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明白为什么不老实照办?
他继续道:“虽然知道你是为本宫着想可临阵脱逃哪里是男儿作为?哄骗本宫离城?想都不用再想。”——
你也不必说得好像我就要跟夏城一起被灭似地……
“殿下你想太多了。的确我们缺水得厉害人心惶惶但异地一想既然连我们有井眼的城内都焦渴成这样在城外沙土里驻扎的人马又怎能幸免?不过是与他们拼毅力罢了。”我说“北狄出马只是求财物粮食从未想过拼死来夺究竟谁能撑到最后还是难说啊!”
“这么想起来也对。”东宫点头。
“所以请殿下不要多心秦晏并无它意。”
………………………………
第一百七十七节 来,战!
将视线从远处收回瞥向对投书十分感兴趣的东宫。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反转笔杆戳他一记再埋怨“还不都是你害的谁让你派我来这里做官”那真是既解气又妖孽了。可惜这么撒娇的事情对一个小毛孩我还真做不出来。
等巡逻的士兵过去我对东宫道:“殿下城墙上风大还是早些回衙门休息吧?”
他摇头:“你先说这回的投书上写了什么。”
我低头看了看犹豫是否照实告诉他。
“罢了还是本宫自己读比较快!”东宫伸手来抄走北狄人的书信闪到旁边去细看。越是往后读他的表情越加严肃。
因为这封信根本没有再要求什么财物它从头到尾就是一封战帖。
短短几天对方就终于憋不住撕下远道而来的友好面皮直接请战了。
我原以为人家倾巢出动又没打闪电战应该是要耐性足一点多在外面码几天小步儿再说的呢。看来是小觑缺水的威力是说面粉也要用水捏一捏才能入口嘛。
就算他们背后几十里地的安漆村井里还有水整日派人往返运水也是一件苦差事。何况安漆村随时可能被我们的散兵或者墨河的乱民攻击押送供数万人饮用的水就更加麻烦如果进山取水第一他们对山地不熟探查水源困难;第二在林地里失去快马轻弓的优势。骑兵不见得是前述两路游击步兵的对手。
你说他们原本是想趁火打劫却把自己丢火场里进退两难冤不冤枉?
“笑我朝无人应战啊……”东宫不满地瞪着战书好像这样就能把它瞪出个洞来。
“确实也无人应战呀?”我笑道。
没将领不说关键是也没有兵马尴尬总不能让我把这两百来名杂牌军派出去站成个迷你豆腐块吧?
别说密密麻麻地摆出气势了恐怕对面冲过来几十匹战马都能把我们这边碾得鬼哭神嚎地傻瓜才出城应战呢。
金庸里见过一席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凭城墙对抗骑兵差不多就这感觉要不是眼看要断水说不定这儿还挺悠然的。可惜衙门的八口水缸已经见底了养活百来人真是难于上青天悠哉不起来啊。
而今人家抓狂下战书我反倒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早点儿打退他们。早点儿收工放人出城早点有水用。^^君子堂^^
吩咐加强警惕再把依然是打太极的回函给送到城下我就趴在垛口偷看对方的情况。
带着回函的北狄骑兵到他们营地内不久。帐篷外面开始聚集人马而且是越来越密集、越来越频繁地跑动乍看之下对方营地的栅栏内外挤满了从帐篷里钻出来的人。
我也赶快派人把全部兵卒都集合起来。除了东西南面城墙各留几人以外统统集中到北面来。
人手实在太少如果不全体动员我们甚至不能保证每个垛口有二至三人守住。
紧缺的不止是人还有武器。
大炮?没有。
投石器?没有。
刀剑之类地东西倒是每个人配备了一把。
弓拉得起的人才会有你别说还真的有不少人拉不动长弓轻弓倒是连我都能用。但守城的时候用它还不如往下面砸板砖呢。
至于箭不好意思每个人二十支是上限了。
没办法朝廷不支持地方自己搞武装部队我们原本是要靠铜山关和州府的军队交叉保护的谁知道那两处的全都出去支援墨河。却给关外的北狄人钻了空子呢?
嗯。这是调度方面的失误。
“唔基本都上马了。”东宫站在正中央的垛口内。眺望北狄大营“为什么他们放心地在咱们面前集结不怕趁此时攻击吗?”
“我们有那本事?”我问东宫认真回答:“没有。”
“那就对了请离开那里以免被流矢误伤。”我把东宫拉住塞向城楼里。
北狄地兵马紧张调配逐渐从一盆麻点变成数根黑芝麻杆。我方也是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除了立在城墙上静待的兵卒以外剩余的都忙于把百姓“捐赠”的石块砖块瓦片什么地搬上城墙。油商捐出来的油桶、从乡亲那里抱走的棉被等也扛了过来码在城楼里。
“殿下你的任务就是守着这些装油的桶和缸。”
“为什么?”东宫不满跳起来“把弓给我看我地!我能百步穿杨比这边的兵士强多了!”
他的喊叫令忙碌准备中的士兵侧目我急忙打断:“好好、就让你用长弓但请务必注意安全!”
虽然他据说射箭的功夫跟骑马一样精湛可这毕竟是上战场了刀剑无眼越是站得贴近垛口越容易被由下而上的乱箭射伤——
北狄的骑兵别的武器都不怎么出名链锤和轻弓可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绝艺。由此看来擅长奇袭和杀伤不是没有道理。
几个衙役把喊冤鼓给搬到了城楼里说是没有军鼓只能用这个代替。看着滑稽了些而且我也不懂什么鼓点幸好操练民兵地教头也在城墙上他接过鼓槌随手试音顿时墙上一边沉寂。大家都渐渐进入状态等着将帅号施令。
即墨君带皇卫守在西北角阿青和衙役们守东北角我在中央。
我的正前方就是东宫他试了试刚领到的弓箭不太满意倒也没啥好挑的了于是跟打了鸡血一样跃跃欲试地望着北边。
“弓手注意听我令!”他兴奋地叫道。
“啊?”教头诧异地看着他。
我说:“就按那年轻人做的做。”
“是。”知县都这样讲了再是怀疑也只能奉命行事于是教头凝神等待东宫的指令。
此时突一阵狂风夹杂沙石刮过天色陡然转暗正午后地日头不见了气温骤降。整个战场顿时笼罩在一股阴冷狠戾地煞气中除了旗幡猎猎作响没有别的声音。
………………………………
第一百七十八节 迎战:一箭破晓
北狄真打算用骑兵做主力攻城么?
我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等待着对方先动。这一两个月以来大到县务国务小到查案私怨除了等待着敌方动作别无其它办法。
也许周裴说得没错我就是个耽于思而疲于行的人。
但讲好听的也可以说暂时是以观望为主以静制动——咦这词儿似乎从曹寰那里听到过?
“来了!”
东宫的一声提醒让我回神。我观察场上情形暂时不一言。
其实也并不是对方的阵列行动了远远望去是有领头的出来骑马于阵前来回走动似乎正在训话做战前动员。
我们这边就没那必要了回头一看城里都是避难的百姓。最拥挤的地方一个院子里甚至仰着十来张脸默默地望向城楼这边。这一时的煞气使得城内鸦雀无声城墙上的守兵不敢回望每个人背后都是上千双眼睛。
按照守城惯例街道上除了游散官兵不留平民而今上百的山贼就聚集在街心随时等候接替。
我将视线再次转往北面这次也不再回头。
“准备!”
东宫说着踩弓搭箭但并不举起。
鼓点一遍众弓手纷纷抽选轻箭将弓踩开靠在足边架好。就连成年人也要用踩的才能拉开弓可见需要多大的力道听说一箭能射数百步。近距离用比较重地箭头那威力能赶得上子弹。
原本这种弓箭能形成密密麻麻的箭网是最好的对敌方具有极强的封锁能力可惜在夏县各镇搜罗总共只有不到百把长弓现在分派下去仅能保证每处垛口有一个火力点。密集型攻击是不现实的。
北狄的战前动员已经结束阵型开始变化。
先是以方阵列缓缓起步突闻号角声响。便像炸锅一般唰地分散开来。为减低弓箭和其它远程武器的伤害整个阵形呈现散乱状但仔细一看却仍是有条不紊地按编排位置行进的。
估摸着将要进入长弓射程对方的横排也参差起来如波浪状拉开差距保证最小密集度。
目测下来略一估算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