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个月的严酷训练效果惊人,李玄麾下的三千骑兵就像没有感情的收割机器一样,不断的举刀、劈出,沾血的横刀未及收回便是再次劈向了下一个目标,那一排排倒下的尸体,在这越来越昏暗的黄昏里显得是那样的冰冷。
河对岸已经响起了震天般的战鼓声,身着轻甲的隋军将士一队一队的通过浮桥向敌人冲击而去,高句丽人终于抵挡不住,全面奔溃。
斛斯政骑在高头大马上,身边数百亲卫将他团团护住,他眼睁睁地看着眼前那哀嚎遍野、旗帜倒地的战场,却已无能为力。这一战高句丽败了。高句丽并非败给那二十万精锐府军,而是败给那支突然杀出的只有三千人的兵马。
特别是为首那员使金锤的年轻小将给他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每当想起此子杀人的画面他的全身便会不寒而栗。
“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斛斯政凝望着李玄“高大威武”的背影,这样想着。
他心中又叹道:“此子为何不早一年出现,若去年征辽有此子在,我何苦投降高句丽当这人人唾弃的叛国贼!”
“罢了,再僵持下去只会死掉更多的人!”斛斯政颓然地挥了挥手,唤来一名亲卫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为了阻拦隋军渡河,高句丽一共出动了五万大军,但能够安然撤退的只有后排的一万骑兵。其余两万步卒、一万骑兵以及一万弓箭兵都已陷入隋军的重重包围中,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当斛斯政率领着一万骑兵向辽东城退去时,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率领着一万豹骑在后掩杀,又斩杀无数敌军。
但斛斯政却在一众亲卫护卫下越逃越远,渐渐远离了战场。
“取神曜弓来!”屈突通面带不甘,朝身后一名亲卫低声喝道。
那名亲卫连忙将一张黄金大弓连同一支金灿灿的箭矢递给老将军。
屈突通微眯着眼,凝望着斛斯政远去的背影,用力将黄金大弓拉成半月状,而后轻轻松弦。“嗖”的一声,一支金箭激射而出,直取斛斯政后脑勺。
斛斯政也是行伍出身,武艺不俗,听到身后传来一道箭矢掠空声,却躲也不躲照常前进,面上浮起一抹轻蔑的笑意。
这一箭虽然凌厉,但箭势已竭,来到他身后时已是后继乏力,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伤害。果然,那支金箭在距离斛斯政十步外时已是“哐当”一声坠落在地,倒是白白便宜了一名高句丽士兵,兴奋地将这支金箭收入囊中。
“若在十年前,我必能拉满弓,射杀此逆贼,可惜现在老啦……”屈突通射完这一箭,摇头哀叹一声,身子虽然打颤,但依然挺立如山,花白胡子随风舞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将在自己眼皮底下越逃越远,强憋着一口怒气无处发泄。
“大将军,可否借你的宝弓一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声音中充满了无比的坚定。
屈突通扭头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少年,黯淡的眸子骤然一亮,伸出一只宽大苍老的手掌将神耀弓递了过去。
“给振威校尉一支金箭!”屈突通大声喝令。
李玄接过宝弓和金箭,深呼吸一口气,将自己状态调整到最佳。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此时虽还未恢复到巅峰状态,但李玄有信心将手里这张宝弓拉满。
屈突通目测了下斛斯政和此地的距离,大约在两百五十步左右。即便他在壮年时期,能将这神曜弓拉成满月,最远也只能射杀二百步处的敌人,再远他也是无能为力。因此,他并不看好李玄,虽然他也期待着能有奇迹发生。
弯弓搭箭,左眼微眯,天地之间,只剩下策马正在逃远的斛斯政。
弓开如十五的圆月,金箭如流星一般飞射而出。这一箭威力之大,反震得李玄手里的神曜弓激烈晃荡,弓弦上那强悍的力量,带动得周围空气,呜呜作响,久久不绝。
飞出的金箭,撕破前方空气,发出震天厉啸,化为一道金光,朝着斛斯政的背心,以无比的速度追了过去。
“啊……”
辽河两岸,数十万将士,皆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睁大眼看着这至恐至怖的一箭化为一道绚丽无比的光芒,破空而去。
战场上人山人海,但所有人脑海之中,只剩下这一支金箭飞行的轨迹。
斛斯政的身影微微一顿,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后背被一股森寒的气机锁定,顿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一股深深的寒意从心底涌出,在震惊之外更有几分难抑的恐慌。
他正要策马躲开,却发现胯下战马竟然也被这一箭的森寒所惊吓到,关键时刻双腿打颤,不听使唤。护驾的亲兵大惊,数名悍勇的亲兵闪身挡在面前,噗的一声金箭洞穿过第一名亲兵胸甲,带起一道血浪,从背后穿出,但去势未衰,又射入第二名亲兵胸腹,再次洞穿,金箭一连穿透过五名亲兵后,仍以无比劲急的速度直扑斛斯政。
这些亲卫的誓死护驾也为斛斯政争得了一线生机。他胯下的战马终于动了,往右前方疾驰,使得金箭偏了偏,噗的一声射入斛斯政左肩膀,将他射下马去。
这一箭惊天动地,看呆了数十万将士。
这一箭射来的威势,深深的烙印在了数十万将士的脑海中,成为了他们永生难忘的记忆!
………………………………
第四十三章 独领一军
辽河西岸,身披金色披风的威武男子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笑了笑,朝身边大臣说道:“大隋第一勇士非李玄霸莫属!”
“这也是陛下英明,识人善用,振威校尉才有此大展拳脚的机会!”黄门侍郎裴世矩谄媚着说道。
这本是内史侍郎虞世基想要说的话,结果被同是宠臣的裴世矩抢先开了口,不由恨恨地瞪了他一眼,上前躬身说道:“陛下万乘之躯,却亲自上场为将士们击鼓助威,我军将士才会奋不顾身杀敌;再加上陛下安排的振威校尉这支奇兵,此战才能获得如此辉煌胜利。陛下英明神武,我大隋必胜!”
“陛下英明神武,我大隋必胜!”一众大臣齐声颂道。
“此皆众将士之功,朕不敢居功!”杨广笑着摆了摆手,话虽如此,他心中却颇为受用,不经意间看到李世民忠心耿耿地持盾护卫在身侧,于是慈声问道:“世民,你是振威校尉的兄长,你来说说他这一箭威力如何?若换成你,你可能做到?”
李世民面色一红,他虽然自认为骑射不错,但却也有自知之明。天下间能射出李玄霸那惊天一箭的人或许存在,但绝不包括他!
“陛下,三弟这一箭可谓惊天动地。不过若换成末将领军,末将不会射出这一箭,而是会在敌军逃回的路上沿路设伏,力求生擒敌将。”李世民想了想,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十分巧妙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哦,这是为何?”杨广来了兴趣,一脸好奇地问道。
“陛下说过要生擒斛斯政,末将一直谨记在心,万不敢违背圣意。若是一箭射死了他,末将万死难辞其咎!”李世民恭声回道。
被李世民这么一提醒,杨广顿时想起自己在大战爆发前曾对全军做出指示,要生擒斛斯政。
李玄霸这一箭明摆着要置斛斯政于死地,若真的射杀了他,便等于当着数十万将士和各国使节的面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这是不把他这个大隋皇帝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杨广的脸立马阴沉了下去。本来他对李玄和他麾下那支奇兵力挽狂澜的表现极为满意,正想对其大加封赏,此时又改变了主意。
一众大臣将皇帝变脸这一过程清清楚楚地瞧在眼里,皆暗自摇了摇头,心头不免同情起李玄来。辽河一役,李玄和他的那支奇兵可谓力挽狂澜,若没有那画蛇添足的一箭,他便是此战的最大功臣,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甚至都有可能封侯拜相。
那本没有任何错的一箭,被李世民这么一说,却惹怒了皇帝陛下,只怕他以后想要再得宠就难如登天了。一个臣子的本事再大,也需要皇帝的支持,只有皇帝才能赋予他权力。没了皇帝,他便什么都不是。
大臣们叹息之余,皆拿眼偷瞧李世民,眼神里除了钦佩外还有丝丝的不解。他们钦佩李世民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却又不解李世民为何要破坏亲弟弟的大好前程。
“世民有心了,你此番护驾有功,朕都记着。”杨广拍了拍胸口,抬头眺望东方,绝口不提李玄霸三个字。
夜幕降临,追杀高句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