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于璃国,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
“哎,谁知道呢?”
江南一带的百姓们看着窗外的阴雨连绵,愁云惨淡。这雨已经下了一个月了,真是秋收的时节,再不开天,庄稼怕是要烂在地里了。
“报,启禀皇上,江南诸州联名上表。”
江南诸州受秋雨影响,颗粒无收,各州上表,请求减免赋税,开仓放粮。这当中,以泸州最为严重。
“宣翎王。”
南宫宸一道圣旨,令南宫翎亲赴泸州,考察灾情,开仓赈灾,慰问灾民,安平将军凌若兮随行保护。
圣旨一出,朝野哗然
天子之心,显而易见。
让翎王慰问灾民,这是要为翎王赢得民心;让一个一品将军随行保护,这是暗示军权的走向,难道,皇上真的动了立储的心思?群臣心思各异,百态尽出。有的想着赶紧勾搭上翎王这尊大佛,有的,则蓄势待发……
“南宫翎,这个位子,坐稳了,便是权倾天下;坐不稳,便是尸骨无存!”
话说洛水华和绿婉自进京之后便赖在了安平将军府。绿婉痴迷医术,每日便和白一天、若辰钻研医术,莫泽也跟着天天往药房钻。莫泽这点小心思,现在是无人不知了,连带着白一天都跟着打趣,要不让若兮放了莫泽,跟着他学医。
洛水华则每日和若兮切磋切磋棋艺、武功,好不自在。两人这盘棋正下到关键时刻,就传来传旨太监尖锐的嗓音。
“圣旨到!”
………………………………
第十九章 泸州风波(一)
圣上此举,亦是若兮没有料到的。
“凌将军,我也想一同前往。”绿婉道,“大涝之后恐有瘟疫,我能帮上忙。”
绿婉所言有理,再加上有莫泽在一旁帮腔,若兮也就应允了。
“洛阁主,可要与我们一同前往?”
“不了,白老和若辰要出门采药,我同他们一起,还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白一天炼药缺一味稀缺药材,若兮知道,若辰也说近期可能要和师父一起出门。其实若兮本意是想让洛水华同去泸州,正好路上可以观察观察他的反应。不过这样也好,白一天和若辰有人保护,若兮也能放心些。
“师父和若辰的安危,我就交给你了。”
淫雨霏霏,连月未开。淤泥泥泞,禾谷不行;阴雨交加,墙倾屋塌;流民遍地,哀号遍野。一入泸州,则是触目惊心的惨状,满目萧然,令人动人。
泸州因为人口密集,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是江南诸地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处。
官府开设了粥棚放粥。泸州的百姓排着长队领粥,寂静无声,眼底是大灾过后的茫然与无措。
“州府已经在这里施粥五日了。灾民数量太多,州府的屯粮,也维系不了多久。”泸州主事者太守陈有庆长叹一声,泸州如今灾民不计其数,居无定所,食难果脯啊。
泸州地处江南,水系发达。持续积蓄的雨水使河中的水位暴增,冲垮了堤坝。洪水汹涌,不少百姓在洪水中丧生。眼下洪水刚刚退去,百姓们死里逃生,大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尚来不及庆幸劫后逃生,又怎么会有心思拾掇自己。那些个干干净净,衣衫整齐的人,在队伍里就显得特别扎眼。
南宫翎不知道低声吩咐了什么,没多一会儿,侍从就捧着两捧沙子,扔进粥里。显然,南宫翎也发现,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灾民。看他们的装束,估计是来自泸州富商大户。
对于大户人家而言,家有余粮,吃穿不愁,天降灾年,于他们其实没有太大影响,不过是商人逐利的本性作祟罢了。加了沙子的粥,他们自然不会再喝。对于灾民而言,这些粥都是救命的,不要说加了沙子,就是加了土他们也会喝。
此举虽然极端,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保证每一粒真赈灾米都用在刀刃上。
“陈太守,洪水之后恐有瘟疫。这位绿婉姑娘,医术精妙,你立即召集泸州的大夫,跟着绿婉姑娘,预防瘟疫的发生。”
“还有,将泸州所有的富商大户聚集到府衙。”
泸州的屯粮即将告罄,周围诸州县也是自身难保,很难支援泸州。从京都调粮,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要解泸州粮食之危,只能从泸州自身想办法。
泸州地处南方,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产粮丰富,行走全国的粮商,几乎供养北方大半人口。他们的府上,必有余粮。
南宫翎一连串的命令,倒令若兮刮目相看。思路清晰,行事果断,只是,这些商贾的主意,没那么好打。
这买卖,难成。价格过高,难以负担,价格过低,商人不干。而灾后粮价必然飞涨,商人重利,现在正是他们囤积居奇的好时候,断不会轻易卖粮给官府。
南宫翎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若兮倒想看看,他究竟有何良策?
按照南宫翎的安排,若兮亲自带了人,将府衙小小的屋子,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重兵在侧,这气氛着实压抑。
南宫翎不说话,也没人敢动,就这样面面相觑,各自盘算。说好听点,他们是被请过来的,说不好听点,他们是被押过来的。带兵入府,一副不来就抓的气势,他们哪里敢言语半句。
翎王的用意何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如若兮所料,要他们拿粮食出来,除非给足了价钱,否则不可能。你们为官一场,总不能强取豪夺吧?
“想必各位已经猜到了本王的用意。泸州天灾,亟需各位施以援手。”
“王爷,”看样子此人应该是他们的核心。两只小眼睛里都写着盘算,幽幽地开口,“我等都是泸州人士,家乡有难,自当竭力相助。但是天降洪灾,颗粒无收,我们家中也没有余粮啊。实在是有心无力。”
话说到这份上了,南宫翎也不急,说道:“各位都是商人,利字当头本王理解。诸位不妨看看这个。”
薄薄的一张纸送到他们手上。不过分秒的功夫,这些人的脸上就经历了四季变化。
“王爷,这,这可当真?”
南宫翎并不接话,反而转过头去问若兮:“凌将军,军中之事,你最清楚不过。本王问你,我璃国屯兵几何?”
“京师守兵、边军加上地方军,总数不下80万。”
“西南、东南兵力几何?”
“两处总计不下30余万。”
南宫翎:“诸位听见了。边军虽然实行耕战制,但是所获粮食远远不足以满足边军粮食的缺口。朝廷每年都需要从各地调派军粮。此值泸州危亡之际,诸位若是愿意借粮,这跟凭证便可以带走。此后,西南、东南两处驻军的军粮,便由各位负责。“
“若有人不愿意,本王亦不勉强,即可便可离开。”
这些商人都是利字当头,肚子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出粮救灾虽然略有损失,但是有了这张凭证,往后的粮食销路稳定,销量不愁,是个长久的买卖。
眼珠子提溜得转,算明白了这笔帐,这些商人纷纷进言道:“王爷,小人愿意为泸的百姓尽一份力,让利二分,解泸州百姓之急。”
“小民也让利二分。”
“小民也是。”
————————————————分割线——————————————
“王爷真是好计谋,好计谋,下官佩服啊。”陈有庆看着源源不断从各府运过来的粮食,心花怒放。府衙粮仓的存量最多维持两日,这些粮食来的真是及时啊。他苦恼多日,磨破嘴皮也没有解决的问题,竟然被南宫翎短短一顿饭的功夫就解决了。
“这些商人都不傻,军粮数量庞大, 就算价格略低,薄利多销,收益也是可观。再加上从泸州可以走河运、海运一路到西南、东南诸地,比起运往内陆,可以节省大笔运输费用。”
“而对于朝廷而言,相较于从前朝廷从京都调粮,适当放权给民间,也节省了朝廷的人力和财力。”
南宫翎到泸州不过短短一日,就解决了泸州眼下的当务之急。从地方官员到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王爷,恕臣直言,由地方大户调粮暂时供应灾民,只能解一时之急,并非长远之计。”虽然对这位翎王尚存疑,但事关泸州,乃至江南苍生,若兮还是直言进谏。
“凌将军以为当如何?”
“兴水利,利民生,功在千秋。”
南宫翎瞬间明白若兮的意思,连连赞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