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叫炮击,炮击”安德烈在嘴里嘟囔着“呼叫”,对了,安德烈一下子想到了办法,大炮够不了这么远!“飞机可以啊,尽管在巴巴罗萨一开始苏联空军就损失惨重但苏联空军并没有彻底完蛋,苏联空军对于二、三线后方机场的建设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因素实际上拯救了受到沉重打击的苏联空军。德国空军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攻击力量也只摧毁了苏联的一线机场上的飞机,其中苏联空军装备的2739架的新型战斗机中,只有一半左右被部署在德国空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而苏联空军同样防御薄弱的后方机场却处在德国空军鞭长莫及的深远后方。苏联空军在受到初期的沉重打击之后没有和法国、波兰这些国家的空军一样的下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苏联大部分的作战力量都集中在二线机场上,这就使德国空军在消灭了苏联一线航空作战力量之后,在6月22日白天就与苏联二线机场起飞的航空兵迎头相撞。
苏联空军部队的梯次部署和庞大的装备规模,使苏联空军在德**队的闪电战中得以幸存。苏联空军的后备力量虽然因为装备性能落后和组织不利而大量的损失,但是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前18天里仍然完成了47000个作战架次,其中的47%的作战架次用来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371%的作战架次担负与德国战斗机空战的任务,其他作战架次为侦察等辅助任务。苏联空军剩余的这部分力量在空中给德国空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也有效的迟滞了德国地面部队的突击速度,德国空军对苏联空军的打击从战术角度上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从战略角度上却没有达到战争开始时的预期目的,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德国空军在战役指挥上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德国空军的装备结构和苏联广大的领土面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虽然苏联空军无力与德军争夺制空权但依然有出击的能力!”
于是安德烈决定请求上级进行空地协同作战,地面用照明弹和信号弹或者点火指引的方式,协助空军的轰炸机对德军的师部,后勤基地、炮兵阵地进行空中打击。
这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作战方式了发挥空军的战斗力,地面配合空中力量当主角,安德烈相信自己的特战队完全可以,他有很多时候喜欢拿这支部队和前世那些特种部队进行比较,从训练的科学、营养、装备和情报后勤保障方面看,现在这支部队简直就不能比,可现在这支部队有一点是前世不少特种部队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实战机会,一次实战比十次训练的效果都好。
以前部队像什么心理训练等科目都是重要科目,可对于这支部队而言,枪林弹雨、强敌环视他们见得多了,不断的实战使队员的心理变得非常成熟,而不断的胜利给每个曾经和正在特种部队服役的人员以无上崇高的荣誉,一支有荣誉感的部队是很难战胜的。
于是安德烈也和队员们交换了意见,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让空军出击,现在的苏联红军思想是非常僵化的,而且缺乏主动性,万事都喜欢请示上级,而且唯命是从,勇猛有余但缺乏机变,所以对于安德烈提出的召唤空军的想法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现在的苏联军事指挥体系中,只有方面军级别可以请求空军出击,空军的指挥权和陆军是分开的,因此对于安德烈想调动空军的想法,他们都觉得难以想象,对于能不能叫来非常的怀疑,但安德烈的命令下他们选择了接受命令,在一起制定好这个作战计划后,随着电波,这场空地一体战的电报直接发往卢比扬卡和西方面军司令部。
………………………………
第二十一章莫斯科保卫战(九)计划捉鱼
安德烈没有想到他的报告一交上去立刻就让高层振动了,贝利亚看到安德烈的报告后,简直是不可思议居然想动用空军来配合特种兵作战,贝利亚的军事能力其实不怎么样的,但当了这么久的内务人民委员,由于监督红军和收集情报的需要,贝利亚也是一个经常接触军事最前沿的人,他想起了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的经典作战,猛地意识到这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安德烈是内务部的年轻一代里少有的军事人才,自己之所以对安德烈如此赏识一方面安德烈是一个孤儿,而且从小一直是内务人民委员会培养的,对于安德烈特种战的思路他也是赞同的因为安德烈的表现好内务部脸上也有光,看谁还敢说内务部的军官不会打仗的,所以思来想去贝利亚决定支持安德烈的计划!
而朱可夫这里在接到安德烈的计划后也是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居然想玩这种手笔,但作为苏联最顶级的将领,朱可夫在仔细看了计划后,也是觉得计划是非常可行的,而且这次一旦成功可以对于德国第九军以狠狠的打击,自己完全可以在第九军受创时发动局部反攻打乱德军的部署!于是朱可夫决定全力支持安德烈的计划!
而第二天在克里姆林宫的军事会议上,当这份计划提交到国防委员会讨论的时候,一下子就引起了争议,在斯大林没有明确表态下,迅速分裂成了三派,首先贝利亚做为内务部队的老大率先提出了计划并且也向与会的各位军方大佬提供了a部队这一个多月来的战斗情况。
而计划一出来,反对者立刻就出来了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他立刻说道:“夜间空袭风险太高了,我们的红空军本来就已经损失惨重了,现在要是再出问题恐怕我们连空军都没有了。”做为一个思想保守的人,沙波什尼科夫立刻就直接否定了计划,沙波什尼科夫的话让贝利亚可不开心了,于是贝利亚立刻拿出了又一份文件朗声读到:
“在德国与英国的空战中
德国空军的夜袭使英国防空陷入了很大的被动,至1941年2月,德军共出动飞机24000余架次,被击落156架;而伦敦则遭受了惨重损失,市民死亡近万人,市区1/5的房屋被炸毁,超过100万幢,无辜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战争中死伤人数的20%。交通和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每天从伦敦开出的火车由轰炸前的60次减至4次。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德军向那里投了16000余吨炸弹,整个城市几乎被毁,12家飞机零件工厂也遭到严重毁坏。
同样英国空军在40年8月25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指示,英国空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袭柏林,作为报复手段。尽管空袭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乎其微,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德国!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使柏林市民也真切体会到了战争。”
。。。。
“既然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可以做到那么我们伟大的红空军难道不能夜袭敌军给德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吗?”贝利亚问道,而贝利亚的话让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也陷入了深思,两位元帅一方面很清楚一旦计划出问题对于现在实力孱弱的苏联红空军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啊,但尽管思想同样保守戎马半生的他们也知道计划一旦成功不仅仅可以重创德国第九军,而且还可以提振连败的军心士气,明显是风险与收益并存啊!所以两位元帅陷入沉思成了中间派。
此时,一个光头将领发声了:“没错我们,伟大的红空军不比任何的空军差,而且安德烈带领a部队的表现大家也有目共睹的,我认为计划完全可行!”这不是朱可夫,而是铁木辛哥。很多人认为他同样保守落伍其实并非如此!
铁木辛哥属于传统型将领,在其任职期间,他在红军中恢复了沙俄时期军队的严酷纪律。但与当时红军中其他一些保守派将领相比,他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在他的力主之下,红军加快了军队机械化步伐,增置了大批坦克,以应付预料逼近的苏德战争。后来的战事证明,这些措施是非常及时的。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后,斯大林接替了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一职。由于西方面军在巴甫洛夫大将指挥下惨败,形成巨大的战役突破口。铁木辛哥于1941年7月危急局势下接手西方面军任司令员,指挥在斯摩棱斯克的撤退作战。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铁木辛哥成功稳住了西方面军的局势,使得战线稳定到1941年9月底德军发动莫斯科会战。1941年9月铁木辛哥调任乌克兰前线,指挥刚刚在基辅和乌曼被歼灭150万人的红军成功将战线稳定了下来。
铁木辛哥是一位德高望重,资历颇深,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