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和王闲对视一眼,见王闲微微点头,这才说道:“既然诚王有心,那本王就做主了,每人赏白银五十两,诚王以为如何?”
“五十两就五十两,都算在本王头上,说起来,本王真是对吴王羡慕得紧啊,不仅军队战力强悍、器械先进,就连军医也是个个医术高明,心怀慈悲,有如此多的能人志士,也难怪吴王能有如今的气势了。”张士诚说道。
“嗯,诚王所说,本王倒也不否认,不过这可跟本王没有半点关系,本王军中的军医全是由七哥一手培训而出,至于他们到底有多少本事,连本王自己都不知道。”朱元璋妥妥的承认,但是毫不居功,一股脑的推到了王闲身上。
。。。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杀军团
张士诚看王闲的目光简直都要喷出火来,恨不得现在就将王闲给抢走,特么的,遇到王闲这样的王佐之才,谁不能飞黄腾达,谁不能称王称霸?怎么上天如此不公,偏偏朱元璋这么好福气,天下的便宜都被他给占尽了。
想是这样想,总不能这样做,朱元璋和王闲亲近到就差同穿一条裤子了,况且两人都不是弱智,反而还精明的很,莫说抢了,就是再多高明的离间计想必也是毫无作用,经不起两人的火眼金睛,只得作罢,又客套了一番,兄弟二人这才离开集庆,返回镇江,他还在筹划着一个大举动,要尽可能的缩小与朱元璋之间的差距。
“七哥,你猜张士诚下一步准备干什么?”张士诚兄弟二人走后,朱元璋和王闲也是离席,到一旁取喝茶聊天。
“除了赶造火炮,不会有别的什么举动了,好不容易掌握了一门先进技术,还不得速速的转化为战斗力,也算是不大不小的秘密武器了。”王闲抿了一口茶,说道。
“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让他造去吧,多造几门,现在只有韩山童和张明鉴这二位爷还在和元朝政府周旋,陈友谅黑马逆袭,雄霸西南,张士诚打下镇江,也算是占据了西南,咱们在长江以北,有濠州、滁州、和州,在长江以南又有集庆和徽州,南方的局势算是安定下来了,只等元朝政府被推翻,也就该开始内战了,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凶险呢,一个腐朽不堪的元朝政府有什么搞头,再看陈友谅、张士诚、张明鉴和韩山童,哪个不是如狼似虎,真正精彩的好戏还没有开始呢。”朱元璋一脸憧憬的说道。
“不,八哥估计的太乐观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朝政府没有那么快溃败,韩山童和张明鉴的联军不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王闲摇头说道。
“七哥是说哈麻,新近任命的这个年轻的蒙古族将领?听说也是什么黄金家族的,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些吧,而且现在的蒙古可不是成吉思汗时候的蒙古了,铁骑飞扬,想踩谁就踩谁,统治中国这么些年,一个一个早都退化了,连骨子里的血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就算他再有本事,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吧,更何况韩山童和张明鉴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哪能任由他放肆嚣张呢。”朱元璋轻描淡写的说道,随着李文忠统领的锦衣卫势力逐渐发展,像陈友谅军中、张士诚军中、张明鉴和韩山童军中乃至于元朝政府中,已经全部安插有锦衣卫的眼线,而且还全部都身居要职,能够第一时间探听到机密的消息。
就拿这次哈麻换将来说吧,拜将的诏书还没下来呢,朱元璋这边已经得到消息,连这位准将领的资料都是调查的一清二楚,好多东西,恐怕就连与元朝政府正面对抗的韩山童和张明鉴都没有朱元璋和王闲了解的透彻。
“那八哥认为我和王家军的兄弟加在一起,能抵过多少军队?”王闲换个方式问道。
“一比一千,不能再多了。”朱元璋思考了片刻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三百多王家军就能抵挡三十万的军队?”王闲继续问道。
“加上你的话战力还会大大增强,座椅应该能够拿下四十万的军队吧,不会比这个数字更高。”朱元璋道。
“八哥的预测已经很高了,其实在真正的千军万马面前,个人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也不会蠢到拿三百多王家军的兄弟去和四十万的大军作战,那样我们必败无疑,但是,武功高手本来就不是这样用的,他们的任务是斩首,你可以抵御一个武功高强的战士,但你很难抵御一个武功高强的刺客,因为他防不胜防,所以如果我和王家军与敌人作战,一定不会正面碰撞,而是化整为零,时时刻刻的寻找机会,斩杀敌首。”王闲说道。
“不错,的确是这样,七哥不会是想告诉我,这个年轻将领手下也有这样一支队伍吧?”朱元璋正经的坐起身子,问道。
王闲点了点头:“他们的身手或许比不上王家军,但是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有多少人?”朱元璋谨慎的问道。
“整整十万!”王闲沉声说道。
“什么!十万?”朱元璋蹭的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十万人足够组成一个军团了,十万武林高手?开什么玩笑。”朱元璋难以置信。
“文忠,你进来吧。”王闲突然对着门外说道。
话音未落,一袭锦袍,带着面具的锦衣卫统领李文忠已经从门外走了进来,在朱元璋面前屈膝一拜。
“文忠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里也是拿不定主意,所以先行跟我商量过,让我来告诉你这个消息。”王闲说道。
“文忠,七哥说的都是真的?”朱元璋问道。
“回禀吴王,神医所说句句属实,是属下亲自出马打探来的,整整十万高手,已经秘密训练了有十年之久,身手皆是不弱,而且都是从未进入过中原地区的纯正蒙古族勇士,修炼的也是密宗内功,野蛮而凶残,号称血杀军团,首领正是哈麻准备拜封的大将王保保。”李文忠深吸一口气,回答道,这个消息的确是太过震撼了一些。
“怎么可能,训练了有十年之久?难不成元顺帝这个蠢货竟然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朱元璋还是难以相信那个酒色昏晕的狗皇帝会有这样的智商。
“不是元顺帝预先安排,而是成吉思汗的先见之明。”王闲接着说道。
“什么意思?”朱元璋一愣。
“蒙古血杀军团从成吉思汗纵横欧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培养了,十万人的规模也是逐渐发展累积而来的,成吉思汗深谙历史兴衰之规律,料想蒙古人霸占中原,迟早会遭到汉人觉醒之后的群起而攻,所以才布置了这一步棋,而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的祖先就是血杀军团的第一任统领,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的博尔术,血杀军团的神秘来源于他的封闭性,他们才是蒙古族最强悍的军事力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而一旦动用,必定血染苍生,这一次哈麻竟然决定启用血杀军团,看来也是被韩山童和张明鉴打急了,况且八思尔不花和南霸天的先后阵亡,已经使得元朝政府势力大大缩水,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哈麻或者说根本就是元顺帝之所以荒淫无道其实就是有恃无恐,这一次,他们认真起来了。”王闲分析道。
“七哥,这些消息你是从何处得来?文忠,看样子,连你也不清楚?”朱元璋早已瞧出了蹊跷。
“不错,神医的确比属下知道的多,属下也曾探听血杀军团的渊源但是都失败了,还折损了好几位兄弟。”李文忠承认道。
“这还多亏了我的文艺同志,也是安琪尔的二叔雪雪。”王闲淡淡说道。
“元朝朝廷的礼部尚书,丞相哈麻的弟弟雪雪?”朱元璋问道。
“不错,就是雪雪,我曾因为一出戏曲和雪雪结识,又出手帮雪雪保下一子,后来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和文艺,乃至于我离开大都,加入八哥的义军,直到现在,也时常和雪雪有书信上的往来,只不过我和雪雪是单纯的文艺同志,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民族立场和政治军事立场都不相同,但是雪雪对于文学和文艺的热爱是无比真挚的,他也一直称呼我为先生,恭敬之情溢于言表,就是在上次的来信中,雪雪向我预警了有关血杀军团的存在,希望我能够小心处理。”一边说着,王闲将雪雪写给自己的信拿了出来,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信纸仔细的阅读,信中的大部分内容还是向王闲请教文艺,只有在末尾叙述了有关血杀军团的事情,然而仅仅是那些比较隐晦的字眼也还是让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