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我是内务军-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了69年,为了遏制东部的华夏,土耳其斯坦军区驻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辖区的部分兵力兵器和当地军事行政机关转隶再次组建了中亚军区。

    在二战这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亚五国约有400万人应征奔赴前线参战,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参战将士阵亡。哈萨克有180多万人投身战斗,60多万人壮烈牺牲。乌兹别克有超过150多万人参战,50多万人捐躯。塔吉克斯坦有近30万人参战,92万人阵亡。吉尔吉斯(当时属于哈萨克)共有36万人应召参加卫国战争作战或后勤支援任务,牺牲95万人。土库曼有30万人参战,其中74万人牺牲。

    这期间,中亚五国将士与德国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后世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名勇士英勇奋战,阻击了德军50辆坦克长达4小时的轮番攻击,最后全部英勇殉国。“俄罗斯虽然辽阔,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这是28勇士的悲壮豪言。在这28人中,有10名勇士(他们有的是俄罗斯族)来自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现在阿拉木图市中心的一座公园就以潘菲洛夫28勇士命名,公园内长明火熊熊不息,光荣纪念碑高高耸立,缅怀先烈英灵。当地不少新婚夫妇选择在婚礼当天到公园献花,让先烈们见证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一神圣时刻。此外,后世的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祖父就参加过二战,当年曾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748步兵团服役,并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后世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的父亲也是二战老兵,获得过荣誉勋章。

    二战期间,中亚五国作为大后方,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衣物、汽车、飞机、航空发动机、坦克等各类物资。中亚国家还发动群众积极为前线捐款。据统计,土库曼妇女自愿捐献了总重量达7392公斤的金银首饰,哈萨克民众捐赠各类物资更多达1200多车皮。同时,中亚五国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参与难民安置工作,仅哈萨克就接纳了40多万战争难民。(这一段不是美化而是事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不能否认他们在卫国战争中的付出,因为这是正义的崇高的行为。这可不是什么讨好俄罗斯,这就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有的人说苏联的卫国战争与中亚无关,保卫的是俄罗斯的国,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试想,如果俄罗斯倒下了,德国随后就会进入中亚,按纳粹的理论恐怕也不太可能善待中亚人)

    现在,大批的中亚人入伍除了哈萨克的俄罗斯族之外就是这五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了,由于语言的差异,现在很大问题是,不少来自中亚的战士的话,不少内务部队的军官和战士听不懂,也知道德军里可有中亚人师团的,主要是匪首穆斯塔法・硕海在十月革命以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建立了突勒斯坦自治省。北部由亲苏的阿里汗等建立了阿拉什共和国。突勒斯坦的宗旨是统一中亚的突勒人成为一个民族。这违背苏联的政治,所以突厥斯坦成立仅两年就被苏联军队攻破。当时很多反感苏联的突勒斯坦人在亡国以后坐上了去欧洲或者土耳其的火车。二战一爆发,这些人就被纳粹召集起来,成立了突勒斯坦军团。如果德军从中选出人搞渗透,或者派出间谍深入内陆地区那就麻烦了啊!

    可中亚的战士这么多总不能有嫌疑就抓吧,要是弄不好那可就要伤军心了啊,而且语言不通鉴别也非常困难啊,现在内务部很头疼这个问题,安德烈也知道如果处理不好,中亚的爱国热情恐怕会被挫伤这个责任内务部也负不起啊!

    同时语言不通,让部队的指挥也很不方便啊!而提到这个问题克罗奇科夫现在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啊,这不仅仅是中亚还有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少数民族参军的,这苏联的民族可是非常多的啊!

    而安德烈虽然是后世人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但想起后世的经验安德烈还是决定向克罗奇科夫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克罗奇科夫同志,我觉得这问题应该多管齐下来解决!‘’

    “怎么个多管齐下啊?”克罗奇科夫问道,安德烈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首先,是咱们内务部可以组织民族语言的培训班啊,以我们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民族这方面专家给我们的干部和战士培训,同时也可以对不同民族有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对自己的同志熟悉起来,同时也可以在一些关键点部署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严防德国佬的渗透!”

    “其次,我们可以让中亚的指战员里懂俄语文化程度高的人专门排到通讯和指挥的位置这样既方便我们内务部进行审查也有利于红军的指挥工作。”

    “再有,我们可以请中央把大批在中亚地区工作很久的干部,动员起来可以让他们在红军里担任政工干部一方面方便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好好动员和发动中亚地区加盟国的爱国热情!”

    克罗奇科夫直接一拍桌子,好主意,我马上向贝利亚同志汇报!
………………………………

第三十二章在莫斯科的日子(九)镜中花啊

    而对于安德烈关于处理军队民族问题的建议在提交后,得到了贝利亚的许可而且还将立刻开始实施,而莫斯科保卫战的局面现在依然和历史上一样了:德军的后备军变得十分紧张,而苏军保全了主力部队,后备部队也都训练有素,配备了必要的武器,并于12月初加入了防守队伍。

    一路苏联集团军准备在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附近,从侧翼袭击莱因哈特的装甲集群。另外一路集团军在斯大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附近伏击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其余各闻组成掩护部队,部署在莫斯科效外。

    11月29日,朱可夫致电斯大林:“前线司令请示最高总司令下达反击命令。”

    当晚,斯大林下达了命令。起初,德军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威胁。12月4日,中央集团军群根据所获情报做出了如下结论:敌人的作战能力不足以发起一场大规模的反击行动。

    但是第二天的情况令德军十分意外。12月5日,德军装甲集群侧翼遭受强烈打击,发起进攻的苏联军队迫使他们往克林方向前进。苏军切断了西去的道路,决定包围德军,切断他们的退路。德军小分队拼命地想击退苏军,掩护大部队撤退。但是,坦克和其他机械油料耗尽,只能遗弃在路边。

    德军士气很快被削弱。沙尔回忆道:“越来越多的士兵放下武器,向西退去。有的用绳子牵着牛,有的拖着载有土豆的雪橇,没有人再去掩埋轰炸中丧生的同伴。”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莫斯科南部的图拉附近。古德里安回忆道:“12月6日夜晚,当我决定停止一切行动,毫无希望地撤退到原来的防线时,心情非常沉重。”

    两军的处境发生了逆转。苏联方面起初“一步也不后退”的要求,变成了前进的呼声,目的是不给敌人喘气的机会,不让他们重整士气。而德军将领冯·博克的命令却充满了另一种味道:“我命令任何撤退必须得到集团军指挥官的允许,而撤退的形式必须经过我个人批准。”

    12月5日,严寒降临,那是140年一最寒冷的一个冬天。一位德国医生在日记中写道:“在这样的野外,苏联人可以自在地用两只空汽油桶做一个炉子取暖,而我们的人只能站在煹火周围燃烧宝贵的汽油。”

    现在,纳粹德军面临重蹈1812年拿破仑覆辙的危险。12月的反击让德军退守到距莫斯科120至150公里的位置,这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军的第一次重大战败。

    全世界都看到这样的照片,废弃的汽车、坦克和飞机,还有许多德军战俘。

    从莫斯科迅速撤离的“勇敢之师”在德军参谋部遭到了惩罚。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被停职,希特勒决定亲自挂帅。陆军元帅冯·博克被取消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头衔,由克鲁格取代。古德里安被停职,直到1943年2月重返军队。霍普纳被开除军籍,剥夺身穿军装和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他因参与7月20日密谋反对希特勒而被处以绞刑。

    然而,希特勒坚持到底强硬的态度确实起到了作用,纳粹德军有序地撤离并加强了战线部署,增援部队填补了战线的缺口。同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对列宁格勒到黑海的一线发动全面进攻,试图尽最大可能解放更多的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