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是三国-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先前的潘凤的喜悦再也没有留下一丝一毫。

    再说丁原大帐,是夜二更时分,潘凤提斧径入丁原帐中。原正秉烛观书,见潘凤到来,便开口说道::“可是董卓遣人说降?”

    潘凤闻言,含泪点头说道:“主公,却是如此。”

    丁原此次微微一愣,然后叹气说道:“何故如小儿状呼?吾即要离开,让吾如何放得下汝乎。”

    潘凤闻丁原此言,更是忍不住,而后泪如奔河:“主公,吾潘凤势必诛杀董卓老贼!”

    潘凤言毕,手起斧落,将不可置信的丁原一斧斩成两半,而后含泪取下丁原头颅,大呼左右:

    “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

    军士散其大半。次日,潘凤持丁原首级,往见伍琼。

    伍琼见此急忙引潘凤见董卓。董卓见潘凤领丁原首级来投,顿时大喜,置酒相待。

    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潘凤见此急忙扶起董卓,而后坐而拜之曰:“公若不弃,潘凤请拜为义父。”

    董卓以金甲锦袍赐潘凤,畅饮而散。卓自是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潘凤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后有诗写道:“董卓宴上欲废帝,但惧勇武潘无双;丁原忠义护汉室,奈何司徒计连环。

    也有人诗赞丁原道:“司徒献计诛董贼,建阳甘心为前驱;为救大汉弃潘凤,怎知己在此计中!


………………………………

第146章 皇甫嵩借兵刘备 董仲颖废除少帝

    却说王允在城郊私宅等到了第二日清晨,遣出探查消息的家丁来报,说丁原军中大乱,逃散近半,其余诸者径投董卓营寨而去。

    至此王允知晓,此计已成,丁原已死,后点齐家丁直奔洛阳城而去。沿途却是在计划下一步行事!

    而此时,陈仓城内,皇甫嵩知道董卓带兵进了洛阳,也是一脸担忧,而后找来刘备,却是要商议此事!

    “玄德,某刚收到洛阳传来的家书,得知董卓那厮已经率兵进入洛阳,控制了朝堂。

    以董卓那厮强忍寡义,志欲无餍,必将霍乱朝纲,更有可能毁掉朝廷天下,是以吾欲以陈仓托玄德。

    吾欲率大军入洛阳,保护天子,不知玄德意下如何?”皇甫嵩看到刘备之后,便一脸愤恨的说道!

    “皇甫公,若无圣上诏令,领军大将若私自领兵至洛阳,乃为谋反之罪,皇甫公切不可妄动矣。”刘备一听,便急忙劝道。

    对于皇甫嵩,刘备却也不知该如何对待,皇甫嵩与卢值一样为大汉的死忠。而对于卢植,刘备是感念其恩,所以才救之,但亦头疼该如何处置卢植。

    而如今,对于皇甫嵩,刘备既爱惜其才能想留下他,但是有害怕皇甫嵩成为他的制酎,所以,尝试着开口挽留道!

    “玄德勿忧,某有先帝旨意,说明只要剿灭王国叛乱,吾就可以率军回京,所以吾此番回京必无人可构陷于我。”皇甫嵩解释道。

    “皇甫公,奈何备却无旨意,是以无法与汝一起同行啊!”刘备无奈的说道。

    “无妨,玄德只需解决陈仓事宜,而后率兵返回凉州即可,待洛阳事了,天子必会派官员前往凉州,接管凉州郡县,这段时间还需要玄德多用心啊!”

    皇甫嵩却是也不相信刘备,因为刘备当下势大,坐拥两州之地,更兼拥兵数十万,所以才会如此说,却是要提醒刘备,凉州是天子的凉州。

    “理当如此。”皇甫嵩的意思,刘备也明白,但是最终结果如何,谁也无法说清楚。

    “玄德,某还有一事需要玄德帮忙,不知可否?”皇甫嵩再度开口说道!

    “但凭公差遣!”刘备点头说道!

    “如今我士卒只有一万多,怕兵力不够,无法抵挡董卓,不知玄德可否借吾五千精兵?”

    皇甫嵩却是要凑齐两万大军回军洛阳!而且皇甫嵩还打刘备帐下大将的主意。

    “哦,如此甚好,只是五千够么?”刘备听到皇甫嵩欲借兵,便颇为玩味了!

    “若能借得玄德麾下五千精锐。则足以!”皇甫嵩开口说道!

    刘备一听,便知道,皇甫嵩打的虎豹骑的主意,只不过这虎豹骑乃是刘备的命根子,是刘备精锐之中的精锐。五千虎豹骑足可抵三四万大军!

    而如今,皇甫嵩站在救援朝廷,救援天子的道义的制高点,刘备却又不得不借出这五千虎豹骑!

    思虑一下,刘备不着声色的无奈说道:“如此甚好,备可将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借予皇甫公,以助皇甫公一臂之力!”

    皇甫嵩闻言大喜,而后有与刘备约定好交接时间,之后便欣然离去。

    而刘备却赶紧唤来贾诩,待贾诩到来,却急忙说道:“文和,今日皇甫将军前来与我商议,想要领兵去洛阳。委陈仓于我!”

    “主公,此乃好事,陈仓去长安乃是一马平川,他日若能占据长安拒关而守,坐望天下形势,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贾诩闻言大喜,皇甫嵩死忠于汉灵帝一脉,且罢战陈仓要道,贾诩这段时间正为此事苦恼,却未曾想,皇甫嵩居然主动提出此事。如何让贾诩不欣喜若狂?

    “只是,皇甫嵩却欲向吾借走虎豹骑,而且当时情况下容不得我不答应,是以备才找文和前来商议此时啊!”

    还未等贾诩开心多长时间,刘备便又开口说道!而贾诩听闻此言,便陷入可沉思之中,许久方才缓缓开口说道。

    “主公,此事喜忧参半,主公虽忧无非是有可能损失一员精锐大军。然主公却未曾想到其中的好处。

    只要虎豹骑仍然牢牢控制在主公只手,吾等便能在洛阳地区留有一只精锐力量,他日为主公夺取洛阳提供便利!

    当然,前提是在这段时间内虎豹骑不被歼灭。所以还需要主公遣一员大将,且诩愿陪同虎豹骑前往洛阳!”

    “如此,却是吾未曾想到,如此吾这就唤吕布前来,再传讯赵云,便由文和为统帅,吕布、赵云为将军,随汝一同前往洛阳。”刘备想了想,说道。

    翌日,刘备便将五千五豹骑交给皇甫嵩,而后送皇甫嵩大军离开陈仓,往洛阳而去!

    见董卓成功降服潘凤,而且潘凤又直接击溃了丁原部众,所以,李儒劝董卓早定废立之计。

    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于府中设宴,会集公卿,令潘凤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

    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董卓拔剑大呼道:

    “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群臣惶怖莫敢对。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的说道:“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大怒:“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袁绍亦大怒:“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言罢,拔剑欲战董卓!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急忙拉住董卓,而后说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挂印而去,直奔冀州去了。

    董卓见袁绍离开,而后对太傅袁隗说道:“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闻言,哪还敢反对,便点头说道:“太尉所言大善,吾当从之。”

    董卓闻言,哈哈一笑而后怒视众官,说道:“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皆云一听尊命。宴罢,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曰:“袁绍此去若何?”

    周毖,又名周珌,字仲远。武威人,又说汉阳人。其父周慎,曾为豫州刺史、荡寇将军,曾与董卓并统于张温,以讨边章、韩遂叛乱。

    周毖思考了下说道:“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袁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伍琼也附和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闻言思虑一番,便答应了,而后立马差人拜袁为渤海太守。

    九月初一,董卓命人请少帝于嘉德殿朝议,大会文武。

    董卓拔剑在手,对百官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乃命李儒读策文:“孝灵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