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又跑到浴室洗了个澡,这才感觉头脑清晰,通体舒畅许多。
杨江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
虽说这里是宾馆,但房间里的陈设挺讲究,不仅干净卫生,而且摆放整齐,稍稍扫上一眼,就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不难看出,酒店里的家具陈设,都会请人专门设计。
这黑厮嘴里啧啧有声道“还真别说,五星级酒店就是五星酒店,不管是内部设施,还是住宿环境,比车站小旅馆强了好几个档次啊”
咳咳,话说,车站小旅馆跟五星级酒店有可比性么
也许只有杨江这种不知所谓的乡巴佬,才会把两者放在从一个层面上比较吧毕竟,这个家伙从前住的最贵的宾馆,也就是车站小旅馆级别。
“哎,除了没有电话预约客房服务,这里倒是都挺好的”
杨江捏着下巴,想起自己住在小旅馆的时候,那个主动打到房间里的电话。只要想想电话里面妹子勾人的声音,这贱人心里就像猫抓一样痒痒。
深呼两口气,黑皮二货把脑海中,简直足以让他这个小处男心神大乱的声音赶了出去,握了握拳头,目光炯炯地看向旅行包,给自己打气道:“加油,吼吼,努力等咱的技艺大成,漂亮妹纸会有的,酒店的总统套房会有的,开房那是天天必须要有的”
说着说着,这个贱人又想起电脑上各位宅男女神那美丽的脸蛋,和她们曼妙到让人鼻血狂喷的身段,杨江顿时眼似桃花,口水横流
黑皮二货一脸猪哥样,随手拉过自己那个破破烂烂的旅行包,从里面掏出几块几乎没有价值可言的玉石废料,还有自己的雕玉工具。
把东西摆好之后,刹那间,杨江的黑脸上猥琐表情消失不见,一脸郑重的拿出齐老头的笔记,捧在手上细细研读
其实当时齐老头给他留下的笔记心得可不少,密密麻麻的字体写满了足足十几本笔记本。
杨江自从开始修炼惊蛰变,不仅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就连记忆力都比别人强一些,所以他对齐老头的笔记,不敢说背的滚瓜烂熟,对里面的内容也算是了如指掌。
他一直以为,琢玉这种手艺,跟练功和学习一样,是件非常严肃严谨的事情,容不得有半点马虎。所以他每当练习雕琢手艺的时候,就一定会把齐老头的笔记放在一边,逐字逐句与他的雕琢技艺进行对照,可谓是一丝不苟
杨江又细细研读齐老头的笔记之后,把黑皮笔记本放在一边,细细观察一下玉石的纹路,拿起右手边的雕刀,小心翼翼的在玉石表面下刀。
还是如同他在火车上一般,练习南雕传承中,技艺难度极高,而且也是南雕标志性技艺之一的探雕手法。
跟高铁上不同的是。
杨江在车上一拿到雕刀和玉石,便下刀如神,在玉石表面纵横辟阖,简直如同神灵附体,看得人眼花缭乱,颇有种令人心神摇曳气势。可是他现在下刀,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仿佛下刀重一点,就会把整个玉石废掉不可。
原因无他,杨江刚刚在齐老头的笔记中,忽然看到以前没有重视过的一段文字:“探雕,南雕手法极难大成的技艺。其难,不在眼力和手法,而在于心灵感觉。此雕工,秉承一字精髓,慢”
慢,什么是慢,又怎么慢
有些雕琢手法讲究行云流水。只有一气呵成的雕琢技巧,才能使整件玉器作品看起来浑然天成,极富传神之感。
而有些雕琢手法讲究精雕细琢,从细微之处,让人领略到层次无穷之美。
还有些雕琢手法,讲究慢工出细活。比如一件玉器作品上,有一根小巧的玉柱,它会被雕琢师傅打磨的中间细,两头宽。若是单个拿出来,这种玉柱好像并没有出彩之处,若是跟整件玉器结合在一起,那根小小的玉柱就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作用,让整件玉器作品看起来立体感超强,比那种没有打磨的玉柱作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但是大家不要看这个玉柱本身没什么了不起,它所需要耗费的水磨工夫却令人大吃一惊。也许它一眼看上去挺结实,实际上这种玉柱中间细长而脆弱,稍有不慎就会断掉。到时候整件玉器作品都要毁掉。所以想要制作出一个小巧而颇有动感的玉柱,往往需要匠人师傅用水凳,从两边一点一点拉拽,从而用极长的时间打磨出来的。
探雕手法,跟其他手法都不一样,讲究的是火候和感应。
杨江从前对探雕的技法倒是挺了解,却始终不得要领。
如今看了齐老头在探雕技艺,开篇就讲了“慢”字精意,杨江便慢慢用右手中的雕刀在玉石上摩擦,感应,雕琢。
渐渐的,杨江感觉自己手上的雕刀,传来一阵阵令他难以言喻的新奇之感。
他仿佛能够用手中雕刀更加真切的“看透”手中玉料。
这玉料看似浑然一体,可各处的紧密度却不同。有些地方疏松一点,有些地方紧凑一些。虽然这种略显参差的感觉很细微,但却真实存在。
更妙的是,他能感受到玉石上,一些肉眼看不出来的纹路和天然冲刷出来的痕迹。
相比经过高超匠人的雕琢后,巧夺天工的作品,这种纹路和粗糙痕迹,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来的奇妙感,让杨江有些明悟。又仿佛冥冥中的有着层层令人看不透的迷雾,一道闪电突然出现在天空,划过他的心头,却怎么也抓不住。
他觉得自己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房间里,只剩下雕刀和玉石的摩擦声,寂静中的声响,略显突兀。
时间一点一滴的悄然而逝,杨江总是无法抓住,脑海中那一闪而过的灵感,让他的心神开始乱了起来。
杨江很快放下手中的玉石和雕刀,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略显迷茫的眼神重新变得沉稳,只不过他眼底深处的那抹烦躁之色,却没有散去。
不管桌子上已经布满了一层薄薄的玉粉,杨江坐在地上,背靠沙发边缘,仰天自语道:“齐老头说的不错,这个慢字确实应该是探雕技艺中,最为精髓的部分。应该是让我感受玉石的本质,能让我在玉料上精准的下刀。使整件作品雕琢起来,更加精巧细致,也更省力。”
玉石本体结构中,肯定会有一些差别。
如果杨江可以很好的掌握玉石结构,他就能更准确的在玉料本身下刀,做到因地制宜,让自己的雕琢水平更加细腻。
打个比方来说吧,若是杨江可以很好的了解一块玉料,他就可以把那些相对难以加工的地方,设计成整个玉器的过度区域。把比较容易雕琢的部分,设计成精细雕琢的区域。或者在玉料韧性较好,不宜碎掉的地方,打磨出一处承上启下的部分,用来体现作品传神之妙的局部工艺。
玉石的个体不同,所以进行雕琢的时候,对照玉石设计出一件玉器粗胚很重要。
但是南雕北琢真正的过人之处,却早已超脱出这种设计手段。
历代南雕北琢,都会先从玉料本身的质地入手,再考虑设计玉器粗胚,从而雕琢出传世佳作。
只不过,南雕北琢对玉器本身理解不同,也就造成了从他们手中雕琢而出的玉器形象不同。
所以说,他们两家的巅峰技艺,同在一个层面上,只是大家的雕琢风格各有不同罢了。这才造成千年以来不分上下的局面。
“哎,齐老头啊齐老头,你让我把南雕北琢熔成一炉,又是何其困难”突然想起齐老头悄无声息给自己下的套,杨江禁不住一阵苦笑。
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派宗师对玉料质地的认识不同。若是单纯想要取长补短还好说,无非是观摩对方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手艺罢了。
可现在双方风格迥异,技艺不分高下,这就很难说如何取长,如何补短了。
最麻烦的是,大家对玉料本身的认识都南辕北辙,再怎么融合在一起
老实说,杨江从何处入手都不知道,更别说把两派技法融为一炉了。
杨江从兜里掏出一根烟,默默抽着,紧锁的眉头出有些郁郁。
最后,他喉咙一鼓,吐出一口青烟,把烟蒂灭在水晶烟灰缸里,眯着眼睛自语道:“还是先把南雕的手艺练好再说吧。对我来说,现在就考虑把南雕北琢融为一炉,恐怕还太早了一些,别到时候好高骛远,落得个一事无成的结局。”
确实,一件上等玉器出世,存在复杂多变的因素,不可好高骛远。
对雕琢的了解越深,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