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匦滦戳艘槐椤
在大家拿到新的竖排的正宗汉字写成的大纲后,都很是迷糊。
开篇第一课居然是要走正步,先不说朝廷军队没有走正步的说法,即便是西班牙人也只是训练跟着鼓点并肩前行而已,哪里会有:一分钟120步;每步0。75米;踢出的脚离地面0。25米的变态要求。
但是林大指挥在短短数ri内让所有宿务华人从数百年来的自卑中走出,树立起属于这个群体的自信心。华人青年们在林瑞的带领下先击退土著士兵、又突袭西班牙人的城堡,尤其是在上午的对峙中居然逼退了西班牙人,又收缴了几十支快枪,尤其林瑞在刀枪如林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气概,让所有人都从心底里生出深深地敬服,现在别说是练正步,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一声令下,大概已经不会有人拒绝了。
他娘的,这正步怎么这么难走,踢出的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周开湖一边在心里诅咒着,一边还不敢忘记,一直默念着走正步的要领。
“一、二,一,二………”发口令的却不是林瑞,而是场边的罗广洛。
在林瑞的再三要求下,有过短暂军旅生涯的罗广洛终于答应每天抽出两个小时帮助训练民兵。此时的林瑞也站立在队伍中,丝毫不敢有一丝懈怠。
熟读清末掌故的林瑞自然知道,要想带好兵,就要服众,对于比自己年纪小不了多少的华人青年来讲,只有吃住一起,训练一起,而且必须事事做在前面,大家才会服气,才会听从。
林瑞开始觉得正步走不过是对大学军训的温习而已,但高强度的训练和热带地区垂直而下的阳光仍然实在让身体有些吃不消,只得双手扶着腰带,任由汗水浸湿衬衫,然后又在在阳光下烤干,再浸湿,周而复始。
林瑞知道眼前的一切,就是他同罗广洛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基石,如果牢牢地把握住,以后放在两人面前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否则………
在训练的间隙,罗广洛走回专为自己搭建的凉棚中休息,小巧的白家妹子立即端了一盘切好的菠萝递到面前。
看着眼前诱人的水果,因为炎热和发声太多,已经喉咙沙哑的他不由地咽了一口口水,但脸上丝毫没有任何情绪。
白珊有些惊慌,左右看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洛叔不太开心,但罗广洛心中知道,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唐山号出现在1890的宿务港时,罗广洛就隐隐约约地心神不定,总感觉冥冥中有个声音在对他说,“生于斯,长于斯………。”
~~~~~~~~~~~~~~~~~~~~~~~~~
乔治・杜威已经53岁了,此时正带领一支小型的测绘船队来到亚洲,为美国的壮大的海军和ri益繁忙的贸易船队,寻找合适的航线和安全的锚地。
本来杜威以为,自己将会在监测委员会中直到退休,但是万能的主终于垂青于自己,让自己能够指挥一支舰队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使命,杜威准将站在维多利亚湾的码头上,在心中不住地赞美着上帝。
随着远处的黑点愈来愈大,直到清晰地看见“奥林匹亚”号那长长的炮管和桅杆处飘扬的星条旗,整个人都似乎膨胀起来。
很快,迫不及待的杜威准将就登上了自己的旗舰“奥林匹亚”号,舰长格里德利亲自在舷梯处迎接,并一直引导至舰桥。
“舰长先生,我注意到您和您身后的船只都保养的很好,并不像刚刚接到命令赶来的样子。”杜威刚刚进入舱室便问道。
“是的,正如您所看到的一样,司令官阁下,”
格里德利恭谨地回答道,在他还是个海军见习军官时,就听说过乔治・杜威的威名,那还是在南北战争期间。
所以格里德利带着对杜威必要的敬畏心,答道,“事实上早在五天以前,我们就接到了海军情报处的密电,当时便开始为这次的行动做准备,四艘巡洋舰的船舷都漆成了灰sè,还雇佣了一艘运煤船和一艘补给船,所以才能在接到命令后迅速赶来于您会合。”
“很好,我的副官在接到命令后已经尽可能地搜集来自马尼拉的情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亲爱的格里德利你想先听哪一个?”杜威微笑着,看的出格里德利有些紧张,于是缓和着因为初次见面拘谨和不安的空气。
“您先说坏消息,我总是把最好的梨留在最后。”格里德利也很是配合地诙谐答道。
“好,令人不安的是三天以前,西班牙的舰队就开始检修、补给,准备出港,所以我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乔治・杜威说道,“好消息是,由于只有一艘3500吨的军舰还能够使用以外,其余的都在1000吨以下,像是儿童的玩具一样,不能进行一场像样的海战。所以到目前为止,西班牙人应该还没有驶出港口。”
舰桥里一片哄笑声…………。
片刻之后,乔治・杜威大声命令道:“现在命令全体舰只,三小时后出发,目标:600海里外的马尼拉湾,行动代号‘灭火’。”;
………………………………
第二十三章 对峙(三)
() “美国人向我们宣战了么?”马尼拉总督府内,布兰科在问自己的秘书。
那位头发花白的资深秘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没有,没有收到任何这方面的消息,市面上很平静,美国驻马尼拉领事馆也没有丝毫动静。”
“那么蒙托霍将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出发?”布兰科继续问道。
“据传令官说,出发时间定在今天下午。”秘书继续用他那不带一丝情绪的声音回答道。
“那就让他快点,希望在美国人来到之前,我们能够解决宿务这个缆绳上的死结。”
布兰科将身体紧紧靠上躺椅靠背,在二楼阳台的yin凉中,眼帘已是慢慢落下,嘴里却在喃喃道,“波拉维夏算是完蛋了,我可不能步他的后尘,这个乱摊子总要有人去收拾。”
在得知美国太平洋分舰队可能干预宿务事件之后,唐·帕特里西奥·蒙托霍将军就命令手下加快锅炉的维修、燃料和淡水的补给工作。
看着自己舰队,蒙托霍暗暗叹了口气,作为旗舰的雷娜·克里斯蒂娜号自然是艘新船,刚刚下水不到一年,拥有6。2英寸大炮,3500吨排水量,足以与美国任何一艘军舰媲美。
但另一艘巡洋舰“卡斯蒂利亚”号完全就是建造于二十年前的木帆船,一艘设计时使用风帆作为主要动力的军舰,如果没有足够大的风,它就根本无法动弹,只能停泊在岸边,作为港口炮台的补充。
而剩下的那些则都是几百吨的炮舰,对付一些渔船和商船还能排上点用场,但是如果是面对新锐的铁甲舰,那么那些炮舰上装备的3英寸的小炮就像是用牙签去对付犀牛一样可笑。
在国内和马尼拉总督双重压力下,蒙托霍决定丢下那些老旧的速度慢的旧船,只带着克里斯蒂娜号和其它三艘速度较快的炮舰前去宿务,时间实在是紧迫啊,蒙托霍又一次举起手上望远镜观察着港口外的马尼拉湾,平静的海面上渔船点点,真希望美国人不会过来,蒙托霍心道。
第二天凌晨,天空刚刚透出一丝亮光,这时正是人最困的时候,但是正在黑甜梦乡中的林瑞被一阵急促的晃动惊醒。
睁眼一看,原来是黄强正拼命地摇晃着他,口中乱叫着:“林大哥,快,快起床,西班牙人来了,他们的舰队正停在外海,看样子天一亮他们就要进入港口,洛叔让你赶紧起来,去码头那里看看。
林瑞心中不禁一阵小小的慌乱,尽管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得知西班牙人真的来了,回想起记录片中的这个时代工业文明的结晶——巨舰和大炮,内心深处的恐惧还是不可抑制地涌了上来。
但是林瑞转头看看旁边已经惊慌失措的黄强,便强迫着自己镇定了下来,不就是几艘铁甲舰么,这个时代的舰炮威力虽然很大,但无论是在shè速还是jing度上都无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相比,对于远距离的目标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效果,其作用还是给对手以jing神和心理上的威慑,所以只要隐藏在陆地的建筑上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更何况,此时此刻,我就是华人民兵的大脑,所有人主心骨,不能慌,不能乱,更不能害怕,必须挺起脊梁。
否则之前的冒险和努力全部付诸东流,自己将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座热带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