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秦朝娶老婆-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虎点了点头,他安排好诸事之后随即带着我朝西北港西边骑马行进而去。

    大约行进了十五分钟,我们来到了一处荒地。

    这里杂草丛生,地形平坦,视野极其开阔。

    在它的北面有三处山坡,一条河流顺着山坡流淌而下进入不远处的大海。

    李唐山道:“不错,这里距离西北港比较近,正好适合建造工坊。”

    蓝虎道:“主公,那三处山坡上有非常丰富的黏土资源,正好可以烧制砖头。”

    李唐山道:“明天就开工吧,尽量把那些勤劳能干的安排过来。”

    蓝虎应诺一声,随即陪着李唐山又仔细考察了一下这片开阔地。

    西北港拥有海运这样的先天xì

    g/jiāo通便利优势。

    以后这里注定将成为高崎县发展的核心。

    而这片开阔地,将会是这个核心的开始。

    钱财如流水般往外花着,各项工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蓝虎在西北港统筹各项工作,他先安排了一千五百名流民利用黏土的资源建设了一批砖窑。

    修补粮仓的工作结束后,建造砖工坊和木工坊的砖石正好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他又着手调集了五千名流民参与到这两项工程的建设之中。

    龙川县招纳流民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流民大军开始朝着下河村聚集而来。

    吕嘉接连的忙活了好几天,人数很快过万并且不见停增的迹象。

    我立即通知赵仲组织士兵开始巡视边界并且放出不再接纳流民的消息。

    虽然这些流民十分可怜,但我们并不是富有慈悲心的佛祖。

    龙川县的地界有限,粮食有限,可消化的劳动力有限,因此可接纳的流民数量也有限。

    我帮着吕嘉在下河村整理着登记材料,不大竹屋里面堆满了一本本厚厚的名录。

    流民的人数最终定格在了五万三千人,比原先计划超出了三千人。

    我和吕嘉商量着在龙川县的地界上十个乡基础上再增加划分出四十二个自然村,加上原先有的六十三个自然村,总共达到一百零五个自然村。

    这五万三千人将平均分配到这一百零五个自然村之中,每个自然村的人口大约可以达到五百多人。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通大建设2

    这算是一次人口补充的尝试,因为龙川县原本的六十三个自然村中人口最多的也就六七十人,人口少的也就二三十人,基本上没有超过一百人的地方。

    这可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毕竟想要安排好这五万三千人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我和吕嘉整理好之后便拉着整整一马车的名录朝着龙川县城进发而去。

    先前安置流民的消息已经散播出去,不少人聚集在龙川县城外等候着消息。

    赵仲亲自带着五百名士兵巡逻,严防出现流民哗变冲击县城的事情。

    我和吕嘉赶着马车过来的时候不少人朝我们投来希冀的目光。

    毕竟当时是我们两个给他们登录了名册,并且给他们一口饱饭让他们活了下来。

    我们进城之后径直朝着城堡赶去,龙川县管辖内的六十三个自然村的村老们全部都在那里等着。

    想要把这些流民安排到他们世代生活的村庄之中,必须得到这些村老们的支持。

    我和吕嘉来到高地下之后几名看守士兵过来帮着搬运起名册。

    李唐山跟他一起顺着台阶上到了高地。

    他望着城堡大门颇为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李唐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带着他从正门进入到了城堡大厅里面。

    六十三名村长正在讨论着流民的事情,他们明显不乐意接纳那些外来人。

    我们一起等了一会,赵佗穿着甲胄风风火火的赶回来了。

    他朝我们拱了拱手,刚想开口喊我姐夫。

    我使了一个眼色,提醒道:“你现在可是龙川县的县令!”

    赵佗点了点头,他扶着刀柄站到了大厅头上。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都安静一下,别搞得像菜市场一样!”

    村长们停下了议论,整个大厅变得雅雀无声起来

    赵佗道:“城外的流民你们也看到了,消息你们肯定也听说了,还有什么疑问吗?”

    村长们都低下了头,他们虽然心有不满,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驳。

    乡下村民们都是这么一个脾性,其实他们与流民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拥有自己的土地罢了。

    赵佗道:“好了,让李唐山大人跟你们具体说说吧。”

    李唐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想吃饱饭吗?”

    村长们下意识的都笑了,他们完全没想到我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一名村长大声道:“谁不想吃饱饭!”

    其它村长纷纷附和起来,他们十分不解的看着我。

    李唐山又问道:“下河村的日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另一名村长大声道:“当然是好了!”

    其他村长朝蓝田乡投去羡慕的目光,上次抢人大战蓝田所在村子是大赢家,现在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现在每个下河村的村民不仅能吃饱饭,手里还有沉甸甸的存款,比住在龙川县城里的市民还要富足。

    李唐山道:“只要你们相信我,我可以让你们以后过上跟下河村村民们一样的生活。”

    村长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蓝田身边的人都开始向他询问起栗子工坊的事情。

    蓝田颇为自豪的将当初的创业史讲给他们听,并且他着重强调了这是相信了先生后的结果。

    赵佗见他们讨论的差不多了便大喊道:“信不信先生,你们自己看着办。”

    一名村长立即表态道:“先生,我相信您。”

    其他村长附和着也是跟着表态,毕竟下河村的例子对他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李唐山淡淡笑道:“既然如此,今天离开的时候,请各位村长带走五百名流民安置到各自村落中。”

    村长们全都沉默了,他们纷纷低下了头,一句话也不多说了。

    气氛一时间变得极其尴尬,蓝田在赵佗的受意下站出来道:“我愿意带走六百名流民回下河村安置!”

    李唐山道:“很好,以后下河村除了秋收的一成农税之外,其它钱税全部免除。”

    村长们直接zhà开了锅。虽然之前李唐山从田氏那里讨要过免除下河村税务的政策,但那也仅仅是几个内部的人知道罢了。

    蓝虎他们也都直接傻眼了,毕竟这些自由民jiāo上来的钱税在高崎县的税收之中还是占很一定比例的。

    李唐山道:“蓝田,记着明日去东港支取过冬的粮食和建材。”

    其他村长们开始按耐不住起来,毕竟除了免除税务还有白拿粮食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接着。

    一名村长大声问道:“先生,您说的一成秋收农税是什么意思?”

    李唐山看着他道:“只要上缴村落一成的秋收作物就行了。”

    自由民的日子之所以过不好除了像是人头税这样的杂税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繁重的农税。

    他们要将辛辛苦苦耕种了一年后的收成兑换成钱币上缴农税。

    这农税是落实到每家每户头上的固定份额,大约占收成的百分之四十。

    更为要命的是这固定份额农税每年都要交,它不受好坏年岁影响,更不受粮食作物市场价格影响。

    基本上整个黑齿国都这样来收税,丰收的年岁还好说,歉收的年岁可就要命了。

    这还不算各个地界黑心领主们设定的份额,有些地方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

    现在按照整个村落收成交税且用仅仅一成不用换成钱币的粮食作物即可,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同时其它杂七杂八的钱税不用缴纳之后他们的生活也就轻松许多了。

    “我愿意按照先生的吩咐把流民带回去!”一名村长大声喊道。

    其他村长们纷纷算过账来,他们立即开口要求享受跟下河村同等的待遇。

    李唐山看着他们道:“诸位想好了,这可还是有条件的。”

    村长们立即不说话了,他们十分不解的看着李唐山。

    蓝田道:“先生放心,我一定安置好每一位流民,不会让一人冻死饿死。”

    本来心里打着小九九的村长们开始重新思量起这件事情来。

    李唐山道:“您可以走了,早些带人回去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