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梦-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朝廷的旨意里又没说征发所有土地,怕是林道台一个人的意思…”其余几家也附和道。

    “洪大人,我们几家卖了地,拿了钱,自然可以去海门厅、通州府购地、造屋,但那些没地种的佃农呢?万一民变了怎么办?”张志彬言语里有些威胁。

    “民变?我看是诸位要变?”洪伯言突然大声说道。他知道眼前的这些地主,都是崇明这块地面上的豪强,家里都养了不少打手,平时在乡里便是说一不二,那些佃农都被压制的服服帖帖,就连县衙派下去的巡检,都对他们客客气气,不敢得罪。

    此刻,为首的张志彬居然敢说出“民变”两个字,着实让身为朝廷命官的洪伯言有些jing惕。

    “你们大概是忘了江宁城的九帅有‘曾剃头’的外号了……他可是屠了整个金陵城…还有新任道台的林大人,他的四品顶戴可是在南洋和洋人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那红缨可是人血染的……”洪伯言冷冷地说道。

    听到洪伯言这么一说,张志彬心里便泄了几分怒气,脸上便有些尴尬神sè,赶忙说道:“我这不是推测么,没其它意思…不过即便是征收土地,那消息里说的,十两银子一亩,是不是太少了些?”

    “你想要多少?崇明的地面上都是砂土质,既不保水也不保肥,能种水稻的田地只占了小半,大都只能出产玉米、花生、棉花…松江府上好的田地不过二十多两一亩,你们不要想狮子大开口了。”洪伯言不无讥讽地说道。

    见在县令这里讨不了好,几个地主便在张志彬的带领下,告辞出来。

    陶希成一出县衙,便狠狠地回头啐了一口,道:“到底是曾剃头保荐过来的,和那姓林的是一条心…松江府那边已经来了准信,说那个姓林的要圈下整个岛,他居然还假装不知道,什么玩意…”

    其余人便劝解道:“别骂了,他不过是个听令的,什么都做不了主,还是想想怎么办…

    …这年头,田地才是真的依仗,水冲不走,人抢不走,每年有固定进项…只是希望那个林瑞按照田亩实数,足额给付了银子…

    …。就是拿到银子,去到其他地方买地,造屋也要费上好大的周折,哎……

    …张老爷,你就拿个注意,我们都听你的…”

    张志彬听了;便缓缓转过头,看着众人说道:“只要大家一条心,就不用怕官府,如今之计便是一个拖字决…”

    “如何拖法?”陶姓地主急忙问道。

    “这一么,姓林的来征地时,必然要核对田亩,我们顶着不交田契,让他无法一一核查…其二,通关节,两江是不必去了,只有去京城,带足银子进京…既然旨意没说圈多少,那么这其中便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张志彬说道。

    “这进京,找人想办法,倒是可行,我有个表弟,通州人氏,在京城为官,据说和太傅翁同龢走的很近。。。我可以派个子弟,带上银票,去找他,看看有什么办法…”陶希成说道,“不过,这地契我们不拿出来,但县衙里可都有备份的,那个林瑞来了,一翻卷宗,不就知道了么?”

    “哼,如果县衙里的那份没了呢?或是老鼠咬了,黄鼠狼偷了,又或者是。。。?”张志彬yin险地说道,“起码给那个姓林的一个下马威…”
………………………………

第八十二章 大火

    ()  “拜见道台大人。”洪伯言恭恭敬敬地在码头上对刚刚抵达的林瑞施了一礼。

    林瑞先是楞了一下,尽管此前聂缉椝同他提过崇明县令洪伯言,但令林瑞没想到的是眼前的这位知县居然如此年轻,看上去未过三十。

    因为大家都属一个派别,林瑞便微笑着扶起洪伯言道:“崇明岛孤悬于江海之交,交通不便、条件简陋,洪县令在此为官多年,使得地方靖平,民风醇厚,实在是辛苦了。”

    洪伯言赶紧谦虚道:“承蒙道台大人夸奖,这是下官份内之事,实不足挂齿,请大人随下官入县衙休憩一二。”

    说完,洪伯言便走在前面,林瑞含笑随后。崇明县城并不大,从码头到县衙不过数百米,这两人一个是任事的清官,一个是穿越而来的小白领,自然都不会坐轿。随着周开湖的口令下,刘靖北和吴标等一干人等排成两个纵列,正好护卫着林、洪二人,于是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向城东的县衙而去。

    林瑞与洪伯言一边走一边攀谈着。

    “洪知县,虽说我是驻这崇明县,但只管办实业,与海防事务…总督大人已经明示,这民政还是你来,因此,这征地事宜,关乎地方事务,所以还得麻烦你啊!”林瑞笑着道。

    “既然道台大人这么说,我哪有不尽力配合的道理,不过,即使您不开口,我也要主动协助大人,小心…筹备才行。”洪伯言回答道。

    “是否朝廷旨意传来之后,地方上有什么异动?”林瑞似乎听出了些端倪。

    洪伯言看看四周俱是林瑞手下,县衙的衙役远远在前面开道,于是便小声对林瑞说道:“大人,待会儿我先将一批‘私人物品’送到船上,然后再同您详细叙说。”

    林瑞目光一闪,点点头,也不再言语,便开始观察起周围的情景来。

    其实在后世的时候,林瑞也曾来过崇明岛游玩,在他眼里,其时的崇明不过是一个人少楼低的海岛,岛上的人们大致还保留着早睡早起的淳朴习惯,生活简单而悠闲,加上较对岸的上海市区,植被繁茂,空气清新,平时倒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但此时的崇明县治所在,不过是一个较大的镇子而已,名字也是极其简单“城桥镇”。从码头上岸,至县衙的路上,两边的房屋倒也算是整齐,沿街也开了不少店铺,从县衙往北,一片白墙乌瓦,到也显得十分整洁。

    见林瑞好奇地四处张望,洪伯言便介绍道:“县衙附近地方,因靠码头,所以商铺众多,而北面则是崇明士绅居住之地,泾渭分明。”

    “那县衙附近岂不是喧闹不已喽?”林瑞笑着说道。

    “为官就应该于民同处,这样才能得知百姓疾苦…要不官员能做什么?”洪伯言淡淡说道。

    林瑞有些好奇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县令,不禁问道:“你是哪年任的县令?”

    “光绪十二年,中了进士,后来两广总督刘大人便向九帅举荐了我,然后就来了这里,一晃已经三年了…”

    …………………………。

    两人说着说着,便到了县衙。随即,洪伯言便吩咐家人将几个木箱抬出,与林瑞耳语几句后,林瑞目光闪动,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找死”,然后便令吴标带几个人护送木箱去了码头。

    看着几人远去的背影,林瑞然后叫来张振勋、胡仲涵等人,低低地吩咐了几句,便同洪伯言一道进了书房,去商讨接下来的征地事宜。

    张振勋带了几个兄弟在街上转了转,只花了一刻钟就回转了,周开湖有些调侃道:“怎么,千总大人巡街回来了?”

    “去,去,去…都是自家兄弟,别说笑了,这地面儿真邪门,我们几个一出去,那些行人好像都躲着我们似的,见了便闪一边,进了铺子想买东西,那些店老板都摇手说不卖…”张振勋有些恼怒,“你说哪有开门有生意,却不做的?这不是奇了怪么?”

    周开湖也有些纳闷,问道:“别是你说话太冲,把人家给吓到了?”

    “周哥,你要是这么说,就是冤枉张大哥了,我们南洋的兄弟,都是苦出身,穿上这身官皮才几天,怎么会欺负老百姓呢?”一个身着七品服sè的年轻人为张振勋辩解道,“不过,刚才在街上,总感觉有人在背后跟着,但转身看,却又没人,是有些不对。”

    周开湖思考了一下,说道:“这几天,你们几个都jing醒些,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来同靖北商量下,把兄弟们分几拨,轮流值守,保护好大人安全。”

    张振勋点点头,赞同道:“都把枪放在床边,听到号令便可以冲出来…”

    ~~~~~~~~~~~~~~~~~~~~~~~~~~~~~~~~~

    夜晚,黑夜笼罩了整个镇子,街道上静悄悄的,初冬时节,没要紧事情,谁会愿意在街上走呢,所以岛上的人们便早早进了屋,而点灯又是要费菜油的,所以睡觉便是人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在人最为困倦的子夜时分,一个黑影悄悄地进了县衙的库房,掏出火折子,引燃了携带的一捆稻草,库房内顿时浓烟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