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王记好了!”张士诚一字一句的说道。
“哈哈,跟本将说什么天道轮回?张士诚,你的脑子被这冰天雪地给冻坏了吧,本将从来不相信什么善恶轮回,先有本将后有天,本将自己便是仙,可怜的白痴,滚回你的平江去吧,卑微的贱种,凭什么反抗高贵的黄金家族!”南霸天鄙夷的说道。
嗤。
张士诚嘴角扬起一抹轻笑,上天若使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南霸天,你一定会比我先死!
收兵!张士诚余光一扫城楼之上的南霸天,转身离去,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张士诚面对脱脱的大军围困都能死里逃生,你一个小小的南霸天,还治不死我!
“哎,张士诚,本将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敬请笑纳,哈哈。”张士诚走出没两步,南霸天的声音再度传来,紧接着便是一阵呼呼的破风声,张士诚猛的回头,禁不住睚眦俱裂,无数的尸体散发着腐臭的气息铺天盖地的从镇江城头飞砸了过来,目标便是己军驻扎的营地。
不好!
张士诚心中一惊,好歹毒的南霸天啊,尽管张士诚已经是用最快的速度对这些腐烂的尸体展开了清理,可毕竟还是迟了,瘟疫蔓延,如同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顷刻间哀鸿遍野,连他仅剩的亲人――二弟张士义也难逃厄运,张士诚真正的灾难终于降临了。
长久以来的饥饿加上突如其来的瘟疫,让张士诚一下子如坠深渊,当时的医疗水平面对如此严重的瘟疫根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士兵们一天天死去。
“大哥!快去找王神医、快去找朱元璋啊,这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了!”躺在隔离区等待死神降临的张士义用尽生平力气嘶吼道,他确信张士诚可以听到。
王神医?朱元璋?他们真的会对自己施以援手吗?朱元璋心里装的是天下啊,他只需要作壁上观,又怎会管我们的死活,找了也没有用。
“大哥!快去啊,就算明知道没有用,那你也要去啊,说不定就会有转机呢,我代兄弟们,求求你了。”张士义已经离死亡之门越来越近,每天都只是重复着这一句话。
二弟啊!
张士诚长叹一声,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莫道男儿心如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我去还不行吗?高傲如张士诚,终究还是决定低头。
朱元璋热情的接待了张士诚,不呼诚王,只称张兄:“张兄,兄弟我可一直等着你来呢,镇江的事我已尽知,七哥早就建议我即可发兵前去支援,可是你怎么就这么倔呢,你强撑着不肯张口,我总不能强行替你出头,这反而是折了张兄你的面子,难道张兄你就这么信不过兄弟我吗?还是觉得我朱元璋是个十足的小人,只会见死不救?”朱元璋诚声问道。
“这么说,你愿意帮我一把?”张士诚难以置信的问道。
“这是自然,身为吴王,出于利益的考虑,我当然更愿意作壁上观,待你和南霸天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再去坐收渔翁之利,可我朱元璋首先是个人,而且我朱元璋拿你当兄弟,就算将来免不了要一决高下,那也是在堂堂正正的战场上,我朱元璋的敌人,不能死在蒙狗的手里,况且这一次,我是以兄弟之情助你,只说情分,不讲利益。”朱元璋桀骜的说道。
“朱老弟,我张士诚不如你啊,佩服!”张士诚慨然弯腰,一躬到底。
“事不宜迟,赶快走吧,七哥已经准备好了防治瘟疫的法子,保证药到病除,至于南霸天那个狗东西,就如张兄所说,现在距离一月之期不是还有五天吗?兄弟保证,绝不会让张兄你食言,诸如南霸天之类的猪狗,人神共愤,天地同诛!”朱元璋将张士诚扶起,振声说道。
“好,好!朱老弟,这份恩情,我张士诚记在心里了,只要能逃过此难,我张士诚与朱老弟便是生死兄弟,如有违背此誓言,就让我张士诚不得好死!”张士诚大喜过望,竖起手指,发誓道。
。。。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炮轰南霸天
朱元璋对当时的局势了如指掌,包括倪文俊是怎么准备弑君篡位而有失败的,陈友谅是怎么借助着倪文俊的死成功进入汉阳城最终自立为帝的,怎么在和察汗部的战争中一点点展现出其惊人的军事天赋和狠辣性格最终平定西南的,当然也包括张士诚是怎么攻城失败,在与南霸天的战争中陷入僵局直至损失惨重的。还有,韩山童和张明鉴是怎么联起手来牵制、蚕食元朝政府的,一切的一切,朱元璋虽未亲眼目睹,却全都清楚的知道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一位身穿锦衣、头戴面具的神秘人出现在朱元璋的房间,向他回报这段时间以来的局势发展,事无巨细、有因有果,这个神秘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三位义子之一,担任锦衣卫统领的李文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精心布置,锦衣卫的第一项功能――强大的情报刺探能力已经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就在张士诚攻城受挫,与南霸天互相放出豪言的当天,这个消息便已经传回了朱元璋耳中,救还是不救?朱元璋犹豫不决,最终还是请来了王闲共同商议。
王闲则是坚决主张一定要救,但是不能主动支援,而是等到张士诚走投无路、上门跪求的时候再送温暖,原因只有一个:陈友谅比张士诚要可怕的多,如果能够将张士诚争取为己方盟友,那么在日后对抗陈友谅时,就会容易很多,在王闲心中,能够阻碍朱元璋称王称霸之道路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陈友谅,其他人都不足为道。
朱元璋采纳了王闲的意见,从那天起便一直等待着张士诚上门求救,甚至连该说的场面话都早已预备好,就是要让张士诚对自己感佩不已、对自己感恩戴德,成为自己坚定的盟友,在日后攻打陈友谅的时候,能够联手出力。
张士诚又何尝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可是天下大势本就分分合合,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如何通过分分合合来谋取最大化的利益,本身就是战争最高明的艺术,张士诚别无选择,或许他最终仍将死在朱元璋手中,可这总比让他现在就窝窝囊囊的死在南霸天手中要强的多。
韩山童和张明鉴不也是暂时联手吗?日后还不是难免要有一战,走一步算一步吧。
朱元璋对张士诚的援助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攻城,二是治病,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同时进行的,也算是王闲欣赏不败将军常遇春的勇武所以有意亲近吧,在朱元璋麾下诸将中,与王闲配合最好的就是常遇春,这次的支援朱元璋并没有亲自出马,只派了王闲和常遇春率领几名军医和十万军队来完成这次任务。
事先说好,张士诚现在很穷,粮食短缺,但是朱元璋因为此次支援所花费的一切物资还是要算道张士诚头上,这会儿还不上,可以打条子,总之是不能彻彻底底的无偿援助,对此张士诚也是毫无异议,他心里反倒是希望朱元璋能在钱粮上狮子大开口,这样他欠朱元璋的人情能够尽可能的换算成钱粮还给他可比日后通过别的什么方式报答要强太多了,张士诚是盐贩子,平江又是粮食产区,只要让他缓过劲儿来,还不是分分钟又会富甲天下,衣食无忧。
常遇春大军从集庆出发的时候,张士诚已经乘坐快马先行返回镇江城外的驻扎营地,命令感染疫情的伤病人员迅速后撤,一方面是腾出地方来好让让常遇春及麾下的士兵施展,一方面也方便王闲和几位军医进行瘟疫的预防和治疗。
听到张士诚带回朱元璋愿意出手相助的消息,早已疲惫不堪、备受折磨的将士们激动地泪流满面,想不到世恶道险的今天,还真的有人仗义相救,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现在攻不攻得下镇江城池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赶快消除这场恐怖蔓延的瘟疫,打胜仗和保全性命哪个更为重要,当然是不言自明。
大军到达镇江城外,便是列阵开来,王闲和常遇春互相嘱咐一番,便是拱手告辞,直接前往后方军营,张士诚为难不已,一方面想亲眼看着常遇春攻破镇江城,杀死南霸天,为自己出这一口恶气,一方面又实在觉得不陪王闲去防治瘟疫有点亏着人家,左右为难,尴尬不已,王闲拍了拍张士诚的肩膀,朗声大笑:“想不到诚王还有如此作难的扭捏之态,无妨,诚王等着收城便好,派一名说的上话的将军前面带路就好了,难道我还会在此等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