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秦朝娶老婆-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闲听出李唐山话外之音,想了想说:“李大人,我跟哥哥商量一下!”

    李唐山点点头说:“富贵险中求,利润非常可观,是栗子利润的3倍。”

    刀闲点点头,向李唐山告别就离开李府。

    李唐山知道刀间和刀闲一定有办法把铁器运到龙川来的。马克思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李唐山非常佩服马克思这个经济学家洞察能力。

    几天后,砖厂场地平整好了,各种制砖工具也齐备了。鲁一缺已经提前一年就准备了制作砖的土,土选择的是东江滩涂的泥土,这种土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而且鲁一缺说制砖的土要提前一年用水浸泡,次年再用,这样子砖的质量就上乘。

    鲁一缺派人去请李唐山过来,他们已经准备大量工作提前一天和泥,翻土浸水就等着今天来使用。

    李唐山带着吕端一起去砖瓦厂去看一下,鲁一缺正在带领工人们和泥、踩泥、翻泥。李唐山和吕端也没有去打扰他们,只见他们把土与水拌混准备制砖的泥料,后来李唐山才知道泥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砖坯的好坏,制坯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不断的和泥,和出好泥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的踩泥和翻泥,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

    鲁一缺忙碌大半天上午,泥料已经准备差不多,鲁一缺找人不断向泥料撒水,防止泥料干了。

    这时鲁一缺才发现李唐山早就来了,连忙向李唐山抱拳施礼,李唐山示意他免礼。

    李唐山在想能不能用水力带动土制搅拌机是否可行:“先生,如果这个环节用机械替代的话,会不会不用这么辛苦!”

    鲁一缺回话道:“李大人,我们以前也考虑过用水力来搅拌泥料,但是这些做出砖没有生命,并失去了韵味,而且采用机械搅拌的泥料制出的砖坯会出现裂纹,这些都老制砖人总结的经验。”

    李唐山明白的自己的想法有点想当然了,这些经验都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体会不到的。李唐山尊重专业,也不愿意自己过多插手砖厂的管理。

    鲁一缺带着李唐山参观整个砖瓦厂的,短短半个月时间,整个工厂规模就形式。不由对鲁一缺竖起大拇指。

    李唐山在工序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议,采用现代工厂生产线模式,每个人只负责一小部分,这有利于技术保密和流程管理。鲁一缺对李唐山这种全新管理方式非常感兴趣,决定私下再向李唐山请教企业管理之道。

    李唐山也对鲁一缺没有什么保留,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制坯车间。

    李唐山认真观察工人就是将泥料摔入砖母,然后倒出砖坯,鲁一缺看见李唐山有兴趣,问李唐山要不要试试,李唐山点点头心想这个简单的体力活应该难不倒自己,李唐山便吕端一起来试试。

    鲁一缺便让工人拿来两个单砖母放在工作台上,让工人先做一遍,然后讲解给李唐山父子俩听。

    工人拿一把细砂撒在砖母底框和边框上:“李大人,第一步,先用要加砂,目的是让砖母底框和边框沾满细砂用来保证砖坯与砖母脱离,所以细砂是制坯的必备耗材,保证砖坯与砖母脱离的最有效办法。”

    李唐山和吕端也学着做。

    工人拿着取泥弓来到准备好泥料前说:“李大人,我们下面来取泥料,我们一次取泥量必须满足一块砖坯的用量,只能多,不能少。如果少了会导致二次取泥,并且会形成夹皮砖,多取则耗费体力。”

    李唐山和吕端点点头按工人指导来取泥料。

    工人把泥料拿到工作台:“李大人,下面我们要进行步骤是摔泥,为什么用摔的呢?摔的作用就是让泥充满砖母的四角。”

    工人拿起泥料向砖母上狠狠摔去:“这个步骤叫刮泥,就是将多余的泥料刮去,保证砖坯脱母后不出现空、鼓。”

    工人拿刮泥弓把多余泥料刮去:“李大人,现在要进行扣母,扣的力度要掌握好,重了可能损害砖母,轻了则砖坯沾母。取母的时候手要稳,不能让砖母碰到砖坯。”

    李唐山和吕端学着工厂脱母,李唐山费了半天还没有砖坯脱母下来。李唐山使劲一敲,砖坯掉到工作台上,形状歪了。吕端倒是很轻松就脱母了,砖坯四角出现空角现象,这个看似简单制砖,却包含了很多技巧,掌握不好,制出的砖坯可能就是废品。

    鲁一缺:“李大人,你的制砖技术还要多练习。”

    李唐山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术有专攻了,我以前还真的小瞧制砖的砖家们。你们可要尽快出第一批的产品,时间不等人。”

    鲁一缺点点头:“李大人说的是,制砖真的不太容易,我们也是边做边学!砖坯脱母后,还要经过净面、上架、晾晒等后续工作才能告一段落,真正的验收是装窑。可能还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出第一批的产品”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客从北来

    鲁一缺带李唐山和吕端继续参观,李唐山问鲁一缺:“你刚刚说净面是怎么一回事?”

    鲁一缺解析道:“这个净面就是在砖坯脱水到一定程度时,趁着砖坯还有一定的塑性,用压板、立板将砖坯进行外观修整,将不规则处、砖坯的毛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由于类似于百越人的理发、刮胡子这一过程,制砖匠人很形象的称这道工序为“净面”、“修面””

    吕端问道:“先生,净面只能修顶面和侧面,而底面无法修复?”

    鲁一缺笑道:“吕端,你的观察力真是强,这是就是为什么制坯场地的第一要求“平”的用意。净面好了以后,就要上架晾晒了,上架前的砖坯要有一定的强度,否则会变形,砖坯的水分也很有讲究,上架过早,砖坯水分含量高,上架后(特别是高温、大风季节)会由于快速脱水产生裂纹;上架晚了,由于场地限制,影响下步工作进行。”

    李唐山点点头。

    鲁一缺问吕端:“吕端,上架后你觉得应该做那一步?”

    吕端认真想了想:“应该可以装窑烧制了。”

    鲁一缺笑笑道:“装窑时还要进行养护,砖坯的养护主要是前期防止裂纹,后期防雨水。”

    吕端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防雨水?”

    鲁一缺耐心的解析道:“由于晾晒的周期较长,尤其是我们龙川城市,雨水特别丰富,防雨是制坯工人们最为关注的。每当雨水突然来袭时,人们都是往家里或建筑物内奔跑躲雨,而砖厂的工人却恰恰相反,都是往雨里跑,就是这个缘故。”

    吕端好像明白了点点头。

    鲁一缺:“其实养护也包括场地的养护。雨水停了,制坯人要巡视自己的制坯场地,当发现有积水或雨水冲刷现象,就要及时撒土修复,这样才能保证场地的平整。”

    吕端笑着问:“下一步就应该是装窑了,应该也是最后一步了!”

    鲁一缺点点头:“是啊!当砖坯经过几十天的晾晒,残余水分达到砖窑要求时,就能验收入窑。”

    吕端问道:“为什么?”

    鲁一缺:“砖坯的残余水分高会加长窑炉排水(排潮)时间,增加能耗。装窑也是砖坯验收的质量控制关卡,只有装入窑内的砖坯才是给制坯工序的结算。烧窑也是很重要,需要老师傅带着才行,窑温太高,就会烧出红砖来,而大家需要是青砖。”

    李唐山拍拍鲁一缺,砖坯的手工制作过程,通过场地修整、土的选择和制备、泥料的翻踩、制坯、净面、上架等等工序,消耗的是体力,耗费的是时间,体现的是制砖匠人的技能和责任心。

    龙川在鲁一缺帮助很快建立砖厂,走出工业化第一步。有了充足的建材后,龙川的建筑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龙川的城墙由夯土变成砖石混结构,龙川城防提升几个等级。

    看着天天都在变好的龙川城,李唐山心想能不能把陶器厂也建立起来,陶器厂做好了可以产量赚钱?但关键是。

    李唐山找到鲁一缺看看鲁一缺在龙川流民中找到几个稍微懂一点陶器的工匠出来。先尝试一些陶器制作,小规模量产看看可行性有多高。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正当李唐山正在加快龙川工业化的过程中,番禺传来主帅任嚣病重的消息。

    李唐山和梅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