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基商路-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军区司令部,被关进了单间禁闭,才终于明白,有人把玉宝臣告到了军区,说他带着武器,武装干扰地方行政执法。为防消息走露,玉宝臣会对告发他的人采取报复行动,所以才发出一道紧急军令,目的也是不给他时间做出激烈反应。

    当时中央政府已提出,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大政方针。而一些利用军队武警等特殊权利做生意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强烈不满的言论正引起高层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军上下也开始整顿军纪,清理清查军队做生意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而玉宝臣与地方公安部门的直接冲突事件,可说正撞在枪口上。这也是为什么,军分区司令部要直接调查玉宝臣的原因。
………………………………

第186章 替罪羊

    告玉宝臣的人,显然也是很清楚当时的政治背景,目的是借整肃军纪运动达到一举把玉宝卧打跨。

    如果玉宝卧真就此被打趴下,某些人就达到了目的,但那可就太低估了玉宝臣背后的背景。

    区分区有不少高级将领是玉宝臣昔日的战友,虽然玉宝臣名义上是被关了禁闭,但实际上,他却只是暂时出军分区的大门而已。

    随着调查的深入,军方高层也清楚了这是地方势力借军纪整顿之风,报复玉宝臣后,军方高层甚至明确表态,这事,一定要还玉宝臣一个公道。这不仅仅仅为玉宝臣个人,更重要的是,军方不想让地方把动用武力干扰地方行政执法的屎盆子扣在军方的头上。

    但考虑到与地方的关系,最后调查做出了需要单独对此事进行调查才能最后定性的结论。

    这个结论的做出,实际也是军方向地方显示强硬态度的体现。

    与此同时,在军区分区内,人身并没受到限制的玉宝臣,在军方高层的暗示下,向一位他在部队里曾为其当过警卫员的老首长做了汇报。

    老首长现在是国家级领导人,让老首长知道此事,无疑是军方最强大的后台。

    老首长为人正直,眼里不揉沙子。听到有人颠倒黑白,不仅保护黑势力,还污告参加过越战的老兵,在电话里就张口骂了人:还反了这帮犊子不成你放心在等着,用不了多久,你就没事了。有了这句话,玉宝臣在军营里也没再着急。

    能够把检举信直接交到军分区司令部的人,肯定不是个小角色。而有这动机的人,只有凌海的张市长。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他当面说的好好好,背后竟置我于死地经过多日的反思,玉宝臣十分肯定,污告自己的就是张市长。

    在老首长的关注下,省委书记和军分司令员开始关注此事。之后,成立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军地联合调查组,担任组长的是一位省委副书记和一位军分区的副政委。

    调查组开赴凌海后,根本没经过市委,直接找相关人谈话,单独调查取证。在取得一些旁观群众的证词后,分局的李局长和孙警长被带进了调查组。

    在多名群众的证词面前,两人证词无法自圆其说。他们之前说,是玉宝臣为女人与地方群众发生冲突,并先拿出枪威胁冲突的另一方,在警察赶到后,又拿枪与警方对峙,如果不是警方为顾全大局,先行让步,必将导至一场军地之间的流血冲突。

    在强大的政策攻心下,两人终于承认有人暗示他们作伪证,将事实夸大并歪曲,目地就是报复玉矿长。

    事实查清,幕后黑手也浮出水面。

    但处理结果却难产,迟迟未出结论的后果是,玉宝臣不得不继续留在军分区司令部等结果。

    之所以调查结论难出,是因为地方和军方在处理意见产生了分歧。

    军方的结论是,事情的起因于黑社会性质的争斗,分局为黑社会做保护伞,不能公正的执法,玉矿长是见义勇为,虽然拔枪有些不当之嫌,但当时的情况也是情势所逼,与见义勇为的行为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处理意见是,分局的副局长和孙警长清出警察队伍,并追究指使二人做假证的幕后黑手张市长。

    军方之所以做出这么强硬的结论,并不是刻意为他开脱,当时地方上指责军队有特权的言论很多,不少都上了政府高层的内参。军方是想借此次事件的影响,说明之前的许多言论都是污陷的性质,以此重树军队的形象。

    而张市长能有今天的位置,其也是有很深的社会背景的人,若非如此,他也不敢把检举信交到军分区,去和一个军队的师级干部掰手腕。

    地方上当然不会傻到直接对张市长进行袒护,他们采取的是围魏救赵之策。

    他们指出了军方的在整个事件中最致命的一点:在现场执法的孙局长没掏出枪的情况下,玉宝臣先用枪抵住了他的头,这行为,已远远超出了正当防卫,属军队乱用枪械,是军队对枪械管理不严的铁证。

    有了这个理由,军方的态度也不得不软下来,如果把此事吵到上面去,军方也难逃追究。

    最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以分局的李局长和孙警长做替罪羊,不直接追张市长的责任,以免在地方上引起政治地震,从而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但省里的高层也私下表示,在接下来的换届选举中,张市长肯定会退居二线。而有关枪械管理方面的问题,军方内部消化,也不写进调查处理意见。至于当事人,虽有不当的行为,但也有情可原,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调查终于有了结论,玉宝臣也得以离开军分区司令部。

    表面上,事情就这样过去,但其深远影响,却是有着影响历史进程的意义,玉宝臣不知不觉中做了军地冲突的主角不说,也因为这件事,让他的的人生再次发生了转折。

    这次持枪与地方对峙事件,让军方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的严重性:有没有必要让已转成生产企业或建设兵团的原军队编制,再按准军事编制配备枪械

    讨论的结果很快出来:一是金矿确实需要是要重点防范,却没必要让所有转业的军人都配枪,设一个武装保卫部门就足够。

    二是生产型企业也不如军队内对枪械管理的那么来格,枪械流入社会的危险性极大,更难保证诸如此次凌海市发生军人持枪与地方执法机关对峙的事。

    三是,整个社会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军企也要跟上形势。

    最后一点,转制要妥善安置人员,工资不能低于津贴,级别不得低于地方,这样才不至于有不稳定因素出现。

    也就是在玉宝臣离开军分区司令部不久,军方就与地矿部谈好接管条件,凌海金矿划归地矿部直属。

    虽然从小道消息也知道些有关情况,但玉宝臣却没有心思去多加关注。那时的他,是归心似箭,没有和仙凤告别就离开,转眼近半年未见面,他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回凌海。

    而当他回到凌海时,等待他的却是一个噩耗

    他找不见了仙凤,也找不见耿大哥。

    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出事了

    当然,也有一个很龌龊的猜测:耿大哥带着仙凤私奔了。后来知道真像后,他还为有这想法感到惭愧和脸红过。

    终于在警局里,打听到了仙凤和耿大哥的消息。

    仙凤生病住进了医院,耿大哥因杀人被关进了监牢。

    在医院里见到仙凤,才知道他们两人九死一生的经历,仙凤哭着告诉玉宝臣,他们的孩子没了

    原来,在玉宝臣没走之前,仙凤就已知道怀了孕,本想再见到他时给他一个惊喜,但是,等来的却是玉宝臣的不辞而别这样一个无法再坏的事实。

    一直没等到来凌海市里的玉宝臣,仙凤坚信他不会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就把她给甩了,在彻底死了心之前,耿大哥也不忍心看着仙凤受煎熬,终于说动仙凤和耿大哥一起去金矿找他,才知道玉宝臣被军分区司令部紧急召走的事,至于更多的细节,金矿方面也无可奉告。

    虽然仙凤对从金矿里得到的消息将将疑,但总算还有一分希望,于是带着这一分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漫长的痛苦等待。

    耿大哥的日子一点也不比仙凤好过。随着仙凤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行动也越来越来方便,而耿大哥也担负起了照顾仙凤的责任。好在,之前玉宝臣给过耿大哥和仙凤一笔钱,他们还不至于为没钱养活自己而发愁。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日子好过。没有不透风的墙,玉宝臣被军区司令部软禁的消息,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