到各地去巡视戒备情况,所以虽然吉林城风声鹤唳,但始终有惊无险,陈昭常对自己当时坚持将周羽从奉天调来的举动庆幸不已。
当天夜里三点多,睡梦的陈昭常突然迷迷糊糊地听到喊声、叫声,他警觉起来,一骨碌就翻身下了床。只听见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人声鼎沸,甚至还夹杂着一两声枪声。怎么回事?他睡意全消,正想看个究竟。突然间,有个戈什哈匆匆忙忙闯了进来,“大……大人,不好了,革命党暴动,城里乱成一团。”
“啊!?”陈昭常傻眼了,“快,快那赶紧找地方躲起来……”
话音还没落,已有几个士兵冲了进来,“不准动,举起手来!”明晃晃的刺刀指着他的胸膛。
陈昭常吓得魂飞魄散,抖抖瑟瑟地将手举了起来,听凭士兵们将他押到大堂。抬眼望去,坐正的居然是周羽。
“周,周统领,这……这到底怎么回事?”方才起身之时,陈昭常只披了一件外套,冷风一激后牙齿全打架,哆哆嗦嗦说不利。
“赵大人,对不起了,我们革命了!”
“啊!”陈昭常以外自己听错了,用手指着周羽,结结巴巴地责问,“你……你……”
“时势如此,自当顺势而为,奉天今天白天已革命成功,我们自然要群起相应。”
“奉天?赵大人他?……”
“秦时竹已做了都督。你看……”周羽笑吟吟地把刚刚收到的电递给陈昭常,“你看,这是奉天临时议会的**通电。”
陈昭常这时已傻了,哪还敢多看,扑通一声跪地上,哀求道:“周大人,周都督……莫害我,莫害我,我也赞成革命!”
“不必如此。”周羽亲手将陈昭常扶了起来,“赵大人不必惊慌,我不会为难你的。只要你不反对革命,没有人会为难你,只是先委屈你待几天,对不起了!”
陈昭常对周羽颇为赏识,为人亦算正直,周羽也挥了下手:“带走,好好看管,不可怠慢。”
“报告师长,副师长已率部队控制了各处衙门,卫队营,敌人全部束手就擒。”传令兵来汇报。
“一切都顺利吗?”
“顺利,睡得都跟死猪似的,解决他们太容易了。” 传令兵兴奋地说,“现副师长正带人挨家挨户地抓大官呢。”
“好,留下一个营守卫各城门,其余部队直扑二十三镇,一定注意隐蔽,等天亮后会同吴俊升部一起拿下。”
“是!”
“电告奉天,吉林已落入我手,现前往解决城外守军。”
林伯渠等人一直暗筹划着起义事宜,只是巡防营防守严密,加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一直没等到机会,周羽加强城内戒备后,不敢轻举妄动。夜里的骚动他感觉分外奇怪,都说革命党起事,但他并没有布置,难道是同志们自起义了?
正胡思乱想间,门被捶得震天响,“开门,开门!”
是祸躲不过,还是开门,“吱嘎”一声开门后劈头就碰见几个士兵,问:“你是林伯渠吗?”
“正是下!”
“跟我们走一趟,我们师长要见你。”林伯渠被人半拉半拽地带走了。
到了巡抚衙门一看,“人民之友”吉林总支刘哲、莫德惠等人也,堂上正端坐的却是周羽,他心里是奇怪。
“祖涵,你还不知道?奉天秦时竹已起义**,正式就任都督,周羽师长吉林响应革命,现全城已被控制住了。” 刘哲对林伯渠解释。
“啊?不是说加强全城戒备么?怎么一转眼?”
“哈哈,这全是秦都督的策略,不然哪有如此顺利。”周羽大笑。
“师长,奉天来电!”
周羽把电报递给了林伯渠:“这是奉天的**通电,秦都督让我们跟着仿效,快组织军政府,宣布**。”
“是要抓紧,不知周师长对人事组成有何建议?”
“秦都督的意思是由周师长担任吉林都督,林先生任民政长,由我担任省议会议长,快筹建革命政府。”刘哲林伯渠来之前已和周羽商讨妥当,林伯渠也是他授意请来的。
“这个我赞同,其他具体名单呢?”林伯渠问刘哲。
“我看要快行动,‘人民之友’各地支部可参与组建,至于省军政府成员,可由先前一直联系的那些革命同志担任。”
“两位,关于政府组建秦都督特意吩咐由两位总负责,为了协调,明天徐镜心会到吉林具体协助操办,我希望他能担任军政府府秘书长。”
“他也要来,那太好了!行,我们就按这个方案操作。”
“政府组建有劳两位费心,我还要去解决城郊的二十三镇余部。”
“对了,里面有个管带朱横田是革命同志,可以争取过来。”
“那太好了,可以少费不少力气。”
………………………………
第020章 端敌老窝
第020章 端敌老窝
山海关现敌人侦察兵的消息和周羽已基本得手的消息汇总到了都督府。天已接近拂晓,秦时竹虽然一夜未曾合眼,却依然神采奕奕―― “11月9日之夜”就此载入史册,成为华民国创立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
“山海关激战即,得赶紧增援,并且把那里的火车和俘虏都撤下来。”张榕和秦时竹商量。
“南门车站的铁甲车已到了有些时候,吉林方面看来不需要这个增援,还是赶紧运到关上去,同时顺便把那边的军列也撤回来。”葛洪义提议。
“好,拟电:电悉,按既定方案继续推进,快解决23镇余部。”这是给吉林方面的,“山海关方面:望提高警惕,日夜坚守,坚决打退敌可能之进攻,原有俘虏撤退至锦州城后交李春福守卫,奉天今晨七时整有军列出前来增援,请予接收。”
比吉林稍早一些,马占山率领马营顺利占领长春,第三镇留守的那个营听说是北征蒙匪的英雄,当即顺从起义,使整个进程推进加神速。
天已大放晴亮,吉林府东南方已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周羽皱起了眉头,“看来和二十三镇交上火了,还是没有达成突袭的目的啊。”
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传令兵飞速跑来:“报,部队和二十三镇打上了。”
“部队伤亡如何,完成包围了没有?”
“包围圈还没有全部合拢,主要出口已全部封锁,机枪阵地也架了起来,但一时摸不清对方虚实。”
“好,通知杜副师长,城里归他指挥,一定要守住城池!我去前线指挥。”
“是!”
“城里其他事就拜托两位了,一定要维持住秩序!”
“都督您放心!”林、刘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到了阵地一看,由于23镇驻地原先占地甚广,而第四师兵力并不充足,只勉强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