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壮大,他们虽然来不及靠近边境,但已准备好在第聂伯河和德维纳河开战。
古德里安和霍特的装甲集群开始向东进发,他们受命继续向前深入,并在斯棱斯克东部会合,但他们并没能延续明斯克战役的成功。这次不是因为古德里安的固执,而是因为机械化部队遭到了苏军的袭击,不得不进行防守。不久,霍特的部队也回到防御状态,放弃大卢基,这是苏联夺回的第一个被占领的城市。
把步兵甩在后面的德军装甲集群,如今面临被打败的危险。德军试图在集团军步兵赶到之前逆转局势。与此同时,北方集团军群也陷入危机,他们停止了对诺夫哥罗德城的攻击。此外,德国第8装甲师在离诺夫哥罗德城不远的索得奇市附近被包围。一名德国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正如攻入法国时的感受一样,我们没有感觉是进入战败国。相反地,我们遭到了抵抗,不管多么绝望,他们都在顽强地坚持抵抗着。”
8月,苏军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局势,对之前遭遇围困的苏联士兵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在明斯克附近突围后,在森林里迂回了一个月的库兹涅佐夫军团逐渐恢复了兵力。1941年夏天,不少士兵都恢复了良好的作战状态,回归前线作战部队,继续进行战斗。
古德里安正准备向莫斯科进发。8月21日,他的部队再次启程。但就在同一天,希特勒发出了令指挥官感到震惊的指令。哈尔德将军认为,这对整个东部战线起了决定性作用,纳粹德军不将莫斯科作为袭击目标。
霍特受令向北转向列宁格勒,援助霍普纳,古德里安被委派转向南方,包围在乌克兰的苏联军队。他立即面见希特勒,坚持要马上进攻莫斯科,并试图证明他的军队具备这样的能力。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指出,一旦在南方地区战线拉得太长,就必定引发严重的后果,如果到那时再袭击莫斯科就太迟了。”
希特勒仍然坚持己见。8月底,古德里安的部队开始向东行进,深入苏联西南前线后方。此时,德军已在基辅南部第聂伯河左岸占据了几个桥头堡,但古德里安抵达那里仍需时间。
突围后,库兹涅佐夫被任命为第21集团军司令,这一军队将代替第2装甲团进行防守。苏联统帅部必须做出选择,他们是沿着第聂伯河保持防御,还是在合适的时候撤退到东部后方并整顿前线。第聂伯河沿线的防御非常坚固,不能放弃。而在开阔地区建立防御工事显然比在河岸上更加困难,撤退只是在最后才会考虑的办法。
侦察兵监视着德军坦克的一举一动。到了8月底,危险仍然存在。苏联西南和南部前线的主要敌人是德军第1装甲集群,他们8月底前仍在第聂伯河下游南部较远地区,苏军侦察兵也注意到古德里安部队的转向。
苏军坦克数量严重匮乏,机械化部队在第一次战斗中就被摧毁,此时的苏联面对德军装甲师几乎束手无策。库兹涅佐夫被的第21集团军只剩下16辆坦克。9月初,古德里安的部队攻破苏军的防御,开始向基辅以西200公里的洛赫维察行进,并从后部切断保卫乌克兰首都的苏联军队。这似乎正是命令西南前线军队向西撤退的良好时机。但是苏联侦察兵没有掌握最近几天的形势情报,所以苏联统帅部未能发布指令。
与此同时,德军从根本上巩固了他们之前在乌克兰克列缅丘市附近占领的桥头堡,在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从第聂伯河下游急行至克列缅丘格,接着在夜里冒雨穿越第聂伯河,靠近已被德军占领的洛赫维察。
此时的苏联部队已来不及撤退,在基辅附近部署的西南线所有兵力都已被包围。基辅围歼战创下了一个记录,成为所有战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困。据统计,共有53。2万名苏联士兵被围困在那里。而最后只有约1。5万到2万人成功突围。基辅包围圈内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1年9月底,被德军夺取苏联坦克数量是这场灾难的标志性代表,只有50辆。
与此同时,中央集团军群在没有坦克支援下,击退了斯摩棱斯克附近苏联军队的袭击,苏联近卫军便在这些战斗中诞生。9月6日,第100步兵师因解放叶尔尼亚市被授予“第1近卫步兵师”的称号。
前线战火纷飞,霍特写道:“我们损失严重,特别是在最低指挥层级。以往任何进攻都没有如此大的损失,而且此后只有部分得到恢复”。
纳粹德军原计划四个月打败苏联,而此时已是第三个月,完成“巴巴罗萨”行动的机会变得越来越渺茫。苏联红军方面的情势也很危急,西南方面军遭围困,迫使苏联统帅部想方设法填补空缺。而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战斗,不仅使敌人筋疲力尽,也让苏军耗尽全力。”
接下来斯摩棱斯克还是会失败的德军将一路杀向莫斯科,这个时候,我能怎么办啊?
………………………………
第四章血战斯摩棱斯克(二)
在阵地上,战士们开始加固工事,同时开始清理战场,而当干完了这一切天色渐晚了,大家开始拿出干粮开始吃,而有的战士则拿出了自己身上的香烟开始抽了起来,毕竟这样的大战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光荣了,所以现在大家都很看得开了,而安德烈和自己带来的战士也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黑列巴,实际上,安德烈并不习惯这黑面包的味道,于是他又掏出了一个炼乳和一个牛肉罐头,其实这并不是安德烈娇气,黑列巴书面的叫法应该称为麸皮面包,或者全麦面包。由于其制作的原料并不全是精面粉,而是混合了小麦在磨粉过程中被碾下来的皮层、胚芽、糊粉层及少量胚乳等麸皮,因此比精面粉面包更具有营养价值。黑面包分为两种,一种是酵母发酵的,一种是germ(面包发酵粉)发酵的。所以一种吃起来很硬,适合抹面包酱吃,一种比较松软。面包上一般会裹荞麦皮儿、麦仁儿、南瓜子、芝麻、植物籽等等,增加香味和口感。有机会尝一下吧!刚出炉的好吃,一般亚洲人不爱吃,因为黑面包不是甜的,口感有些酸。
不过,安德烈还是明白必须适应它因为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来颜色像中国的高粱面窝头,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点儿酸味,又有点咸味,中国人一般开始都吃不惯,不了解情况的人甚至以为这是粗劣食品。其实,黑面包既能顶饱又富有营养,还易于消化,对肠胃极有益,尤其适于配鱼、肉等荤菜。这是因为,黑面包发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据俄罗斯人介绍,烤黑面包是挺费事的,光和面和发酵就得近两天时间。做好的面包坯,放入温度均匀的俄式烤炉里用文火焖烤,出炉时面包底部能敲得梆梆响,外观色泽黑光油亮,切开香软可口而又不掉渣,这才是黑面包的上品。由于工艺复杂,所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主妇都不在家里自己制做,而是每天定时上街到面包房采购新鲜的黑面包,供全家食用。
而安德烈发现旁边的好几个战士有意没意往自己这边看,安德烈瞥了过去原来是因为其他的战士身上的干粮都是面包干或者是饼干,这干的黑面包味道自然更差了,而且没有什么肉,而自己这边又是肉又是炼乳,简直就是大餐了啊,而苏军中确实也没有什么官兵平等的,而如果自己是红军的军官也许还有人会让自己分一点,可自己是内务部的军官,这红军中的指战员都是巴不得不和内务部打交道,但安德烈明白这还是因为大清洗带来的恶果,而且确实不少的内务部军官依仗自己特殊的身份在各处为所欲为,安德烈记得前世的各种作品内务部军官一般都是反面人物,眼高于顶,刚愎自用,而且正是由于内务部特殊的地位让许多的指战员被冤杀,而毕竟内务部的地位特殊地位作为斯大林的手中的一把剑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的盾牌所以内务部就是总书记的亲卫,连克里姆林宫的御林军都是内务部部队,但内务部在卫国战争中也有自己的贡献的,军工生产的监督,情报收集,还有督战都是内务部的贡献,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
而安德烈就在这样的纠结中吃完了饭,而看着漆黑的夜色,安德烈突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内务部的形象自己改变不了,但自己可以改变自己啊,而且就算必须给德国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于是安德烈找到阵地上现在的指挥官,
他提出了夜袭的意思,但中尉很为难,毕竟自己的手下很疲惫,而且苏军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