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但难道有准许外国人在境内打猎的条文吗你15年没有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睡着了,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却没有睡着,我负有国家人民交托的保土卫权之责,就非禁止不可。”至此两个外国人只好承认了错误。

    ”粉碎达尔文”

    1860年6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举行三天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一些反动落后的”学者”和教会策动的。他们预先安排好,准备集中地讨论达尔文学说,当时牛津主教公开宣布,他已下定决心,要”粉碎达尔文”

    最热烈的争论发生在6月30日。这一天的辩论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举行。会议室里挤满了人,大约有一千余名听众。达尔文没有参加会议,但坚决捍卫达尔文学说的赫胥黎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牛津主教得意洋洋地走来讲话。他先说进化论不符合事实,例如他说按照达尔文的意见,生物起源于原始的菌类,那么蘑菇就是人类的祖先了。接着,他抛开论题直接攻击坐在旁边的赫胥黎:”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旁边,在我讲完以后要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他关于人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请问: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的祖父一方,还是你的祖母一方”对此,赫胥黎用响亮的话说:”如果有人在我的回忆中会叫我感到羞耻,那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不满足于自己的活动范围内的事情,却要用尽心机来过问他自己并不真实了解的问题,想要用花言巧语和宗教情绪来把真理掩蔽起来。”

    不动声色的反击

    德国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在那个排犹的社会里,常常遇到无礼的攻击。

    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塔希提岛上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

    把驴子和犹太人相提并论,显然是想侮辱海涅。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他说:”要是我们一起到塔希提岛去,就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

    海涅先表示同意,并且似乎容忍对犹太人的污蔑,然而却把”驴子”扔到对方的头上。

    直言不讳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想做皇帝,于是让大儿子袁克定去拉拢当时的交通总长梁士冶,梁士詒本来是袁的亲信,后来,袁要实行帝制时,两人有了矛盾,袁就将梁逐出了总统府。所以梁士治听了袁克定的一番话后,就像打翻了五味缸一般,甜酸苦辣涌上心头。袁克定晓得梁士詒对老头子将他逐出总统府至今仍耿耿于怀。但梁现在已成一派,社会上称之谓”交通系”,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便软硬兼施道:”总长自然是明白人,事成之后,好处嘛自不必明言了。不过,总长和总长手下的人,如果那就”梁士治自然懂得这番话的意思,当时没敢贸然回答,回到公馆后,立即差人去把交通系的大员找来。在书房里,他把袁克定的意思向大家说明了,最后,他说:”赞成帝制,则不要脸;不赞成,则不要头。诸公衡量吧,要头,还是要脸”如此直白的用语,在政客中确乎少见,不过倒也极形象他说明事情的利害关系。交通系这些大员们,看上去一个个衣冠楚楚,实际上都是些见利忘义、贪生怕死的小人。大家没用多少时间商量,就一致表示:要头,不要脸。果然,后来在鼓吹帝制中,交通系成了中坚力量。”要头不要脸”也成了一时的笑谈。

    北伐战争前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是个政治上反动、思想极端顽固的军阀,有时却也直语惊人。

    广州国民革命军在北伐开始后,曾派张群到杭州去找孙传芳,劝他与蒋介石合作。

    孙传芳照例笑着接待张群,和他说古论今,就是不接触正题。张群见他能说善辩,笑着道:”我看你不像军阀,倒很像一个政客”

    孙传芳听了这话,冷冷一笑道:”我不是政客,我最反对政客。我的儿子,也不让他当政客。政客全是朝三暮四、迎新送旧的妓女般的下流东西。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阀”这番反唇相讥、旁敲侧击的话把张群说得面红耳赤,无言可对。不过,这句话倒老实他说出了他军阀的本质。

    抗战时期,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受军统派遣打入汪伪政府内。

    一次,唐生明在南京大宴群逆,周佛海、褚民谊、林伯生、陈春圃等人都去了,连汪精卫也到了。在那次宴会上,汪精卫高兴地喝了几杯白兰地之后,带着几分醉意对唐生明道:”我得到报告,听说你与戴笠私交好得很。

    你这次来南京,是不是打算来杀我”他一面说,一面站起来不停用手拍着自己的胸膛,朝着唐生明走过来。

    在这个场合中,汪的这番举动使唐生明感到很突然。当时,他也有几分醉意,就急不择言地道:”杀鸡焉用牛刀我不是”,这真是醉后露直言,满座的客人都感到很紧张,后来,还是大家圆场,才使一场风波过去。

    唐生明的直辩称得上是所有可能选择中庸劣之最。但是想来也怪,有谁敢将汪精卫比作”鸡”而且直言要当面杀鸡而且夸称”杀鸡焉用牛刀”呢

    堪称庸劣之奇。

    两头毛驴

    儿子畏而无知,无意奇

    一个农民和学校的老师见面了。下面是他俩的对话:农民:”我要教育我的儿子免得他成为愚人。”

    老师:”你做得很对,但每月要交十里拉。”

    农民:”这笔钱数目不小,我可以买头小毛驴了。”

    老师:”如果你买了小毛驴,而不教育儿子,家里就有两头驴了。”老师讥而不弃,转得奇

    中国特有的论辩语言

    明代万历年间,抚州府临川县在今江西省有四名秀才:陈际泰、罗万藻、张世纯、艾国英,都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学生,学识超群,闻名远近,人称之为”四才子”

    有一年,一位两榜出身的知府到抚州上任,闻府内有四才子,很不以为然,便命人叫他们三天内到府衙与他答对。过了两天,全无动静,知府以为他们不敢前来,第三天便坐轿出城拜客去了。下午知府回城时,路过当地一座桥,名为文昌桥,只见有四个汉子袒胸露腹,横卧桥上挡道。差人上前一问,才知他们就是”四才子”,来找知府对句的。知府叫他们先出上联,那四个秀才一齐高声念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知府一听,茫然不知所措。原来抚州方言”章”、”昌”谐音,”下文章”是文昌桥下的意思,”上文章”是说桥上四人满腹文章,而袒着胸晒太阳,正是”文昌桥上晒文章”了。

    知府思索良久,怎么也对答不出,只好打轿绕道而走。其时,天近黄昏,来到一个渡口,叫黄昏渡。渡旁有个村子,叫前黄昏,对岸有个村子,叫后黄昏。知府到此,猛受启发,终于想出了下联。回到府中,正想召见四才子,哪知四才子早已派人送来了下联: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遇黄昏。

    真是与知府所想一字不差,知府无话可说,心中怏怏不乐。

    两个月后,知府乔装打扮,佯称外乡儒生,邀请四才子到一间客栈饮酒。

    四才子不知底细,如期赴约。酒过三巡,但见对面玉茗堂内玉茗花盛开,异香飘来,知府信口念道:香生玉茗春三月;玉茗堂是汤显祖的书房,所以汤显祖被称为”玉茗先生”陈际泰一听,心中笑道:”这真叫做班门弄斧了。”于是,从容答道:光照临川第一枝。

    汤显祖是临川人,又称为”临川先生”这一答句,不仅准确、工整,而且,又夸耀了自己老师的大名。

    接着,知府又指着远处的宝塔道: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这上联乍看似乎平淡无奇,实是利用抚州方言”容”与”庸”,”鹤”

    与”学”的谐音,暗藏了中庸、大学两本书名。四才子一时都被难住了。恰在此时,他们的书童正闲得无聊,顺手翻着一本通书皇历,罗万藻无意中瞥见,顿时灵机一动,高声对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通书用以记载四时节令,而礼记、春秋又包含其中,果然对得妥贴。

    知府无奈,又出一联,想挖苦一下四才子:文昌桥上,秀才赤身露体,斯文丧尽;四才子一听,方知此人原来是知府大人,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一联:黄昏渡前,知府搜肠刮肚,脸面丢光

    知府弄巧成拙,自讨没趣。

    ”翼庭”对联

    据说,清代的李芋仙也擅长集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