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废话,别看我不像个文化人,但在紫庞寺中每每犯了什么事动辄就要被师父和寂空住持罚抄经书,自小就练出来的字能差到哪里去?不过我心念一转,鬼使神差的就问了出来:“与南宫留比起来如何?”
话一出口,我恨不得立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我与苏晋之间的关系本就敏感,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么?正担心他会在心中怎么想我,听到他语气淡然的道:“我没有见过阿留的字。”
我的满腔懊悔与忧虑,顿时就被他这句话抵消了去。
他与南宫留在一起这么多年,怎么会连她的字迹都没有见过?难道那南宫留实则是个大字不识的女子?我觉得如果问得这样直接有些不太礼貌,便换了个较为委婉的方式,语气小心的问:“她离开的时候没有留下什么书信么?”
苏晋摇摇头,映在眼眸中的烛光微微暗下去些:“除了锦儿,她什么都没有留给我。”
我握住笔杆的手指稍紧,不知道该回他什么。
与莲子在一旁研究了半天怎么打燃火石的锦儿适时的大叫了一声:“有火咯,有火咯!”
夜并不静,有雨露微染,被点亮的天灯坠着满满的心愿在锦儿的欢呼声中缓缓飞向夜空,随着微风摇摆渐远,最后成为天上星子中的一颗直至消失不见。
不知道此时在某个角落的南宫留会不会见到这些天灯,会不会知道,在另一个地方有两颗心深深的挂念着她。
我想,若这天上真的有神仙,那他们一定都十分不敬业,否则这世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伤心事?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伤心人?
更晚些时,阿喜跑来雨桐院将苏晋叫走,锦儿虽有些不高兴,但也只是稍显不满的嘟嘟嘴没有说什么,睡觉时便缠着要我陪她一起睡,看着她屋里那张略可爱的檀木雕花小床,想起白日里莲子的话,我忍不下心拒绝,便抱着她一起在被窝里挤了挤。
小丫头大概是今日太兴奋了些,迟迟不肯睡去,一直要我给她讲故事,这倒是难不倒我,小时候看过的画本和小人书里随便摘一个来更绘声绘色的复述一遍都能将她哄的目瞪口呆。
窗外有细碎雨声响起,我把被子往锦儿身上拉了拉,捏捏她比豆腐还嫩的小肉脸道:“娘亲讲了这么多故事,锦儿也讲一个给娘亲听好不好?”
她咬着手指头艰难的想了一会儿,不好意思道:“娘亲以前也给锦儿讲过好多好多好听的故事,但是……但是锦儿都想不起来了,锦儿是不是很笨?”
我宽慰的拍拍她的背:“没事,娘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还笨。”
………………………………
102。锦瑟思华年(四)
我曾向师父问起我小时候的事,他说我和寻常孩子不大一样,虽然自小便显露出不凡的功夫天赋,但一直到锦儿这个年纪还不会开口说话,师父使了许多法子都不管用。后来请了个婆子来看,一口咬定这我定然是尚在襁褓中时受到了什么极大的惊吓给吓坏了脑子,简单来说就是智障,且恐怕一辈子都是这副模样,还苦口婆心的劝慰我师父:“你还是趁着这孩子年纪还小找了个荒山野岭扔了吧,不然一辈子都是你的累赘。”
师父自然没有听这缺德婆子的话,依旧任劳任怨的将我与夏连一起养着,所幸上天并未辜负他一番善心,再不到两年时间后我终于学会开口说话,并且之后渐有朝话唠子发展的趋势,每日里缠着师父一刻未歇的说个不停,师父欣慰不已,感叹不已,又烦厌不已……
想起往事,我心中对师父又是一番感激,暗暗决心三个月之后回紫庞寺定要好好孝敬孝敬他老人家偿。
再看着锦儿,我忽然生出个不大道德的念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道:“要不然,锦儿说说爹爹和娘亲的故事?”
问题问出来,我已有些后悔,觉得利用锦儿的天真去窥探苏晋和南宫留之间的过往实在不是什么光明之举,但锦儿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完全忽视了这种罪恶感,只将我的好奇心勾得更甚撄。
听到我的话,锦儿有些委屈的道:“以前就只有锦儿和娘亲,爹爹都不来看我们。”
我皱眉:“为什么?”
她摇摇头,奶声奶气的说了一段长长的话,其中还用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词语,语句童言童语,有些错乱,我费劲理解了半天,才将其中大概意思理解出来。
约莫是说她之前与南宫留在一起的时候,苏晋并没有经常在他们身边,偶尔来看他们一两次往往都是说不上几句话就离去,听锦儿的描述,好像三个人每次团聚时南宫留和苏晋的心情都十分不好,甚至有时还会恶言吵闹,最严重的时候苏晋还会对南宫留拳脚相向。
她说完之后,我心中是既震惊又疑惑,原本在脑海里构造出来的一家三口恩爱和乐的美满图也渐渐有些破碎,不禁怀疑是不是锦儿的年纪太小,对之前的记忆出现了混乱,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猜测不合情理,就算她的记忆有再多错处,也绝无可能在里面听不出来任何一点关于苏晋和南宫留恩爱的蛛丝马迹。
仔细想想,我觉着要么是他们的感情在生下锦儿后发生了变化,要么就是苏晋之前告诉我的那些,都是假的。
正疑惑,我听到锦儿道:“锦儿看见娘亲哭哭,所以锦儿怕爹爹,娘亲不在的时候爹爹对锦儿很好,现在锦儿不怕爹爹了。”
她这话将我脑中的思路搅得更加混乱,一时理不清其中究竟,只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换了支小曲唱来哄她,慢慢的小丫头总算是有了睡意。
锦儿彻底睡去后,我瞧着她安静的睡颜,怎么都看觉得有苏晋的六分面容,尤其是眉骨和一双长睫毛像极了苏晋,心中越加烦闷,加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我难以入眠,竖耳细听窗外,察觉冷雨已歇,便小心起身取了披风走出屋外。
夜里凉风掺着未尽的雨露,我脑子稍稍得以清醒,借着灯笼里彻夜燃烧的烛火,我毫无头绪的走了一阵,依旧没能在脑子里得出个清晰的结论。
半天后,我仰起头望着高处的明月恍然醒悟,觉得自己定是今日晚饭吃多了,被撑得没事干,大半夜的不睡觉却在这里操心别人的家务事,纵然那苏晋有恩于我,但我也不至于为他劳心至此,何况三个月后我就会离开帝都,两人之后既然不再相见,又何必在回忆中多添些许他的影子?
想到此处,我便摇头自嘲笑笑,正要折身返回,却意外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身处东厢,想起白日里的所见所闻,我心中对那凉国太子颜津的好奇立刻复燃,往他疗伤的房里望望,便悄然迈步上去。
屋中灯火未熄,我小心隔着窗户侧耳而闻,却只有烛芯燃烧的声音偶尔传来,我心中忍不住为屋中的颜津感到忧心,百里大夫说他病情堪忧,能不能熬过今晚还是个未知数,现在这个境况看来,莫不是这位年轻的太子已经倒霉催的英年早逝了?
正犹豫要不要推门进去看个究竟,突然闻得有说话声响起,我连忙缩回身子,屏了呼吸细听。
“哥哥,你醒了?”
声音刻意压低,却还是难掩其中欣喜,看来这个太子并未倒霉的太彻底,无论如何还是捱过了这一劫,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方才出声的却是个女子,且这个女子的声音还有些耳熟。
传来两声咳嗽,我听到太子颜津虚弱道:“楚楚?你怎的来了?你知不知道……”
他话没说完,便被女子打断:“哥哥莫多言了,你伤成这般模样,要我在那皇宫之中如何安心?若不是晋哥哥告知我,你要是真的……”女子哽咽着道:“我们从小相依为命,你若有不测,我定会随你而去。”
听到这里,我总算忆起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那凉国的昭远公主颜楚,这大半夜的赶过来原来是念兄心切,也不怪那苏晋将消息告诉她,毕竟颜津性命在危,换做我也会做好最坏的打算让这兄妹两得以相见最后一面。
太子颜津生气道:“休要说什么胡话,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冷笑一声,语气冰凉:“他想要我死无葬生之地,我怎可能让他如意,他带给我的一切,我还等着加倍奉还。”
颜楚低咽几声,“哥哥,既然你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可不可以不要再回到那个地方了,我们……我们不要和他争什么皇位了,我们就一起留在卫国,一起留在卫国隐姓埋名,像寻常百姓那样生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