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既然这翁常熟心怀鬼胎,算计我等,皇上虽然亲政,但天下政令还是出于颐和园,我看常熟是有些急了,急就会乱,这小孩班也就没什么大出息了,以后这折子,还是如往常一样,先送颐和园…”
“都记住了,另外,章鼎臣还在外面,等候求见。”张佩纶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见,都说了,让他派个人去南边,做做样子,谁知道选了个夯货,还真动起手来,人死了是小事,外滩是洋人出没的地方,万一伤了一两个,这让我如何收拾………
……告诉他,这事情如果太后或者皇上那边问起,我就都揽下了。那个姓雷的,送到朝鲜袁蔚亭那里磨练一下,至于章高元自己,回去闭门思过七ri,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张佩纶此刻开始愈加佩服自己的岳父,自己担下责任,对属下却是轻轻放过,尤其是那个雷震chun,直接送到朝鲜,躲祸去了。难怪属下一直忠心耿耿,不会有二心了。
“那么为聂缉椝上奏朝廷,再次为林瑞请功求赏的事情,我这折子里该如何附议?”张佩纶又请示道。
“给两江的回信内,一并说明下,让那个林瑞自己出钱,捐个官,聂缉椝也太有些迂腐,左一次不行,还又来一次,把世铎,孙毓汶之流惹急了,背后捣鬼,直接赏个阿克苏道,那林瑞不得去xin jiāng吃土去?”李鸿章悠然说道。
~~~~~~~~~~~~~~~~~~~~~~~
京师颐和园,乐寿堂内,已历经三朝的慈禧太后,正一边饮着冰镇乌梅汤,一边听军机大臣孙毓汶禀告这几ri的重要朝务。
待孙毓汶絮絮叨叨地说完,慈禧道:“给孙大人赐座,上饮子,真是没眼力见。”
于是宫女便忙不迭地端来木凳,又给孙毓汶倒上一碗乌梅汤,慌得孙毓汶屁股还没沾上凳面,又赶紧跪下叩头谢恩。
忙了好一阵,慈禧才缓缓道:“皇上的主意怎么又变了,先头不是怀疑那个林瑞是冒充湘军后人的么?今儿个怎么要要赏了?”
孙毓汶没敢搭话,只是用眼睛偷偷瞄了上面一眼,只见慈禧又道:“南洋立下大功,不赏,回到上海码头,胡乱开枪,打死打伤那么多人,就该赏?做事怎能这么没章法,翁同龢这个帝师是怎么教的,还有孙家鼐,这么多人在皇帝跟前,没一点用!”
听到慈禧大骂翁同龢,孙毓汶一阵高兴,但口中却道:“翁师傅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尤其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学欧、褚,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最近又听闻其更是沉浸汉隶,实为当今我朝第一书法家。”
孙毓汶这一席话明面上是在赞翁同龢的书法,但实则贬损。
果然,慈禧接口便道:“都说字如其人,翁同龢字写的好,人品也算上佳,但人嘛,长一处,就短一处,这经世之能还是欠缺少许,入中枢一事,虽然皇帝提过多次,但现今看来,还得放一放,你出去后顺便知会一下礼亲王世铎,许庚身,张之万,额勒和布等人,就说这是哀家的意思。”
“臣尊太后口谕。”孙毓汶一听慈禧不让翁同龢入军机,心中大喜,终于又压制了翁同龢一头。
“那么林瑞一事,如何办理?”孙毓汶又问。
慈禧想了想道:“不赏不罚,你跪安。”
孙毓汶自颐和园出来,回到军机处,便得意洋洋地向诸位同僚说了慈禧的意思,作为首辅军机的礼亲王世铎与翁同龢向来不和,自然不会提出异议。但这心里却对孙毓汶颇有些瞧不起。
原来这孙毓汶与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同榜进士,更为特殊的是,翁同龢是那一榜的状元,而孙毓汶屈居其后,为第二名榜眼。
咸丰六年的殿试,两人便明里暗里斗了一次,只不过那次是翁同龢拿了状元,压过了孙毓汶。
参加殿试者,自黎明时分则须入宫,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所以,士子们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往往在在殿试前夕,寄宿在朝门附近。
翁、孙两家都是显宦,又是世交。孙府在皇城附近,而翁家距离较远。殿试前夕,孙家特邀翁在府中住宿。
晚饭后,孙父孙瑞珍即嘱咐儿子孙毓汶早些睡觉,以便翌ri有充沛jing神参加殿试,自己则以长辈身份对翁同龢殷勤款待,频频劝酒。
席散之后,孙瑞珍又邀翁同龢到他书斋里,把殿试的规例不厌其详地一一指点,直到深夜,才让翁同龢回房休息。此时,孙毓汶早就酣然入梦,甚是养jing蓄锐。
翁同龢刚上床,孙瑞珍又暗中派人在翁的住房四周大放爆竹,一直放到天亮,使翁不能稍息片刻。翌ri进入试场,翁同龢觉得全身无力,昏昏yu睡,心想这回殿试绝无夺魁希望。正在无奈之际,忽然想起身上带来两支人参,遂马上放入口中咀嚼,翁顿时觉得jing神十足,执笔直书,无一败笔。幸得两支人参救急提神,终使翁高中状元。
这虽是民间传闻,礼亲王世铎也没有对翁、孙这二位同僚进行过询问、考究,但多少也反应了各方对孙毓汶的观感。
礼亲王世铎又问及该如何处理林瑞封赏之事,孙毓汶便又将慈禧的意思说了一遍。
礼亲王世铎还没说话,另一位军机大臣许庚身,却突然插话说道:“吏部有折子过来,上面是本月的纳捐名册,里面可是有林瑞的名字,我核对了一下,籍贯是湖南,荐保人是聂缉椝,你们看该如何办理?”
孙毓汶还想说话,礼亲王世铎有些不耐烦了,手一挥道:“听闻这林瑞虽是长于海外,但毕竟在南洋立下大功,刚刚回国,却又伤了人,太后不赏不罚的决断确实合适,功过相抵么………”
……不过,难得此子有报效朝廷之心,yu走纳捐一途,我看就许了,让其照行价给付,顶戴、补子该给的一概如旧,若是太后怪罪,我一力承担……”
礼亲王世铎说完便出了军机处,袖子里则笼了一张山西ri升昌的千两银票,上面还有淡淡的江南氤氲。
………………………………
第七十三章 水老虫
() “四品道台,新立南洋军械所的总办。”聂缉椝笑着对林瑞道,“果然如你所愿,还不择ri去江宁拜谢九帅?”
林瑞含蓄一笑,随即便敛起面容,正sè道:“世叔,这地我买下了,厂房也快建好,设备已在海途,就是这技师,我手里却是没有,身边的那些人打打杀杀还可以,其它的么就…所以,还得您帮我。”
聂缉椝却笑着说:“徐华封、徐建寅两兄弟都被你挖来了,还说手下没人?湖北香帅正筹办汉阳铁厂、湖北铁路局,想邀请徐建寅前去主持,可这信虽是到了,人却被你抢走了,香帅现在找我要人,你说怎么办?”
林瑞有些尴尬,说道:“先下手为强么,是我先请的,别人家自然去不得。”
“不过,徐氏兄弟是大才,军械所既成,起码也是协办头衔,但技师和工人确实是缺的,总不能让我和徐氏兄弟三人,下场做工?”林瑞一脸可怜样。
“你小子,果然是个鬼机灵,这样,我给制造局那边说一声,那边现在活不多,干活的工人肯定富余,只要有人愿意,便统统转给你,”聂缉椝道,“此外,你也可以去洋人的那些工坊挖人,只要薪金够高,还怕没人来,反正你现在也不缺钱。”
…………………………………………………。
清晨,上海城南,高昌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门口旁围了一大圈人,正看着墙上贴的一张告示。
“上面写的啥?”一个站在外围,被重重人头挡着,根本看不到布告,便大声向站在里面的人问道。
“上海滩新建了一个军械所,在招人,问谁愿意过去呢。”内圈有人答道,“考核录用后,预发安家费五英镑,年后上工……”
“啧…啧…,瞧瞧人家,多大方”,“就是,哪里像咱们这儿”
…………………………………………………………………
“怎么把告示贴这儿来了,哪有这么挖人的。”有制造局官员途经时说道。
“小声点,这是总办刘大人和道台聂大人共同商定的。”旁边的同僚小声道。
“为何?制造局培养了那么多工人,这不都跑光了么”
“……。。人跑光不要紧,反正每年的经费不少就成,再说,这几年本来活就不多,养着那么多工人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