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1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家面前丢尽了面子。

    从5月下旬到7月中旬,中日双方围绕关东州和朝鲜开展的战事终于完成了中国大举进攻、日本节节败退的前奏,开始稳定下来,进入到相持阶段了:在关东州前线,在拿下第4道防线后,崎岖地势限制了喷火战车的应用,华军并不愿意用鲜血和尸体去硬啃日军的坚固防线,推进速度开始迟滞下来;在朝鲜前线,朝鲜派遣军逐步伸展开来,大体围绕着37线以南建立了一道防御线,近9万日军官兵与当面15万入朝志愿军形成了对峙,志愿军没想着要继续进攻,日军在后勤问题解决以前,也没有能力发起反攻。

    这样的局势在各国观察家眼里,认为是日本扭转了开局不利的颓势,中国反而失去了高歌猛进的锐气。但在日本国内,虽然媒体报章一个劲的渲染吹嘘,但在真正熟知内情的人中,丝毫没有乐观情绪,甚至于已无言以对了,军部原本设想的朝鲜派遣军一到,立即扭转朝鲜战局,会同关东军夹击华军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与之相反,战斗进入了日本最害怕的持久战、消耗战模式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物资与财富消耗,本来因为一战战争景气消失而处于经济萧条的日本仍然止不住地在出血。日本不但在军事上看不见成功的可能,在经济和财政上,也已到了咬牙支撑、难以为继的地步了。

    首相官邸内,原敬首相目无表情地听取着有关情况的汇报,报告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物资起运了多少,抵达了多少,船舶和人员损失了多少,关东前线战报、朝鲜前线战报,国内后备力量征召等等。虽然经过军部上下竭力的粉饰,原敬仍然知道局面的困窘。坐在他身边的高桥藏相也是愁眉苦脸,为了筹集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大藏省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停掉海军除航母外的后续造舰费和陆军机甲力量建造费不说,还额外开征了两次临时税,惹得财阀们意见纷纷。即便这样,也堪堪够用于战事日常消耗,根本拿不出钱来稳定局势。这个月底,日本政府在伦敦市场上有两笔债券要到期偿付,但新的债券一直发不出去,日元的币值已经一落再落,倘若债券违约的事实发生,只怕日本政府信用当即就能够破产。

    高桥藏相原本是希望军部能打几个漂亮的胜仗,只要改变了民众预期和国际舆论的观点,则局面还不至于恶化到全面崩溃的地步,但现在来看,显然是失望压倒一切。目前,大藏省正常的工作几乎已经停滞了,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为战事提供资源上了征召后备军人需要军资、器械需要大藏省协调供应,运输给养、后勤的船舶需要大藏省调度,每天的任务就是搜罗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填塞到中日战事的无底洞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华军对日军补给线凶猛的扼杀之下,朝鲜前线依然只能够得到60%左右的配给需求,国内后备师团也只勉强征召了3个师团,人员和军官容易解决,但军械和物资实在难倒了这个经济强人,更不必说,在这样困难的局面下,军部还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再征召10个后备师团,预备发动对华登陆作战等不切实际的需求。现在的局面已分外明朗了,朝鲜战局面临的困难一个是没法把部队运上去,另一个是即便运上去之后也难以保证物资供应,他都不敢去设想再发动第二次登陆作战的前景。关东州方面就更绝了,干脆从开战至今到现在还没有接受过像样的补给,全靠了平时库存硬顶着,身处这样的绝地,他觉得自己已是力不从心了。

    “首相大人,现在不能再继续扩大战事了,帝国也没有这么多的力量来用于挥霍。”高桥是清紧握双拳,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暴起,“当务之急是伦敦市场的债券事件,务必赶紧平息,决不允许出现违约事件。”

    原敬转过脸来问道:“您的意思是,帝国支持不住了?”

    “是的。”高桥是清见原敬还在犹豫,一咬牙就说道,“原本军部给内阁的承诺是到7月中下旬时战局会有截然不同的改观,但现在下官看不出来,我们只是在苦苦挣扎……下官认为……”

    “日清战争帝国支持了10个月,日露战争帝国支持了一年半,为什么这次战事仅仅2个月就坚持不住了?”原敬首相的音调不高,听上去不像是质疑的口气,倒像是困惑的学生在寻求支持。(未完待续……)最快阅大主宰,尽在看书啦文学网,欢迎登陆阅读全文!
………………………………

【第085章】 和谈目标

    http:。。永久网址,请牢记!

    “大不相同,大不相同。请记住本站的网址:。。。”高桥是清摇晃着脑袋,“日清、日露两次战事都是帝国酝酿许久才发起的,物资、兵员、财力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各主要列强也站在支持帝国的立场上给予了极大关照,这次战事是中国偷袭引发的,帝国实现根本就没有充分的准备,列强也没有要插手的意思,一开战就落了后手,这是其一;其二,与30年前的日清战争、20年前的日露战争相比,这次战事规模虽然差不多,但物资消耗却极大地增强了,现在前线物资消耗强度是日清战争的7倍,日露战争的3倍,已差不多接近于欧战开始时的水平了……首相大人,帝国不缺人力,缺物资啊!”

    原敬眉头紧皱,紧紧追问:“怎么会缺物资呢?大藏省半年前还说因为欧战景气消失,国内货物滞销、堆积如山……”

    高桥是清苦笑不已:“生丝、纺织品、日用品当然是过剩,但这些在战争中可指望不上,打仗最要紧的就是钢铁、铜料、原油、煤炭、炸药……这些东西帝国却是缺乏得紧啊。帝国的生产能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原料供应却跟不上,中国原来是帝国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战事一起,这条通道便被掐断了。临时向其他国家购买,时间上来不及,就算是来得及,在外汇枯竭、债券难以发行的局面下,又靠什么去大量购买呢?”

    两人正唏嘘间,秘书敲门进来了。说币原外相到访。

    币原喜重郎开门见山地说道:“阁下、藏相,刚刚接到消息,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先生明日将抵达香港进行考察,据悉除公开使命外,还肩负着调停中日冲突的任务――英国大使方才拜访了外务省,询问有关事宜。”

    原敬和高桥对望了一眼,均露出古怪的神色。停了半天,原敬才道:“丘吉尔爵士的来意我其实早就获悉了,但是……现在这个时候……真不是时候啊。”

    这句话倒是没有卖弄日本惯用的“腹语”艺术,说得是坦诚之极了。币原一愣。立即接口道:“正因为不是时候,才需要这位大臣出面――如果有春帆楼的场景,哪里用得着英国人,我出面就摆平了……”(春帆楼者。是中日签署《马关条约》的地方)

    高桥是清摇摇头:“没有用的。这半个月来。首相和我已数次向宫内和军部沟通……不管哪个渠道,说来说去都只有一个字,打到底。朝野上下都还在做扭转战局的梦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智也。”币原愤愤地一跺脚,“帝国的事情坏就坏在军部这群马鹿上,首相大人,关键时刻,您可要负起责任来。”

    原敬又问道:“英国方面有没有什么倾向性立场,或者说,他们想实现什么目的?”

    “还能有什么立场,无非是牵制、分化、维持均势的老一套。”币原双手一摊,“调停方案倒是有一个,据说是大使个人的意见,要点是三条:第一,日本将关东州租借地、南满铁路、各在华租界无偿归还中国,中国尊重日本在满洲的特殊经济利益;第二,中国撤退在朝鲜的军队,保证今后不再支持朝鲜独立与朝鲜内部的叛乱分子,在朝鲜北部划出一块区域供这批叛乱分子生存,以作为中日两国的缓冲地带;第三,双方互不要求经济赔偿。他私下表示,如果帝国愿意接受这个方案,英国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高桥是清叹了口气:“我说句实话,这个方案其实还是比较有利的,虽然比我们想要的结果差,但是比目前的实际态势要好,更重要的,帝国可以从这场战争中解脱出来……”

    原敬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说道:“对这个方案先不要急于表态,外相是不是可以先请英国方面协助我们度过月底的债券危机再说。”

    币原大吃一惊,“阁下,您?”

    “不是我想打到底,而是目前战场态势实在太恶劣了。”原敬解释道,“能战方能言和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