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风云五千年-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接受了建议

    亲自给王莽一家赐封

    王莽带着一家子人领赐拜谢

    可一出宫门

    王莽就变卦了

    他表示

    母亲的封号可以接受

    其他的都要退回去

    然后就请病假回家等朝廷答复了

    太皇太后又没主意了

    就询问大臣们

    是该尊重他的意见

    让他继续上班哪

    还是尊重你们的意见

    让他在家里待着哪

    大家一商量

    就给王政君打了个圆场

    安汉公的儿子已经接受了封侯的印信

    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个不能改变了

    那些封地是给安汉公的

    他想推掉

    就由他好了

    授予宰衡的职位

    是对他的表彰

    反正也不能世袭继承

    他应该会接受的

    增加彩礼是对皇后的尊重

    这个不关安汉公的事情

    他应该能理解

    如果这样去和安汉公说

    他应该会接受的

    也自然会来工作了

    太皇太后点头同意了

    药方开的很好

    王莽销掉了病假上班了

    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

    他也给朝廷上书一封

    大意如下

    我啊

    先是被封为新都侯

    而后入宫为朝廷办事

    先后被封为大司马太傅和安汉公

    现在头上又多了一个宰衡

    这么多的称号定在头上

    我有点承受不起了

    还有

    根据之前伊尹和周公的工作范围

    宰衡的职责应该是管理百官治理天下

    因为之前没有过这个职位

    所以国家也没有宰衡的印信

    这样吧

    请朝廷给我发一个宰衡太傅大司马印

    然后我把太傅和大司马的印上交出去

    太皇太后应允了

    而后亲自把这个名字超长的印授给了王莽

    王莽随后就把女儿增加的彩礼钱

    分给了太皇太后身边的太监和宫女

    几天之后

    有人上奏

    说安汉公拒绝封地拒收彩礼之后

    天下人无不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有些人本来因为纠纷想打官司的

    听到这个事情以后

    都主动的和解了

    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效果

    上古的大贤也不过如此

    臣建议把这件事情颁布天下

    利国利民啊

    奏章得到了批准

    得到了精神鼓励之后

    王莽的干劲更足了

    在他的提倡之下

    国家开始修建明堂

    兴办国立大学

    建设国家天文台

    还给大学生们盖了一万多间宿舍

    又召集了十一名有才学的教授

    给学生们上课

    那学生里也是藏龙卧虎

    不少都是有特殊才能之人

    计划是

    让他们对国家给出自己的见解

    把一些有争执的知识点和问题彻底解决

    让天下对很多事情达成一个共识

    除此之外

    王莽还下令

    盖起了市场

    建起了国家仓库

    王莽干的这么起劲

    大臣们都看在眼里

    他们纷纷上奏

    当年周公辅佐成王

    凭借天子叔叔那么尊贵的地位

    还是用了七年才让社会的法令和礼制得以确定

    如今安汉公只是普通贵族出身

    这辅佐天子才四年时间

    就做出了如此巨大之成就

    安汉公八月十六号接受朝廷命令

    负责修建工程

    第二天十万多老百姓和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干活

    二十天就完工了

    当年尧舜盖建筑

    周公造周城

    也不过如此

    现在论能力论水平

    宰衡的地位都该在诸侯王之上了

    应该给他相应的赏赐

    还要给他君王一样的待遇

    太皇太后同意了

    让大家商量具体的赏赐方案

    就在那一年的冬天

    大风呼啸而至

    把长安城东门上的瓦片几乎全部揭掉

    (本章完)
………………………………

第129章 汉平帝(四)

    在赏赐方案没有确定之前

    明堂修好了

    挑选了良辰吉日

    开始祭祀刘家的列祖列宗

    很多的诸侯王列侯和皇族子弟都参加了仪式

    仪式结束以后

    好多的人都得到了封赏

    朝廷这么大规模的发出封赏

    让人不由得又想起了不接受封赏的王莽

    大家纷纷给朝廷上书

    请求给王莽增加封赏

    王莽只好耐着性子上书

    实在不好意思

    我就是以外戚的身份得到了现在的位置

    实在没干出什么像样的事情

    大家因为我和太皇太后的关系

    这么捧我的场

    实在是惭愧啊

    我这个人会的东西不多

    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很多事情都是太皇太后通过我给下面下达的命令

    我比较愚笨

    领会的不到十分之一

    大家给我的建议

    我向上汇报的时候

    也就能如实递交上十分之五

    按理说都该受到办事不力的责罚

    实在是大家照顾我

    我才得以保全性命

    现在祭祀的大事算是做完了

    我最大的心愿

    就是能安心的完成制作礼乐的事情

    这件事情做好以后

    将会向全国公示

    让天下人来评判

    如果大家不满意

    我会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能侥幸通过

    让我保住性命

    请允许臣退休回家

    给真正有能力的人让路

    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希望能够得到恩准

    看到侄子这样的觉悟

    王政君感慨万分啊

    不是我们非要逼你接受封赏啊

    只是你的道德光芒太盛

    上至诸侯百官

    下到儒生贩夫走卒

    你不接受封赏

    大家都不答应啊

    罢了

    还是给群臣下诏吧

    现在正是制作礼乐的关键时期

    很多事情都需要安汉公来做

    暂时就不要打扰他了

    等事情做完了

    你们再研究研究

    看看怎么给安汉公赏赐九种礼器

    (就是俗称的加九锡)

    太皇太后旨义一下

    百官纷纷响应

    他们再次上书

    自古明君纳贤士

    重重奖励有才人

    德高者权威高

    功大者赏赐多

    现在我大汉

    内部和谐

    制度完善

    邻里友好

    百姓安居

    时时出现吉兆

    处处都显太平

    历代帝王

    伟业没有赶得上尧舜的

    太皇太后赶上了

    自古忠臣

    丰功没有配得上伊尹周公的

    宰衡配上了

    值此太平盛世

    明君能臣之际

    我们拟定了赏赐九锡的方案

    请太皇太后批准

    王政君准了

    待一切准备妥当

    也选择好了时机

    太皇太后坐在前殿

    请安汉公上殿

    王政君用命令的语气说道

    你离我近点

    我有话对你说

    以前你侍奉成帝十六年

    是进计献策

    忠心耿耿

    是你

    建议严惩定陵侯淳于长

    这才让奸邪得以制止

    罪恶得到惩罚

    之后你升做大司马

    坐上了更高的位置

    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哀帝继位以后

    骄横的妃妾想窃取太皇太后的尊号

    佞臣想趁机混乱朝纲

    是你

    亲自弹劾高昌侯董宏的不法行为

    让朝臣重新认识到了规矩

    后来你因病辞职回府

    又被奸臣陷害回到封地

    好在哀帝及时醒悟

    把你重新召回了长安

    到他病重的时候

    还没有忘记你

    重新给你安排了职位

    他病逝的那天晚上

    正是我大汉黑暗的一晚

    皇位没有继承人

    朝中又有奸臣当道

    没有办法之下

    我召你入宫

    你当天就罢斥了高安侯董贤

    片刻之间就稳定了朝纲

    让大汉皇位稳定过渡

    在你辅佐我的这五年里

    人间有道

    天地有序

    四方归顺

    吉兆频频

    普天之下

    寄托于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