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10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我们便把目光转向了德国的重工业、军工资产,这些资产均是协约国明确要没收的,各位或许已经或多或少接到了通知。”夏海燕的话说得很直接,但又非常客观,协约国要没收德国的重工业资产并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法国为积极,一方面是为了缓和本国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也不无打压德国竞争对手,削减德国经济潜力的考虑内。倒是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期能够欧洲大陆维持平衡,但鉴于英法拖欠美国的战争债务实太多,政治与经济之间,华尔街的力量绝不容忽视。

    “诸位一定比我还清楚。这些资产对英美而言只是一个数字,同样的设备、资产他们有的是,根本用不着引进,不值得为之付出代价;日本或许想要,但它付不出钱,日本人后一个银币都花了海军身上。唯一需要而又付得出钱的,只有我们国,确切地说,是我们北方集团。”夏海燕扫视了神色略微有些激动的众人一眼,“各位或许会说,这是你们个人的、股东的财产,不是德国国家的,但协约国眼里,没有这个区别。德国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有值钱和不值钱的区别,没有国有还是民有的区别。特别是,我听说巴黎和会还组织了有关法庭,要组织审判犯有战争罪的个人,除了军事和政治人物,与之联系紧密的经济界人士也其列。”

    这当然不是夏海燕无端捏造,事实上确有其事,但后来千丝万缕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德国财阀都逃脱了这些指控,甚至于类似鲁登道夫、兴登堡这样的军事人物也没有受到追究。但现,这些经济寡头都生活一片风声鹤唳之,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十分敏感。

    会场一片窃窃私语,德国面临的局面很糟糕,各大财团的日子也很难过,但像夏海燕这样单刀直入的剖析,却还没有。事实上,前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夏海燕已经与德国经济界的重量级人士进行了深入洽谈,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各界吹了风。而夏海燕方才提出来的建议也击了德国重工业界的软肋,这批经济寡头的担心从国方面提出资产收购计划的那一刻起就存了,按照他们原本的预计,既然赔款不可避免,那英法就不会剥夺德国的资产――谁会去杀能下蛋的鸡呢?比如条约就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德国以后要每年向英法赔偿4000万吨煤。但这样来钱的速毕竟太慢,对英法已经濒临崩溃的财政体系而言是缓不济急,而且还保存了德国的工业能力,国直接用现金开展资产收购的计划一提出来,英法美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已。

    这可不是几万英镑的生意,这是几亿,甚至十几亿英镑的生意。虽然这会不可避免加强国的力量,但毫无疑问,国的威胁终究要比德国少一点。唯一对这个议案持反对态的或许只有日本,一旦国利用德国的工业资产展起来,日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但日本自己又拿不出钱,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拒绝。何况,这是英法美三国点头同意的,日本再跋扈,也得顾忌三国的立场。

    台下众人都议论,国的提议虽然和会还讨论,但看起来被确认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关切的心于,国人想要什么?所有人都忐忑不安,国计划他们看来是恶毒的,所有被国看的企业,都将从德国消失。但夏海燕的邀请他们又不敢不来,万一被国人盯上,英法占领军可是不会客气的。

    “我知道诸位先生对这项计划本能地反感,甚至还有人对我出威胁。但我想说,国北方集团和国政府之所以提出这项议案,不是要毁灭德国,恰恰相反,这是帮助德国渡过难关。”夏海燕看了众人一眼,她心里其实也打鼓,要不然出之时陆尚荣也不会为了她的安全考虑,给他配了整整半个连的精锐特种兵做保镖,还要求德国政府公开承诺保证夏海燕的安全。这项安全保证,还是经过英法美三国背书的。

    “这些资产无论是被协约国没收还是被国收购,我看不出来对我们有任何不同。”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如果我没猜错,您是古斯塔夫?克虏伯先生?”夏海燕微微一笑,“很荣幸见到您。”

    “正是我。”古斯塔夫原本不姓克虏伯,他娶了老克虏伯的女儿,这桩婚事还是威廉二世亲自安排的,为的就是让克虏伯这个名字延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克虏伯的名声是同第二帝国紧密联系一起的。同样,德国战败对经济界打击深的自然也是克虏伯公司。不但目前所有为军事服务的产业已经全部停工,协约国已经将全部设备进行查封,而仓库里的成品、半成品也已经被各国瓜分完毕。

    “希望诸位能够明白,这桩生意如果我们通过英法占领军购买,那么就是**裸的资产处置;而如果通过我们向德国方面购买,却是另一种德经济合作。”

    “周夫人,恕我直言,姑且不说购买的价格是多少,即便是低价,有关变卖的资金也到不了我们手上,只能为英法所掠夺。既然结果不变,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心机与国合作呢?说不定通过国际拍卖还能卖出一个为理想的价格。”

    克虏伯的观点代表了这些经济寡头直接、也是明确的想法。

    “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夏海燕摇摇头,“我方才说了一揽子计划,北方集团是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这个方案解释起来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很简单。英法进行评估后,这些资产将由国购买,并运回国国内,相关款项毫无疑问是要交付给协约国当局。但北方集团有额外承诺,一旦国兴建起相关企业后,作为原有资产的拥有者,德国方面如果能够提供方便与技术指导,将能够的企业占有不少于25%,不多于30%的股份。”

    台下一片窃窃私语,按照这个办法相当于德国工业界以大大缩水的资产价值国入股,吃亏是摆明了的,但好过被协约国征收后的一无所得。

    小西门子的言很具有代表性:“我有三点疑问:第一,对德国工业界而言,这是巨大的损失,需要我们做什么才能获得国方面所提供的多补偿;第二,协约国能够同意类似的条款么?第三,也是重要的一点,国究竟能够支付多少款项来支撑整个购买计划。”

    这番话赢得了众人的呼应,大家都把目光投射到了夏海燕身上,期待她能够给予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
………………………………

【第012章】 工业移植

    全字无广告

    工业移植

    “诸位,我可以解释几点理由,使得这项合作可以让德国工业界挽回损失。

    第一,国是一个亟待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人口接近5亿,差不多相当于欧洲人口总数的60%,但绝大多数工业品的人均产量只有欧洲的零头,这是一个庞大而拥有丰富潜力的市场。欧洲主要强国成为一片废墟的当口,诸位还能去哪里开辟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市场?而且还是免除关税的――这些资产到国后就将变成国的民族企业,完全享受零关税,既然德国的军事失败已不能避免,工商界是德国复兴的唯一希望所,战后各国经济衰退、德国殖民地完全丧失而且还将失去传统市场的情况下,诸位难道不珍惜这样一个近乎对德国独家开放的市场?表面上看,这些资产折价入股以后似乎是贬值了,但考虑国的巨大潜力,将来可以分享的蛋糕也扩大了。某些时候,大蛋糕上的一小块也会胜过小蛋糕上一大块。

    第二,其次,有没有各位的合作,我们一样能够完成资产转移的任务,难道没有诸位的指挥与管理,这些设备或者资产就会陷入瘫痪?各位比我清楚,德国战败以后有多少高级军官到国任职――这个队伍每天都扩大,除职业军官以外,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大学教师、科学家、工程师、技师,但他们飞速缩水的积蓄以及少得可怜的薪水根本不足以维持一家每日三餐。这样一个绝望的时候,你们还会认为他们会拒绝为一个能够提供体面生活的国家服务?真正维系设备和资产运作的,我坦率地说,不是这间屋子里的诸位,而是那些满身油污,却有丰富实践和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和基层管理人员。这样一个机会,完全是德国工商界摆脱可怕命运的契机。如果和诸位的谈判破裂,我们购买设备和资产以后,完全可以依靠这些下阶层来完成运作,了不起再从美国聘请一些管理者罢了,对我们而言,这样做只是增加了麻烦,对诸位而言,却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第三,国大战前与德国有着良好的关系,战争,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