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飞拓看了看(殿diàn)下脸色略微有些不善的刘飞弘,转头问道:“那不知道安大人这支新军该驻扎在哪里,又有何作用呢?”
“启禀陛下,新军臣打算根据地先建立在朔州,新军初建,此军可先向北征讨蒙厥,契田两大部族,若是可以攻克北部的蒙契大草原的一部分地域,我军大可以在那里建立马场,粮仓,为将来吞噬魏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提议不错,若能在蒙契建立起我大燕的马场,粮仓,就再也不用担心南方战线过长,运送粮草不够的窘境了。”刘飞拓眉眼舒展,朗声道。
他的声音洪亮透彻,与先前的清冷相比多了分暖意,听得出他对于安悦溪的提议很满意。
“皇兄,此举看似稳妥,其实颇具隐患,切不可实施啊。”一道突兀的声音此刻突然响起,顿时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刘飞拓对于这道突兀的声音不但不恼,唇边反而弯得更深,“隐患,不知道六弟所说的隐患是什么?”
“皇兄,顺天乃我大燕都城,若是贸然抽调出十万军士,怕是不安全,眼下虽然我军收复了津门郡,可津门易功难守,根本无险可守,若是津门再度沦陷,到时候顺天没了十万大军,定然危险万分。再者沈阳城做为辽东行省的腹地,正是因为有沈阳军的坐镇,才让蠢蠢(欲yù)动的朝韩部族不敢轻举妄动。要是沈阳军中的精锐去了新军,只怕那朝韩部族到时候会挑起战事。”
刘飞弘一字一句,头头是道,其实他所说的这些,说穿了就是他不愿意将自己麾下的沈阳精锐拱手让出,白白壮大了安悦溪的实力。
现在的燕国朝野,安悦溪出任首辅,一人独揽六部。在百官之中一骑绝尘,在军队上由他组建的((荡dàng)dàng)山军屡传捷报,先是在吉林行省一路围剿一举吞并了一众在吉林各地盘踞的大小部族,彻底提高了大燕在吉林的声望,接着偷渡青州,北上夹击津门,一系列的战略,彻底打蒙了魏国。
如今提起燕国的军队,再不是五大常驻军,而是那驻守津门,风头正劲的((荡dàng)dàng)山铁军。
沈阳王的一番辩解,顿时便得到了一些朝臣的附议,他们中有的是刘飞弘的知己好友,有的是平时特看不惯安悦溪独揽朝政的两朝元老,有的是在安悦溪手上吃过亏的大臣武官,总之对于沈阳王提出的观点是相当赞同。
在如今的燕国巴结谄媚安悦溪的朝臣,王公贵族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相对的看不惯她的人自然也是多的很,这也正好应了那句有多少人(爱ài)你,相对的就有多少人恨你的名言。
稍稍咳嗽了几声,(殿diàn)下的群臣自觉的闭上了嘴,刘飞拓扫了一眼刘飞弘后,声音清冷道:“你们是对于如今在津门驻守的((荡dàng)dàng)山军不信任,还是对朕的决策不信任。”
群臣对于皇上突然间冷下的语气,感到了一股彻骨的寒意,没想到往(日rì)在陛下面前深受宠幸的沈阳王,在意见与并肩王背道而驰的时候,皇上竟会这样毫不犹豫的支持并肩王,这让(殿diàn)下的众臣心里皆是划过一抹寒意。
刘飞弘自己也愣在了那里,他没想到平(日rì)总是对他微微一笑的陛下,今(日rì)在他和并肩王之间竟会这般果决的做出选择,眼中不由泛起了一层浅浅的苦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开口道:“皇兄,抽调顺天,沈阳的部队组建新军想法是不错,可皇兄你难道忘记了先祖的遗训吗?”
此言一出,刘飞拓望着他的眼神骤然冰寒到了极致,连带着大(殿diàn)的空气都寒了几分。
先祖遗训,这就要从燕武帝刘哲说起,一百六十多年前的北燕,那时候的北燕随着南部魏国的(日rì)渐强盛,逐渐失去了北方霸主的威名,尤其是燕魏邯郸之战,魏灵帝曹烨御驾亲征,打的北燕承德,顺天,沈阳三大铁军节节败退。
邯郸一战,北魏正是将爪牙伸向了河北行省,燕国百姓心目中的三大铁军在无(情qíng)的魏国铁骑面前,彻底的被打成筛子,直到太原军南下河南,半路去截魏军的粮仓,才((逼bī)bī)迫了部分魏军回援,停止了战事的扩大。
这一场大战后北燕统治多年的河北行省正式一分为二,整个南部地区彻底的沦陷,魏军更是把大军驻扎在了津门,窥探着北燕第一大城顺天。
邯郸失利之后不久老迈的燕成帝去世了,死前他并没有设立太子,在一番腥风血雨的角逐中,十皇子刘哲脱颖而出,他的即位也正式开启了北燕的中兴之路。
他大行改革,文武百官更是大换血,大举提拔有才之士,重用寒门子弟,完全废除了侯位世传,这一举措后来更是被多国相继效仿。
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他迁都顺天,将皇城从沈阳搬迁到了顺天,当时的顺天离魏大军不过百里,中间就隔着一个锦城,一旦锦城失守,那么也就意味着顺天城就完全曝露在魏军的铁骑面前。
虽然顺天富庶,位列弘武大陆六大城(其余五城分别是金陵,洛阳,成都,长安,临安),可这尴尬的地理位置在燕建国之初,燕太祖就放弃了选顺天作为都城,改为了地理位置相对安全的沈阳作为都城。
迁都的提出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独断专横的燕皇并没有采纳群臣的意见,依旧是固执的执行了迁都,到了顺天之后,武帝更是定下了祖训,向燕国的百姓表达自己对于重振燕国北方霸主的雄心。
祖训明确规定北燕以顺天作为都城,其用意旨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通俗点讲就是无论北燕将来遭遇如何大的打击,作为燕国天子都应(身shēn)先士卒,绝不逃跑。死守国门。
而六大常驻军更是要死守自己管辖的地域,除非有重大事件,否则绝不轻易撤走。
祖训中更是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一己私(欲yù)擅自抽调六大常驻军,更不能拆散六大常驻军,使其驻地面临危险。
所以刘飞弘以祖训的名头反驳皇上的意见完全是说得井井有条,没有丝毫的不妥。
安悦溪瞥了一眼据理力争的沈阳王,轻轻的摇晃了一下脑袋,沈阳王终究还是太看得起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了。
之前他拥戴刘飞拓为帝,一路上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可还是没搞清楚自己在陛下心中真正的位子,你以为我不在的这段(日rì)子,我和陛下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隔阂吗?他还是把这一切想的太简单了。(未完待续。)
………………………………
一百三十九章明升暗降下
刘飞拓听到刘飞弘以祖训来反对自己的决议时眸子中寒光四(射shè),那俊朗的面容上青筋暴起,手掌握着龙椅的一侧,微微晃动,那龙袍的衣角轻轻晃动,真气竟开始凝聚。
“祖训吗?六弟祖训是说不可以削弱皇城的兵力,可现今我大燕形势较曾经有所不同,更何况我只是说抽调顺天,沈阳的精壮兵士,没了这些军士,二军大可以重新从民间征召。这样做不是何祖训不冲突了吗?”他的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怒意,让着(殿diàn)下的众人(情qíng)不自(禁jìn)的低下了脑袋,不敢于他对视。
“可是陛下,新征的兵士要训练成强兵没个一两年根本不可能,要是这期间北魏来袭的话,津门发生个什么差池的话,则我大燕危矣。”刘飞弘仍不死心,语气有些牵强道。
听得出他的话音已经有了些不自信,毕竟从目前陛下表现出的态度来看,是铁了心要从沈阳军中抽调军士组建新军。
只是这沈阳军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掌控到自己帐下的一支铁军,正是有了这支铁军撑腰他才能深受皇上宠信,在这顺天城呼风唤雨,横行霸道,无所顾忌。
“津门能发生什么差池,六弟你是对朕和并肩王一手组建的((荡dàng)dàng)山军没信心吗?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北魏若想从津门这条道路北伐顺天,简直是痴心妄想。朕保证津门重地固若金汤,有足够的时间让顺天,沈阳二军重新培训出一批训练有素的兵士。”
刘飞拓盯着(殿diàn)下的沈阳王道,他那双乌黑的眸子里平淡如水,却又冷若冰霜,无形中给众人一种震慑,让人不敢反驳他的意见。
众人皆是静默不语,将目光瞥向那右侧那道岿然站立的(身shēn)影,期待着他是将继续反驳,还是就此屈服。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