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是现场的认捐仪式,在此,我先代表民俗公司的全体职员,向会前就提出向民俗公司给予慈善捐款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慈善事业的支持”
甄强讲完话,方敏继续主持现场捐增仪式。
现场捐赠按着开始安排好的次序,万锦集团,大白楼分别向民俗向公司捐赠了五万元人民,两个公司的代表,举着放大了五万元支票标牌上台交给受捐的民俗公司代表王露露。
轮到凌海钢铁集团时,出现了一个小的插曲:张春海董事长离开主席台,从下属手中接过五万元支票标牌,亲自交给王露露后,又要过方敏手中的麦克风,说:凌海钢铁集团,决定在捐赠五万元的基础上,再追加十吨的钢材,王沟庙工程开工后,按工程需要的钢材种类,准时送到施工现场。
场下热烈的掌声,也把捐赠仪式推向了高氵朝。
这个高氵朝,可是甄强事先没想到的。
卓然书记离开坐位,把一万元人民币捐款亲自交到甄强手里。
之后,他从方敏手里接过递过来的麦克风:“一万元捐款,是我个人的一点表示。说实话,王沟庙重建是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我之前还真没想到,之前,我们一直在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天我才对文化搭台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王沟庙,本身也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我听说,王沟镇将用他们所占的股份,向县农行办理了贷款,用于修建王沟庙的公路。先不谈王沟庙建成后旅游业给王沟镇带来的变化,眼下,其带动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得到初步的体现,这样的模式,我们回去后要总结,虽然,这经验不一定适合别的乡镇,但这种思路,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的。
今天这个签字仪式,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个教育。我也是有感而发,没什么准备,也不想在这里做什么总结性发言,只是以一个凌海市民的身份,捐出的是自己一份心意,期待着王沟庙早日建成,成为凌海旅游文化的一个亮点”
哗掌声爆棚
掌声过后,会场下有好几个人站起身,举着钱喊着也要募捐,一度场显得有点混乱。
好在方敏的反应很快:“大家静一下大家踊跃捐款,我们欢迎,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原则,捐款的人一定要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和捐款金额,等会后,我们会有专人登记收款。对了,我看到凌海日报的岳海主编也在场,你看我们这个捐款名单值不值得们登报”
不得不说,方敏的反应不仅是敏捷,而且,还利用此机会,与场下的参会者互动。
而坐在会场下岳海主编,正叹没露脸的机会,听到方敏点自己的名字,也知道这是方敏做为老朋友给自己一个露脸的机会,他当然会给方敏捧场。
岳海站起身:“可以,但有个前提你得把把那个包括卓然书记在内的捐款名单给我”
岳海的在新闻届,素以幽默的话语,犀利笔锋著称,在这样的场合,也不忘来点幽默。他中间那个提条件的后的停顿,让与会的所有都为之一愣,随后,说出的条件,却引来满堂的哄笑。
轰
台下爆发出的轻松的笑声,也让会场要失控的危险消失于无形。
而岳海这个的人,只因一句话,相信在场的人,都应该对他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给甄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方敏临场处理突然发事件的能力,能过这件事,对她的有了个实质般认识,很高明啊
这高明之处还在于,在随后的认捐人的数量上,体现了方敏主导的这个插曲所产生的的奇效。
方敏轻松地把控住会场局面:“所以,先请大家坐好。因时间的关系,现场的捐赠仪式,暂时进行到这里,对没能上台直接捐款的企业,我们公司也将在凌海日报上登报鸣谢接下来,是万锦集团为与会的领导和嘉宾提供免费工作餐,现场的签字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第174章 迟到的报应
本来,会议的议程应该还有县委书记简单的讲话,再请玉宝臣老人讲几句,最后才是卓然书记做总结发言。但是卓然书记捐款后的临时发言,打乱了会议的进程。
在卓然讲话的时候,甄强偷偷地征求了玉宝臣老人的意见,在得到他不想做什么发言的回复后,他给了方敏授意,于是方敏很恰到好处的提前结束签字仪式。
而这个决定,也得了李渊源的点头赞成。因为李渊源比谁都明白,卓然书记之所以提前讲话,目的就是要多留点时间能跟玉宝臣老人单独多聊聊,如果会议再拖下去,时间就会很紧张了。
卓然书记和玉定臣被单独安排在一个单间用餐。其余的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助餐。
甄强,方敏,王露露,李清雅四人可还不能吃饭,四人分成两组,一人收钱,一人登记,对于个人的捐款进行登记。
捐款的人还真不少,虽然有多有少,包括上到市委秘书长李渊源,下到报社的文字记者,差不多与会的近百人,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捐款。
看到有这么多人捐款当然是开心的事,但甄强却还不至于被现象蒙住了眼晴,他明白,会议本来没考虑有个人捐助这个一环节,而这个“自愿”的行动,实际完全是卓然书记带动的。
也许有人并不情愿,但书记都作了表率,且捐赠都是实名的,更关键的是,之前方敏与凌海日报主编的互动,会场内的人都听得热肠清楚,捐款人的名字,将会被登在凌海日报上。
一旦卓然书记回头真要关注一下报纸上的捐款名单,包括王断钢在内的领导,包括县长,也包括镇长,谁不愿意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名字。当然,如果王断钢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是绝对不会从包里拿出一千元认捐的,这是后话。
而新闻界的工作者们,更深知个人被登报的机会难得,因此,会后的个人认捐,记者们竟成了主要力量。
等忙完了捐款的事,甄强才猛然记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找王断钢要批示
甄强已做好了打算,自己之前已向王断钢说过,要在签字仪式上跟他要批示的。在会前,甄强都没看到王断钢来,说明他是在躲着自己。
他这一躲,甄强也就明白了一个事实,王断钢怕了。越是想往上爬的人,越是怕顶头上司,而卓然书记正是能左右他能不能上位的人,所以,尽管王断钢肯定不想来参加签字仪式,但又不得不来。既然他来了,就肯定带了着批文这是甄强做出的判断。
事实是,王断钢确实把批文带在身上,但是原因却是和甄强的判断有些出入。
王断钢躲着甄强,但甄强却不肯给他躲的机会,趁热打铁总能事半功倍,于是甄强去找他。
刚才在现场捐赠仪式前,当着市委书记卓然的面,甄强明确说出要举办慈善拍卖的下一步筹款方案,也明确指出,申请报告已交到时文化局。
如果说,这会场中除了甄强,只有一个人能明白这话的含义,那就是王断钢。
他很生气,这是**的要挟,但他却没有反抗的余地。虽然他很想把文件包里的批文打撕了,但他不敢。因为等一下,如果甄强找了卓然书记,再把自己叫过去的话,自己不拿出批文,怕是很难通过卓然书记的这一关。
当然,王断钢有一百种现场拿不出批文的理由,但是,如果因此给卓然书记留下办事拖沓,遇事推诿的印象,以至于最后影响到对王断钢的评价,那绝不王断钢这种滑头肯选择的方案。
但是,如果卓然书记不找他,甄强也忘了当面要的话,王断钢肯定不会主动拿出批文。
他不怕事后书记问起,什么时间问,再什么时间给,这样总也让甄强别扭。能让甄强别扭,对他来讲,也是一种安慰。
王断钢不会直接找甄强,而甄强也确实因杂事多,差点把这事忘了,甄强猛然想起后,就匆忙地从会场奔向自助餐厅。他真担心王断钢和来时一样,低调地来,低调地离开。
还没走到自助餐厅,老远就发现自助餐厅门口围了许多人,有服务生,也有普通人,伸长了脖子往餐厅里观看。
甄强心下一惊,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吧他可不愿在这样的日子口里,再有什么意外或堵心事发生。
“出什么事了”
“警察来餐厅抓人了”
还真是堵心的事啊
如果要抓的人是被邀请的嘉宾,现场媒体的记者就有近一半人,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