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国的农民是质朴的,只要你把他当人,他愿意掏心掏肺效忠于你。
秦时竹去部队串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停止复员的同时招募补充兵,虽然局势仍不明朗且话不能说的太**裸,但仍然充分表达了观点:当今用人之际,老兵需把兵训练完了再解甲归田。老兵自然喜上眉梢,每月包食宿再外加12个大洋的高额军饷可不是哪都有的。各营管带跟随秦时竹多年,早已心领神会,谁也没有不同意见。一句要把部队带好的指示就造成了子弹消耗量翻番的结果。
浩浩荡荡的潮流之下秦时竹又去了报馆,这两天报纸格外热闹,因为一点都不愁闻――5月14日,长沙举行万人大会,决议拒外债、保路权。两日后,长沙筑路工人万余人游行示威,抗议铁路国有政策,提出罢市、罢课、全省抗缴租税;20日,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后遭国人痛骂;6月6日,广东千余人开会,决议保路,通电湘、鄂、川,呼吁相互支持;17日,川汉铁路股东代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会”。柳亚子、邵飘萍和马叙伦等人唯恐天下不乱,天天放炮,《奉天时报》销路日涨。
秦时竹的到来众人原本有些愁——是不是又要来阻止他们写“过激”章了?谁知秦时竹到后只是勉励了一通,谈到报社宣传时,非但没有提起过激半个字,反而大势抨击“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言者有意,听着是有心,报馆三人组笑逐颜开。临别时,秦时竹又格外强调:“要他们多介绍‘人民之友’抗击鼠疫的杰出表现……”
装备是秦时竹考察的重点,第一站便考察了飞机制造的情况。冯如介绍来了两个人:厉汝燕,1909 毕业于英国伦敦纳生布敦工业学校,立志从事航空事业,后来入英国布里斯托尔飞机制造厂学习相关的制造和驾驶技术,经皇家航空俱乐部考核合格,获148号飞行师证书;潘世忠,1904去法国留学,先后就读于里尔机械专门学校和兰斯迪伯特飞行学校,获得国际航联飞行证书,既懂技术又会飞行。从人员上来说,辽阳飞机制造公司已经是美国系、日本系、欧洲系三足鼎立。
以冯如为的美国系设计了一款型飞机:马力100匹,实用升限1800米,大航速130公里每小时,续航时间100分钟,可以携带四枚20公斤的炸弹;刘佐成为代表的日本系搞了一架侦察机:马力120匹,实用升限2100米,大航速168公里每小时,续航时间两小时,不能携带炸弹;来的欧洲系还没有造成飞机,不过目前正尝试安装机载武器。秦时竹连声说好,应冯如的请求,将两机分别命名为“雀”式和“鸽”式。他心里很清楚,虽有何峰的图纸帮忙,但没有懂技术的人去做,图纸永远只是图纸。冯如等人的工作对国的航空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考察第二站是军火制造,辽阳钢铁自产的炮钢、枪管钢完全可以和克虏伯公司的产品相媲美,奉天制造局所有原料都来源于此。秘密生产车间主要生产60和82口径迫击炮,何峰悄悄介绍:已各造了120门和40门,预计到十月份可达到200门和100门,弹药生产以太平镇基地为主,准备储存20个基数的弹药;除了迫击炮外,这里还制造炮栓和枪栓,到时候只要和制造局的其他部件一搭配就能使用。秦时竹很满意,只是提醒他注意保密。
第三站是机车厂,自从连通了辽阳集团到南满铁路的支线和建成了民到阜的铁路后,辽阳机械公司也插手机车制造和修理,秦时竹现场所见的便是仿制美国1913~1924年才能制造的a7型机车,全长206米,构造速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188千牛,轴式1—4—1,国技术人员管它叫“游龙”,这是个重几十吨的大家伙,却可以铁路线上运行自如,阜的煤就是靠这个大家伙才源源不断地拉出来的。旁边停着几节车皮,大部分都是的,小部分旧的则是进厂维修,他们一起承担着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
第四站是拖拉机厂,周氏兄弟现场有条不紊地指挥、协调。何峰嘿嘿一笑:“让你看个好东西!”
“好东西?”秦时竹一愣,“你什么时候也卖起关子来了?”
周贵陪同他们到了一间仓库,何峰掀起油布一角,露出了个黑黝黝的大家伙。
“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个铁柜子。”秦时竹有些沮丧。
“铁柜子?老大真没眼光。”何峰正说话间,周贵已一溜烟不见了人影。秦时竹正纳闷时,轰隆隆的声音,那大家伙居然动了起来,径直开到了外面。
“不会?装甲车?”秦时竹失声叫了起来。
可不是么!方方的铁柜下面有四对轮子,四周也有一圈铁板围着,铁柜被封得严严实实地,但前面有一段是镂空的,旁边还有几个小孔。
何峰指点着钢板:“全部用锰钢做成,前面和上面部分厚一寸,其余半寸厚,里面能坐三个人,还可以放一挺重机枪。我做过试验,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秦时竹大笑,“肯定刀枪不入!”
“150步外任何子弹都打不穿。”
这是自然!秦时竹心里暗想,正面33的装甲都超过轻型坦克的厚了,一般子弹当然只能是挠痒痒,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和装甲车联系起来。
“这似乎也太难看了点!再怎么样前面也不能搞成四方四正的,有点斜才好……”他差点想说装甲车哪有长成这样的,想到周贵旁边,硬生生地将后半句咽了下去。
“万事开头难。”何峰知道秦时竹的心思,“已让他们按图纸改进了。”
“制造局情况如何?”逛了一圈后,秦时竹对辽阳方向的状况很满意,便关心起制造局的情况来。
“克虏伯75的山炮和野炮都已开成功了,现正批量生产。只是大口径火炮的生产难着实不小,先要经过汽铸自由锻,再经车、钻、膛、拉线才能成品,稍有不慎就报废,一门炮少则400公斤,多则半吨,一报废就只能回炉。再成型时又要检验钢材的牵力、挤力、折力——否则要炸膛的,所以产量一直,一切顺利也要三天才能成一门。”
“枪呢?”
“毛瑟1898式的生产比较顺利,开足马力的话,可以日产40杆,现还生产部分1888式,我打算逐步缩小这部分产量,等月全面转产。”何峰突然想起一事,“杨宇霆、韩麟春和杨铠等几个日本士官学校生已经毕业回国,我制造局给他们安排了位置。”
“哦?!”秦时竹有些惊讶,“杨宇霆我晓得,另外两个什么作为?”
“韩麟春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韩氏步枪’的研制者,杨铠研究机枪亦有创。要不是制造局现是三大兵工厂之一,他们几个还不会到这里来,咱们无形已经改变了历史。”
“杨宇霆!”秦时竹有些挠头,用人是个问题,可现箭弦上,也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
第062章 保路运动
第062章 保路运动
终于见着了赵尔巽,秦时竹二话不说,咔咔就打千下去:“标下来迟,请大人海涵!”
“复生,来来来,坐坐坐。”和别人不同,其他人都赵尔巽回奉的第一时间赶过去拜见,而驻守辽阳的秦时竹则足足迟了三天。不过赵尔巽没有任何不快,反而热情地招呼他。
赵尔巽很客气:“听说这几年生意做得不错?”
“全靠大帅关照。”秦时竹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又诉苦道,“要不是大帅当初给标下打下的底子,说不定现已经给人撂倒了……”
矛头完全冲着锡良而去,赵尔巽哪有听不明白的道理,于是笑眯眯地摸了下胡子:“听熊希龄说前段时间闹得很不愉快?”
“标下盼大人可是脖子都伸长了几分。”秦时竹趁势“吐”出一肚子苦水,“不瞒大人说,锡良总督处处给卑职难堪,时时掣肘,军饷般拖欠,军械分毫不给,一有利益全是他心腹陈宦独享,一有差遣就是标下职责……他督东省两年,卑职年年忍气吞声。那比得大人您对我恩重如山……”
一边说,一边言语都“哽咽”起来,心里却想:熊希龄这颗暗棋用得好,先是锡良处替自己打了圆场,现又赵尔巽这做了铺垫,果然要得!
赵尔巽忙不迭地安慰他:“过去就算啦,你也不要太放心上。现老夫不是又回来了嘛!你可以大展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