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唐兴衰-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接过那檄文来一看,他见上写道:

    “大唐开国以来,贞观天子、开元天子英明治天下,万民乐业。后不幸,安史之乱,黄巢之乱。

    黄巢以后,各地官吏纷纷夺城占地。朱温占冀、鲁、豫、秦,王剑、杨行密、高季兴、马殷、刘隐、钱镠、王审之占南诸地,并朱温弑君。

    庄宗,虽非帝室胄,但唐皇室已遭朱温尽诛,太祖乃干殿下,故庄宗理应天下主,况庄宗已得国宝玉玺。

    高季兴、马殷、杨行密、王剑、王审之、刘隐、钱镠,本大唐官吏,本食大唐俸禄。故高季兴等理应对大唐俯首称臣,高季兴等不臣,庄宗理应图之。

    然,庄宗乃仁君,庄宗不忍动刀兵。

    西蜀王衍,其父尚可。其父亡后,其治理之下之西蜀万民涂炭。今庄宗不忍久见西蜀黎民之涂炭,故庄宗图之。

    故,庄宗做以下之决定:王衍若降,庄宗愿念其年幼,不以屠之,庄宗愿学当年之司马昭善待刘禅,善待其,封其为安乐王,使其学当年刘禅乐不思蜀。若不降,若导致刀兵,后果自负。”

    郭崇韬这篇檄文的意思是:

    大唐开国以来,天下黎民先后在英明天子贞观天子(李世民)和开元天子(李隆基)的治理之下,万民乐业。后来不幸,遇上了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以后,各地的地方官们就纷纷夺城占地。朱温占了冀、鲁、豫、秦,王剑、杨行密、高季兴、马殷、刘隐、钱镠、王审之占了南方各地,并且朱温还把皇上杀了。

    庄宗,就是他们的皇上李存勖,虽然不是大唐皇上的后代,但现在大唐的皇室成员都已被朱温全杀净了。太祖,也就是庄宗的爹(李可用),是大唐的干殿下。所以太祖理应继承大唐朝曾经的基业,所以庄宗(李存勖),也应该是全天下的主人,就是理应做全天下的皇上。况且庄宗(李村勖)还已经得到了传国的玉玺。

    高季兴、马殷、杨行密、王剑、王审之、刘隐、钱镠,本是大唐朝的官员,本是吃大唐朝俸禄的。所以,高季兴等就应该向我们的皇上(庄宗)俯首称臣。如果高季兴等不那样,我们皇上(庄宗)理应讨伐。

    然而,我们皇上是仁义的君主,我们皇上不忍动刀兵,所以我们皇上没那么做。

    西蜀的王衍,他爹还算可以。可他爹死了以后,西蜀换他治理了,他把西蜀治理了个乱七八糟,弄得西蜀万民涂炭。我们皇上不忍见西蜀万民长期受苦,所以我们皇上决定讨伐他。

    所以,我们皇上决定:如果西蜀王衍肯归降,我们皇上愿念他年幼,愿给他一条生路,不杀他,愿学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封他做安乐王,让他也像当年西蜀刘禅那样乐不思蜀。如果他不降,如果导致许多人受刀兵之苦,那就说不着了,那就一定要要他命了。

    皇上看了郭崇韬写的檄文后,他一笑。

    郭崇韬又补充说:“皇上,您可以给王衍一条路,让他走,就是让他投降。您别把所有的路都给堵死,让他无路可走。如果他真能投降,您也别亏待他。如果他不肯归降呢,那导致刀兵,导致西蜀万民涂炭的罪过可就是他的了。”

    皇上说:“郭丞相,你在檄文里说,如果王衍能归降,你让朕别杀他,你让朕像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那样善待他,这是什么意思?”

    ******

    这时,郭崇韬就给皇上讲了一下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的故事。

    当年,刘禅投降司马昭以后,司马昭就想把刘禅杀了。

    可这时他手下一个大臣说:“那样做不好,现在的情况和几个前朝的情况不同。几个前朝的情况是:周灭商之后,周曾大肆屠杀过商的皇室成员;项羽灭秦的时候,项羽曾大肆屠杀过秦的皇室成员;刘邦灭项羽的时候,刘邦曾大肆屠杀过项羽的家族成员。可现在的情况与几个前朝的情况都不同,几个前朝的情况是,灭就完全灭了,现在您的情况是,天下三国您仅灭了其中的一个,还有两个您还没灭呢,如果您在这个时候就大肆屠杀,后两个一定会拼死抵抗垂死挣扎。您要杀他,他能不害怕吗?”

    司马昭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那位大臣说:“您应善待刘禅。如果您能善待刘禅的话,您要再灭另外两个的时候,另外两个也就不会再怎么拼命抵抗垂死挣扎了。”

    司马昭就听了他那个大臣的话,他就善待刘禅了。

    司马昭给刘禅修了安乐王府,让刘禅做了安乐王。

    后来不是留下了那么一句话,叫“乐不思蜀”吗?

    司马昭善待刘禅,果然起了很大的效果,不到三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就把曹奂给灭了,并且他儿子司马炎也取代了曹奂当了皇上。数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又把东吴灭了,他儿子真正地统一了天下。

    郭崇韬的意思是:皇上您现在的情况和当年的司马昭的情况差不多。当年司马昭所面对的是三国,现在皇上您所面对的是七国。您不应头一炮就杀杀杀的。如果那样的话,余下的就会奋力抵抗。

    郭崇韬向皇上献计,皇上这才对西蜀敲山震虎。
………………………………

第七十四回、敲山震虎计(三)

    郭崇韬向皇上献计,让皇上对西蜀敲山震虎。

    皇上采纳了郭崇韬的计。

    皇上决定秋后出兵。

    很快就到秋后了。

    这时,皇上曾下放的那些士兵们也把他们所种的粮食收下来了。

    皇上在春天的时候,不是曾让一些士兵们去开荒种粮吗?现在他们所种的粮都已经收下来了。

    皇上见到士兵们种的这些粮食,他非常高兴。

    因为这些粮食可以充当一部分军饷。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就可以少向老百姓征些捐税。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就可以减轻一下老百姓的负担了。同时,自己也可以在老百姓眼里有一个更好的印象了。

    皇上见这时候该起兵了,皇上就下令起兵了。

    几天之后,皇上的二十万大军就浩浩荡荡向西蜀开去了。

    就这样,郭崇韬的敲山震虎之计就拉开帷幕了。

    *******

    很快,西蜀的探报就把李唐出兵西蜀的事报到了西蜀。

    现在西蜀在干什么呢?

    现在的西蜀很乱。

    自从上次西蜀兵发长安,他们失败以后,他们的国内就开始乱开了。

    因为他们在这次兵发长安的时候,他们的皇上王衍受重伤了。他们皇上王衍在好长时间里都是昏迷不醒。

    他们皇上在好长时间里都昏迷不醒,有些事不能处理,怎么办呢?有些事就由他们的元帅德一海处理。偏偏他们元帅德一海又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弄权的人。你说西蜀能不乱吗?

    ******

    这次德一海从长安败回来以后,他见他们皇上王衍一直昏迷不醒,早已对夺权垂涎三尺的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对他来说的好机会了。

    从此,德一海就策划夺权了。

    想夺权,当然得先培养他的势力了。想夺权,当然得先将他认为不合适的人全都想方设法排除了。

    德一海就开始行动了。

    那些德一海认为不合适的人,他就想方设法在其身上找错,想方设法将其赶下台,甚至像高俅害林冲一样设白虎堂害人家。那些德一海认为合适的人,他就一个劲地提拨。甚至他认为合适的人杀了人犯了错,他也会说证据不足,不将治罪。

    *******

    现在,德一海刚把他想要处理的事处理完,就在这个时候,消息传来了,说李唐的大队人马向西蜀开来了。

    德一海一听这个,他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就又提起来了。

    德一海心说:这可怎么办呢?

    接着,又有一个探报来了:“报!李唐的大队人马已经接近了我们西蜀的边界!”

    “这……?”

    没把德一海急死啊!

    ******

    德一海就急忙招他手下几个人商议。

    有人说:“咱不是和楚、吴、闽、汉、吴越、南平几国有《七国联盟》吗?这时候咱可以去求他们啊!”

    又有人说:“就是有《七国联盟》,就是楚、吴、闽、汉、吴越、南平几国肯帮咱也不行。七国的力量加起来,也未必是李唐的对手!”

    因为他们都清楚,就算另外几国肯出兵帮他西蜀,他西蜀也未必能躲得过这场灾祸。何况另外几国还不一定出兵!

    西蜀就乱开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