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之国士无双-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主求荣的典型,一刀杀了祭旗,起到了极其有效的震慑作用。

    演讲完毕之后,眼看大家兴致很高,朱元璋绝对趁热打铁,开始训练,这次不用梅二、陈辉六、黄星一三人了,朱元璋要将王家军一个不剩,全部严丝合缝的雪藏起来,他完全有自信,自己可以训练出不弱于王家军的队伍来,而且有了两万一千人在手的朱元璋也自信以后可以完全摆脱对王家军的依靠,靠自己的双手来成就梦想了。

    梅二、陈辉六、黄星一三人十分高兴,奶奶的,让一群武林高手训练寻常士兵,太他娘的憋屈了,标准一降再降,降得三人都不知道怎么训练了,也正是因为他们有默契的降低标准,朱元璋才觉得王家军也就那样,只不过比一般的正规军稍微强悍一点罢了,他可不知道什么八煞冥王之类的。

    “七哥,眼下咱的队伍也算是不小了,和子、达子、德子,包括常遇春、胡大海、花云他们也都成长起来了,你的人我就不准备再用了,王家军是秘密武器,可不能拿来练兵,你觉得呢?”朱元璋问道。

    “八哥说的不错,说实话,王家军比八哥现在的军队也强不了多少,让梅二他们来训练不对确实不合适。”王闲道。

    “强,肯定还是要强上许多的,我只是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让王家军的兄弟当教头,太屈才了。”朱元璋道。

    “那就让他们回来吧,王家军随时听后八哥的差遣就是了,指哪打哪,八哥放心。”王闲道。

    “嗯,还是七哥了解我,现在和子他们都已经有职封了,我看也该给七哥你封个职位了,但是心里有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想听听七哥的意见。”朱元璋道。

    “带兵打仗的事情我就不掺和了,横涧山不是有一批军医吗?我也是学医的,之前也做过御医统领,不如就让我做个军医统领吧,八哥意下如何?”王闲问道。

    “如此甚好,七哥所言不差,行军打仗,难免有死有伤,军医可是很重要的,有七哥做军医统领,咱们的后方可就稳固多了,将士们也可以放心的上阵杀敌了,就这么定了,我去通喻众军。”朱元璋开心的走了,王闲咧嘴笑笑,果然是朱元璋,疑心太重,打的一副好算盘啊,自己和朱元璋之间的博弈竟然这么快就开始了吗?

    随后,朱元璋直接贴出了一张告示,说明了王闲曾在朝廷做过御医统领,医术如何如何高超,名声如何如何卓著,诸位将士要心心念念奋勇杀敌,不要有后顾之忧,只要不死,都能救回来,就算死了,只要抬来的及时,也能救活。

    接着,又召集一众军医,开了一个见面会,王闲和军医们好一阵论道,终于还是凭借渊博的学识征服了众人,最后有人多嘴问了一句:“不知王统领师承何人啊?”

    王闲说出了岳清河的名字,不料,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军医竟是都听说过清河先生的名号,更有甚者,以前还承蒙岳清河指点过一二,算是受过岳清河恩惠,然后就非要说和王闲是同门师兄弟,不过无论如何,王闲的威信算是建立起来了。

    这一日,众将士操练如常,朱元璋、马氏、王闲、陆云珂、安琪尔、乌娜、汤和等人在帐内闲聊,汤和表示自己在将兵方面并不擅长,倒是想效仿汉朝的萧何,做个谋臣,王闲点头,表示赞成,本来人家汤和就是出谋划策的,朱元璋非得让人家带兵,现在总算可以拨乱反正了。

    正说着,帐外有士兵来报,城门外有两兄弟率数百民兵前来投奔,哨兵以为是奸细,但是看着又不像,特来报与朱元璋处置。

    朱元璋无语,怎么跟自己当时一样一样的,难道来投奔的都是奸细吗?心里想着,便招呼王闲出去看看。

    眼见时,正有兄弟二人在城外等候,竟是一副束带额冠的书生装扮,身后数百民兵已被团团围住。

    朱元璋将两兄弟细细端详一番,虽然都是书生样子,却也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气质,面对自己的逼视丝毫也不露怯,兄弟二人也是不尽相同,哥哥儒雅温润,弟弟却是有骨子戾气,看来也是个狠人。

    当即下令松绑,将兄弟二人请进帐内,吩咐将数百民兵好生招待。

    “二位先生尊姓大名,是何方人士啊?”朱元璋问道。

    “回将军话,小人冯国用,这是我弟弟冯国胜,便是这定远城中的百姓。”两兄弟中的老大说道。

    “原来是冯氏兄弟,也是定远城的名人啊。”汤和道。

    “嗯?这位将军识得我二人?”兄弟二人一愣。

    “令尊冯公是定远城颇有名望的绅士,为人谦和,很有见识啊,不知冯公如今可好?”汤和问道。

    “原来这位将军竟听过家父的名讳,只可惜,家父他老人家已经故去了,近年来,各地纷纷扰扰的消息不断传来,我们兄弟二人光散家财,团结地方上的佃户和乡民,建立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以求保卫家乡,听闻朱将军入主定远,军容整齐,军纪严明,与民秋毫无犯,因此特来投奔。”冯国用道。

    “原来如此,二位先生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啊?准备在我这里某个何职啊?”朱元璋问道。

    “小人确实有几句话想对朱将军说,至于小人的弟弟,自幼便书读兵书,又练就一身武艺,可以为朱将军领兵作战!”冯国用道。

    。。。
………………………………

第七十二章 李善长来了

    “哦?二位先生竟是一文一武,有何计策,快快说来听听,如若有用,我定然不会亏待了二位先生。”朱元璋道。

    “小人想先问一句将军,安生立命于这纷纷乱世,是只求自保,还是想要建立一番万世功业?”冯国用反问道。

    “自求自保又如何,建功立业又如何?”朱元璋问道。

    “如若只求自保,那小人便是无话可说,若是想建功立业,小人愿为将军献一国策!”冯国用斩钉截铁的说道。

    “何为国策?”朱元璋眼中精光四射。

    “所谓国策,自然是安邦定国之策。”冯国用道。

    “国策为何?”朱元璋问道。

    “朱将军可曾听过龙脉一说?”冯国用问道。

    “龙脉之说乃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天下万事皆在人为,难道这就是先生所谓的国策?”朱元璋微微发怒道。

    “小人以为不然,天下万事,虽在人为,却也在天定,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便是这个道理。”冯国用自然察觉出朱元璋已有怒色,但是丝毫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那依先生所说,如今这龙脉,该在何处?”朱元璋转口问道。

    “小人以为,如今龙脉,当在集庆(今南京,元朝称集庆路,明朝称建康)。”冯国用道。

    “为何在集庆?”朱元璋问道。

    “集庆地形便利,一山一水正好呈虎踞龙盘之势,前朝已有不少在此地建都的先例,可见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朱将军若能及早抢占集庆,必定能够在群雄纷争中占得先机。”冯国用道。

    “照先生所言,只要我们占了集庆,就能占据龙脉,占据了龙脉,岂不是一定就能安邦见过了?”朱元璋问道。

    “非也,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抢占集庆乃是地利,占据龙脉乃是天时,至于能否占据人和,还需要朱将军自己的努力。”冯国用道。

    “依先生之见,我该如何努力才能占据人和呢?”朱元璋问道。

    “王霸之道,向来只有一条路,无非是占据根本、稳步发展、扩充兵力、提升战力、安抚百姓、得到民心而已,只是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试问有多少人能够面对摆在眼前的妇女财货而不取,面对唾手可得的皇位而不急呢?”冯国用道。

    “占据根本、稳步发展、扩充兵力、提升战力、安抚百姓、得到民心,好!先生所言,当真国策!此二十四字足以作为我的定军方针!我还有一问,眼下我们已经占据了定远,不知下一步,该往何处去?”朱元璋继续问道。

    “当然是南下打滁州了,一步一步攻城拔寨向集庆逼近!”这次说话的人是弟弟冯国胜。

    “哦?先生有把握?”朱元璋问道。

    “只要朱将军肯相信小人,那小人便有把握。”冯国胜自信满满的说道。

    “好!既然先生如此有信心,那我也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给先生五千精兵,先生意下如何?”朱元璋道。

    “五千精兵?足矣!”冯国胜振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