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御史郑泰劝谏何进说道:“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
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尚书卢植也认为不应当召董卓,何进都不接受。郑泰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彧说:“何进并不是良主。”
然而对于董卓而言,此事却是大喜,原本汉灵帝的几次调派都是严禁董卓带一兵一卒随行,所以董卓才会几次不奉召而行。
如今,何进的命令却是让董卓带兵入洛阳,剿灭宦官。因此董卓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一旦进入洛阳,董卓有这五万大军在手,董卓在诛杀完宦官以后,在朝堂的话语权也会重许多。
最终获得一个封侯拜相的机会不成问题!如此,董卓自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便毫不犹豫的率大军放弃陈仓,直接领兵向洛阳进发!
董卓走后,刘备知晓,这历史并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董卓依然进京了,或许也同样会霍乱大汉,霍乱京师。
同时想起来还在京师的恩师卢值和岳父蔡邕,于是便召来了张辽和赵云,命令二人秘密潜入洛阳。
将蔡邕及其手下一众学生,还有卢值一并请到凉州,若是两人不同意,绑也要将两人绑来!
………………………………
第142章 宦官密谋斩何进 少帝陈留逃于野
何进以消灭宦官为口号,派遣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俩人回乡去召募军队,而这两人都是泰山人。
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在成县,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焚烧渡口的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
董卓接到何进召他进京的命令,立刻上路出发的同时,又上书朝廷说:
“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渍痈虽痛,胜于内食。
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
上书到洛阳,太后见之,遂不同意,派遣何苗去见何进。
何苗对何进说:“兵者国之大器,且董卓乃虎狼之士,大兄之谋乃区虎吞狼也,届时狼灭当如何灭虎?且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难收,宜深思之。”
何进闻言,便开始犹豫不决起来,等到董卓到渑池时,何进更加犹豫不决,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董卓不接受诏命,一直进军到河南。
种邵迎接尉劳他的军队,并劝令他退军。董卓疑心洛阳政局已发生变动,命部下用武器威胁种邵。
种邵大怒,用皇帝的名义叱责他们,士兵都害怕的散开。于是种邵上前当面责问董卓,董卓理屈辞穷,只好撤军回到夕阳亭。
而袁绍知道此事,却以为何进改变了主意,于是便劝谏他说:
“矛盾已经形成,此时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将军行事如此忧郁不觉,却不知将军还在等什么?
吾只怕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重尔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何进闻之大骇。
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袁绍命属下的武吏去监视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于是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
诸常侍、小黄门都去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
何进对他们说:“天下动荡不定,只因怨恨汝等,而如今董卓将率大军至洛阳,尔等何不辞官返回封地,吾必不追究矣。”
何进如此,却是欲听从何太后,防一众宦官一马,而袁绍闻言则暗自摇头,之后再度进言建议何进趁此机会,将宦官一网打尽。
然但何进不许,无奈之下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何进谋划一众宦官之事前后时间太长,以至于一众宦官早知何进之谋,心中惧怕,但手中又无大军,
于是,张让便遣其儿媳,何太后的妹妹向何太后求救,而张让儿媳却先说与其母舞阳君。
而后舞阳君携此儿媳在入宫去找何太后,具言张让等人以知晓其罪,并愿意告老还乡,只是心中甚是感念何太后,所以求太后再让张让等人入宫伺候一回!
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并不再提罢免一众宦官之事!
八月,二十五日,何进入长乐宫,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
中常侍张让、段商议说:“大将军何进自称有病,不参加先帝的丧礼,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入宫,这是什么意图?难道窦武事件竟要重演吗?”
于是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得闻何进欲诛杀自己等,张让便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
等何进出来,就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何进入宫。待何进入宫,张让等人责问何进说:
“天下大乱,非仅吾等宦官之罪。且先帝曾因事对太后不喜,几乎废黜太后,吾等流着泪进行解救。
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只是为了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
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却全然不念当时之情!如今汝不仁也休怪吾等不义。”
遂命众人向何进杀将过去。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然宫内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守住了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便忽生一计,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何太后大惊,正无计可施之时,张让等人便裹胁着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尚书卢植闻言,去追,却只截住了段珪,于是仰头斥责段珪,段珪惊恐害怕,于是放开何太后,何太后从窗口跳下,得以幸免。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袁绍与何苗等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且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中说:
“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何进部下都流着泪说:“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于是吴匡就率兵与董卓的弟弟车都尉董昊一起攻杀何苗,并把他的尸体扔在宫苑里。
最终袁绍关上北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不少人因为未长胡须而被误杀。
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向宫内冲击。
且说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
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举,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逆贼休走!”
张让见事急,遂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少帝之所在。
少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陈留王见此便说道:“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二人相依为命,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
遂随萤火而行,渐渐见路。行至五更,奈何行走时间破旧,早就脚痛难忍,于是兄弟二人便于山岗附近一草堆休息!
却不想草堆后方便是一所宅院,而庄主当夜做梦,梦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