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之国士无双-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呢,还不是跟着王闲一路到了这里,这就足够了,足够他们诚心诚意的叫一声七嫂。

    “七哥,那我呢?”这一下,陆云珂反倒更显得委屈了。

    一双双眼睛扑棱扑棱的看着王闲,就是,三三姐可跟了你这么多年了,你咋还不给人家一个名分,还先娶了别的女人。

    “张大叔,我师傅他老人家没来得及替我和珂珂主婚,便撒手人寰,陆老前辈又不知身在何方,你就是我和珂珂的长辈,我想请你和青姨为我们主婚,就在这嵩山脚下,就当着兄弟们的面,我要把珂珂娶进门。”王闲成声道。

    “七哥……”陆云珂早已泣不成声,这是幸福的眼泪,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七哥,已经有七嫂了,三三姐咋叫?”梅二可是向着陆云珂呢,死党级的存在。

    “你咋这么傻?肯定叫大嫂啊!”曹四这一句就更绝,彻底算是帮到家了,说的陆云珂心里跟吃了蜜似的,到底还是我的群众基础厚实啊,左右不会吃亏。

    王闲心思一动,也来了个借坡下驴:“那就叫大嫂吧,左右是个称呼,安琪尔、珂珂,你们没意见吧?”

    陆云珂当然没意见了,安琪尔是真心有意见,可是除了扁着嘴表示一下无声的抗议,还能怎么样呢,认了吧,因此,两个人都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兄弟们,准备起来,忙活起来,七哥今晚便要结婚!”王闲高声道。

    “七哥结婚喽!”众人一声高呼,忙前忙后的瞎掺和去了。

    。。。
………………………………

第六十三章 可怜的朱八八

    十四世纪的全球都处在因为气象规律而导致的灾害频发的境遇之中,处于元朝统治下的中国尤其如此,天灾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

    一方面,蒙古族原本是逐水草而居的蓄牧民族,对农业生产既不了解,也不重视,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很少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另一方面,政治**,贪腐腐化严重,朝廷的赈灾物资由上到下一级一级落实下来,到老百姓手中的时候,早已所剩无几。

    蒙古人的思维是标准的牧民思维,在他们眼里,被统治的汉人和南人就是可以任意宰杀的牛羊,色目人则是帮助他们放牧的小头目,而他们自己就是处在金字塔最顶端的大牧场主。他们不仅把人当做牛羊来对待,而且是真的想把中原大地的肥美农田改造成草场来放牧,至于农业生产是个什么玩意儿,他们是不甚清楚的。

    每当灾害来临的时候,都要仰仗一些像脱脱一样的有见识的贤臣来反复的强调、督促,或许才能够拨下一点赈灾粮款,然后一层一层盘剥克扣,然后需要老百姓东奔西走、想法设法的申请,到最后往往是得不偿失的结局,一次两次是这样,次数多了,老百姓也就不指望了。

    公元1344年,元至正四年,也是元顺帝在位的第十二年,天灾再度降临,这一次遭殃的是淮河流域,旱灾、蝗灾、瘟疫一股脑的砸了下来,这一年的朱八八同志刚满十六周岁。

    乡,叫太平乡,只可惜,一点儿都不太平。村,叫孤庄村,灾害一来,果然成了孤庄,有钱有势有能力的地主乡绅们,都出去避祸了,有把子力气、腿脚灵便、无牵无挂的年轻人,都出去讨生计去了,余下的,尽是些穷困潦倒的老弱病残,哪儿也去不了,就靠着吃草根、树皮、观音土甚至蚂蝗来过活,说白了,就是等死的节奏。

    朱八八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二娘,都是老实本分的庄户人,辛苦了一辈子,辗转了一辈子,作为佃户,辛苦是必然的,那何来的辗转呢?

    地主的心太黑了,朱五四说尽了好话,恨不得卖血送礼,才能从地主手里租来几亩地,于是起早贪黑的耕耘,希望能落个好收成,结果,一年到头,有六成得用来交租子,有两成得用来孝敬地主,好保住下一年继续租种,剩下的两成,根本连最基本的温饱也保证不了了,只好搬家,期望着能遇到一个心善的地主,可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朱五四就沦落成一个开荒的工具,攒足了劲儿给地主家开了荒地,受足了苦累,伤着心,落着泪选择了搬家,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是铁一般的道理。

    好不容易最后在孤庄村落了脚,朱八八的大哥朱重四和二哥朱重六都娶了媳妇,重四有两个儿子,重六也有一个儿子,大姐嫁给一个叫做王七一的,二姐嫁给一个叫做李贞的,说起来,也算是很完满的农村家庭了,只要勤勤恳恳的卖力气种田,总能过得去日子,只可惜天地不仁、时运不济,连牛马一样的生活也无法存继,唯有一个死字方得解脱。

    朱八八的二嫂和三嫂先后病死了,大侄子和二哥的独子也夭折了,大姐一家更是满门死绝了,嫁到李家的二姐也死了,那年月,死人是很平常的是吧,于是,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朱八八家里,又组团死了三口人,首先,是父亲朱五四,三天后,是大哥朱重四,十天后,是母亲陈二娘。

    死来死去,原本人丁还算兴旺的一家人,就剩下大嫂王大娘和二侄子朱文正、二哥朱重六和朱八八自己,加上逃荒在外的姐夫李贞和外甥保儿,满打满算,也就这点人了。

    老七曾听爸爸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朱八八的父亲去世之后,朱八八原本想去地主家里讨一块坟地,结果坟地没讨到,却躲在窗跟底下,听到了地主和一个风水先生的谈话。原来,地主家里也死了人,请风水先生来选块葬人的宝地,风水先生便指出了一块宝地,说如果将父母双双埋在此处,孩子将来必定有帝王命。

    朱八八从小都喜欢当皇帝,跟小伙伴们过家家的时候他总是扮皇帝,让汤和、徐达、周德兴他们扮文臣武将,高呼万岁。如今听到了这样的话,朱八八能不动心吗?爸爸说,应该是朱八八有意的饿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将父亲和母亲偷偷葬在了风水先生所说的地方。所以才有了后来兄弟二人埋葬双亲时天生异象,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给朱五四夫妇来了一个“天葬”的事情。而且纵观朱八八一生,始终是志向远大、能屈能伸、胸怀天下,直接就是奔着皇帝去的,所以这事儿应当靠谱。

    古时候的大人物,总会附会上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真真假假,只有时间知道,只有历史知道,且说朱八八和二哥朱重六费尽周折,总算是将父母给埋了,紧接着,如何生计就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大嫂带着侄子朱文正回娘家去了,二哥朱重六想要远走他乡,左右就剩下一个朱八八,虽然力气大,但是饥馑荒年的也没人雇得起你打长工啊,没了工作,饭量大就成了负担,眼瞅着兄弟二人急的蹦蹦跳,隔壁汪老娘出来支招了。

    原来,朱八八小的时候病特别多,估计也和老七一样,娘胎里就没咋发育好,生下来又营养不良所导致的。朱八八得的啥病呢?生下来三四天不吃奶,给啥都不吃,肚子涨得圆圆鼓鼓。古人嘛,人力不及的时候就想到了拜佛,到寺庙里许愿、祷告,给朱八八舍了身,说来也怪,后来果真好了。

    汪老娘出的主意就是让朱八八到庙里当和尚去,一来是还了当年在佛祖面前许下的舍身愿,二来,和尚的日子还是蛮好过的,虽然粗茶淡饭全吃素食,总好过饿死,于是乎,朱八八就剃了光头,穿上一件破烂袈裟,到皇觉寺当起了和尚,每天扫地、上香、撞钟、煮饭、洗衣服、念经,干诸多杂活。

    老天要是盯上谁,当真一点活路也不留,朱八八当了和尚不到五十天,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庙里呆不住了,得出去化缘,做游方和尚,左右就是个要饭,只不过打着佛祖的旗号。

    朱八八要饭有技巧,专捡年岁好的地方跑,专捡有钱的大户人家门上敲,往南先到合肥,转向西,到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北转到汝州、陈州,东返由鹿邑、濠州到颍州,虽说受尽了人生的辛苦,却也收获了宝贵的财富,首先就是强健体魄,将王闲交给他的真龙罡气练了个妥妥的,其次是磨练意志还有脸皮,而且主要是脸皮,要饭不可能每次都成功啊,得面对多少人的白眼,多少恶狗的追赶,最后,就是熟悉了淮西一带的山水地理,风俗人情,增长了见闻。

    按说应该还有一点,就是接触到了外界的先进思想,因为当时职业革命家彭莹玉,也是后来西系红巾军的开山祖师,就是在淮西那一带秘密活动,搞宗教,宣传弥勒佛降生教义。

    一番游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