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李大虎见玉宝山找他商议,他说话了。
李大虎可不像李二虎。
李二虎别看是皇亲,他在于保善面前说话,还真没什么发言权,有什么事最后决策的还是于保善。李大虎可不同,李大虎在玉宝山面前说话,就像他是知府。
李大虎见玉宝山问,他就说话了:“这还用问吗,这次节度使大人让咱们筹集人马,我们当然是按最高的标准筹集了。”
李大虎所说的“最高标准”,当然是只要壮年都得被招了。
如果真要这样,老百姓是很苦的!
玉宝山听李大虎这么一说,他也有些为难了。因为这招兵可是非同小可的,前些日子皇上为了体恤老百姓,皇上下旨让一些人安居乐业了,现在我又不体恤老百姓,我又让他们去卖命,弄不好皇上也会怪罪我,老百姓更会骂我。
可是,玉宝山还有些怕李大虎。
这时,有一个叫田中的说话了。
田中一向为人正直,也一向急他人所急。
田中说:“我看这样不妥,……。”
田中刚说了个开头,李大虎就耐不住性子了,李大虎一拍桌子。
李大虎一向以势力压人。
平时凡是李大虎说话,没有敢不顺着的。
李大虎冲田中嚷道:“你想看着节度使李大人死吗?”
李大虎这么一发火,田中不敢说话了。田中就把要说的话咽下去了。谁敢看着自己的上司死,不管啊!
知府玉宝山也认为李大虎有些冒失。
玉宝山说:“李大虎,你认为那么筹集人马好吗?”
李大虎说:“在下认为,咱们确实该这么筹集人马。因为咱们这次筹集人马,也可以说是筹集人马,也可以说是节度使有难,咱们组织人去救节度使大人。在下认为,咱们这次让老百姓上战场只是暂时的。如果是长久的,咱们这么筹集人马也许有些不妥。如果是长久的,您也许会想,前些日子皇上为了体恤老百姓的疾苦,已经让一些人安居乐业了,现在我们又不体恤老百姓的疾苦,有些不好。可这是暂时的。现在节度使大人有难,节度使大人求到咱们了,咱们能说不去救吗?别说是节度使大人有难,节度使大人求到咱们了,咱们该去救,就是谁有难,谁求到咱们了,咱们也该去救,是不是?”
玉宝山点了点头,玉宝山也认为李大虎说的有些道理。
李大虎还真行,他想在节度使李存霸那里讨好,他还能说出个子丑演卯来。
李大虎接着说:“据在下所料,皇上肯定会火速派人救长安。长安有难,皇上一定不会不管。如果皇上的人马到了,如果节度使李大人那里用不着咱的人马了,咱的人马没事了,咱不是还可以让他们回去吗。”
玉宝山也认为李大虎说的有理,他就决定按李大虎说的办了。
于是,延州就按最高层次的征兵方法征兵了,老百姓中只要是壮年,只要符合年龄标准,都得被征。
******
再说灵州知府俞宝扇。
灵州也是秦川的一个地区,灵州的知府俞宝扇也接到节度使大人李存霸的信了。
灵州知府俞宝扇接到节度使大人李存霸的信之后,他也与他几个手下人一起商议。
李三虎说话了。
李三虎和李大虎、李二虎都是兄弟。
不过,李三虎可他比大哥还机灵,他更比他二哥机灵。
李大虎和李二虎是一切都按皇上指示办事的,皇上让他们来监视于保善、玉宝山,他们就帮于保善、玉宝山。李三虎可不同,李三虎这个人有些事还真看得开。
李三虎心说:不管怎么说,我长期在俞宝扇的身边。有些事但能向着俞宝扇,我还是尽量向着俞宝扇。当然太越位的事,我是不敢了。一般的事,但能向着俞宝扇的,我还是想尽量向着俞宝扇。
所以李三虎和俞宝扇的关系还很好。
俞宝扇对李三虎也挺信任,有些事俞宝扇还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今天,俞宝扇就把李三虎等人找来了。
俞宝扇对李三虎等人说:“节度使大人发话了,让咱们召集人马救长安。众位看,这人马该怎么筹集好呢?”
李三虎就想:于保善那边的凤翔,很可能按最低的征兵方法征兵,于保善、于保良的为人,我知道。李二虎在于保善那边说话,肯定起不了什么作用。玉宝山那边的延州,很可能按最高的征兵方法征兵。玉宝山有很多事都听李大虎的。李大虎说话在玉宝山面前也是有一定分量的。李大虎会怎么做,我也可以猜得出。我们该怎么办呢?
李三虎很快就想出主意来了。
李三虎心说:我倒不如给他来个折中。
“折中”就是既不按最高的招兵方法征兵,也不按最低的招兵方法征兵,按不高不低的征兵方法征兵。
李三虎心说:折中,虽然不能让皇上和李存霸都满意,但也不至于让皇上和李存霸有多不满意。到时候无论是皇上,还是李存霸,都不会第一个就训我们。到时候如果皇上训玉宝山、李大虎,我还可以在一边看热闹;到时候如果李存霸训于保善,我也可以在一边看热闹。对!就是这个主意。
李三虎把他的主意对俞宝扇一说,俞宝扇“哈”“哈”大笑。
俞宝扇说:“好,就按你的主意办!
三路人马齐行动,这才长安保卫战。
………………………………
第三十八回、长安保卫战(四)
西蜀的大军要攻打长安,秦川的几路人马纷纷行动,要救长安。
凤翔的知府于保善、延州的知府玉宝山、灵州的知府俞宝扇都纷纷做了准备。
说到这里,我还得说一说,凤翔的知府于保善、延州的知府玉宝山、灵州的知府俞宝扇这三个人。
说起这三个人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说这三个人之前,还得先说一说李可用这个人。
李可用是现在皇上李存勖的爹,也是李唐的始祖。
几年前,有一次李可用与朱由硅打仗。李可用被朱由硅打败了。当时,李可用败得身边连一个人都没有。
这时,李可用就在路上饿倒了。
这时,正好有一个人带着两个仆人在路上走,发现了李可用。
那人发现了李可用以后,他就让人把李可用抬入了他的家中,并且细心地照料。
由于李可用是饿倒的,他又没什么伤,他也没什么病,所以那家的主人给他吃了点东西以后,他就慢慢地好了。
李可用好了以后,他就向那家的主人道谢。
李可用知道,当时要是没有那家的主人,自己也许会死。自己就是不饿死,也会让朱由硅杀死。朱由硅正到处抓自己,如果自己让朱由硅抓住,那还了得!
李可用也知道,那家的主人是冒着死的风险救自己的。如果让朱由硅知道他救了自己,他还能活的了吗?
这时,李可用就问那家的主人,您姓什么,叫什么,以后我好报答您。
那家的主人说:“我姓俞,人们都我叫我俞员外。”
李可用说:“俞员外,您放心,以后如果有我飞黄腾达的一天,我一定好好地报答您。”
俞员外说:“以后我,无需您怎么报答。以后只要您能关照关照我的儿子,就……,就……,就怎么样呢?我这人拙嘴笨腮。我也不善言词,反正就是那么回事。”
李可用说:“请问俞员外,令公子有何专长?”
俞员外说:“我儿哪有什么专长啊,我儿现在还小。他现在还在读书。”
李可用一听俞员外的儿子读书,他顿时高兴了,因为当时认识字的人很少。
别说是五代十国时的后唐,就是直到解放前,认识字的人也很少。
李可用又问俞员外:“令公子叫什么名字?”
俞员外说:“我儿叫俞宝扇。”
李可用说:“俞员外,您放心。如果将来我命薄福浅,那就没什么话说了。如果将来有我飞黄腾达的一天,我起码能让您儿子做上一方的知县。也许比知县还高,也许我还能让他做上一方的知府。”
俞员外听了后,他非常高兴。
******
几年后,李可用死了。
李可用在临死之前,他就对他几个儿子说起了当年的事,他希望在他死之后。他儿子能替他报答俞员外当年对他的恩。
李可用心说:当年俞员外是冒死救我的,人家对我的恩,我一定不能忘。
当时,李可用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