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娶个媳妇不容易-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上人员的安排,考虑到临时只是压压、晒晒,不能打,只安排五六人撒糠碾轧,其他剩下人员全部投入到割、拉中去,加快进度。

    “忠良,明天才到六月一号,麦粒刚刚发硬,干度还不到劲,是不是停几天再割,上了场也好脱粒?”秦长庚向秦忠良征求意见说。

    “你老经常说:人工割麦慢,生三天,熟三天,糗三天,你怎么连这点都忘了呢?现在生点,可以割掉放在地里或场上先晒着,这么多亩地,今年的麦垄又厚,割不很快!蚕老一时,麦老一晌。割着割着就熟了,后期熟过了、糗了、掉麦粒的现象,你也不是没见过!万一,午收中间下了雨,小麦生芽不说,就是拉打也成问题。车子不能进地,全靠人一捆一捆地往外背,那可就慢多了。这样干不出来活,人还累!依我看,还是提前两天开镰为好。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说颗粒归仓,咱做不到,但尽量提前一点,减少损失,咱大家共同努把力,还是能做到的。”秦忠良针对秦长庚的建议,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我知道这些,不是觉得咱队今年有机械拉打,不用愁了吗?”秦长庚往场上泼着水,嘴里说,“我也是好意才说的。万一麦没干透就打,不就把麦粒子轧扁了吗?”

    “没事!长庚叔,你天天留在场上,带人摊麦、翻麦,看着晒,不到牙咬得咯嘣响,谁也不许开车轧,行了吧?”秦忠良看秦长庚有情绪,用温柔的话语说。

    “没想到,六十多岁被你提拔到场上负责了,乖乖!”秦长庚被挫伤的情绪,又被扭转过来,“还是让他们年轻人来担此重任吧!反正他们咬麦粒子试干潮,也比我的牙好使!留下我东倒西歪的几个牙,咬馍吃饭吧!”

    “咬不断,眼看也行!用手揉几个麦穗,吹一吹,是干是湿也能感觉出来!”秦忠良说,“人老是宝,经验丰富。你几天不就说天气转来转去的,‘黄昏云彩接太阳――晴不好’,‘风圈包月亮――有大风’吗?这话我信!凭你大半辈子的生活经验,预料的事情没有十成准,也有六、七成把握。”秦忠良和秦长庚一边泼着其他人挑来的水,一边唠着。

    太阳落下西北角,整个场面也浇完了,秦忠良招呼收工回家。
………………………………

136 丰收带来的不是福(一)

    秦忠良从天亮起床后就没闲着。先是通知秦高和欢庆的家人早做饭,让他俩早吃饭早动身和自己一起去公社把午季的用油拉回来,再看看拖车的情况。去晚了,来回近六十里的路程,十二点之前不能开始返回,三人还得在饭店吃一顿,那可是大家辛苦劳动的血汗钱呀!他舍不得。秦高要用自行车把他先送回来,他不能那样做,他不想比社员特殊。让欢庆自己伸头拉着装几百斤重量的平板车在不平坦的土路上流更多的汗水,他不能那样做。他用自己受伤的胳膊、肩膀,忍着疼痛用力拉着,一起前行。回来后,吃了饭,他难以支撑的身体需要的是休息,但午收在即,他不能不去安排下午的活,把恁么大一面场浇上水,准备着明天碾轧晾晒,开镰收割。为了大家有饭吃,有饱饭吃,有细面吃,他不想以队长的身份为理由少干或不干。相反,他带头干,比别人干得更多,才觉得心里舒服,问心无愧。他累了,回到家就躺在床上睡了,没洗手,没洗脸,也没洗脚,连鞋也没脱就睡下了。爱人王嫂知道丈夫累,端来热水,一试太热,又舀来凉水加进去,一试又有点凉了,又倒点热水加进去,一直用手试到不热也不凉,才用毛巾给他洗了脸,然后替他脱掉鞋把脚洗了,轻轻地把脚挪到床上,放到被子里。她不想惊动他,想让他休息一会,多休息一会,但放在锅里的饭停火后会凉的呀!她知道丈夫的胃不好,吃凉饭会不舒服,她只能不忍心地喊丈夫起来吃点饭再睡。她喊了一遍又一遍,丈夫只是让她和孩子先吃,说自己还想再睡一会。她喊不醒他,她轻轻地用手摇晃他,终于把他晃醒了。秦忠良拖着疲惫的身子,起来吃了两碗面条,又躺在床上睡着了。他太需要休息了!”

    疲乏的身体并没影响秦忠良的早起。四点多钟他睁开眼,下了床,到门前看看天还没亮,又回来睡了一会。到五点多,天亮了一点,他开始逐户招呼上工,开始收割:“今天开始午收了,各家留一人在家做早饭,其余的全部带着镰刀,到场南端的那块地割麦,按割麦的亩数计算工分,多劳多得!”全庄喊过一遍回到家,让大女儿在家做饭,和爱人王嫂一起,拿着镰刀也上工去了。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场上,昨天下午刚泼的水需要滋润透,泛白了才能撒糠碾轧,这里临时不需要人,人员全部集中到了麦地。有割六七垄的,也有揽十垄八垄的,各人根据自己的快慢决定,记工员记下各人的垄数。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镰刀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一些割麦的快手,镰刀在他们手里快速飞舞,发出“嗖嗖”的声音。朱艳、刘二侠、王嫂、张小妹、马圆等,俯下身子,伸开镰刀,如燕似飞,疾驰向前,左虹、玉叶紧随其后,张婶、王大娘紧追不舍,大牛、宝拴冲在前头,秦高、拴儿不甘落后,欢庆、大棱时而捶背,时而伸镰,可谓是:喜看稻菽千层lang,遍地英雄迎朝霞。

    人多好干活。一块五六十亩的地,被一二百人占了个净光。提前割到地头的,觉得后边的人还得一会才能赶上,就想重新扎趟子占个先,问秦忠良:“队长,还割哪一块?”

    “东边的一块!”秦忠良用手指了指说,“回家吃过早饭,磨磨镰刀再割!”

    “不!我少揽两垄,等他们后面的人割到地头,我也差不多到头了!”朱艳说着,又和刘二侠一起,到东边的地里扎趟子。

    “不要命啦!二侠,朱艳!再忙也得吃饭!一鼓作气能割完的话,我也陪着你们!”累得气喘吁吁赶到头的左虹对她们俩说。

    “吃饭。咱们早去早回!”朱艳答应着,拿着镰刀和刘二侠、左虹一起回家吃早饭。

    秦忠良看看大多数人已经割到头,只有少数几个人没到头,看看太阳已升至三竿有余,估摸着离八点不远了,就招呼说:“可以回去吃早饭了,没割到头的,吃过饭再接着割,反正东边那块离这块地不远,紧挨着。”

    提前割到头的,感觉腰也有点酸了,肚中“咕噜咕噜”作响也饿了,回家吃饭;揽得较宽、稍慢一点的,又坚持一会,把趟子割到头才回去。

    早饭后,秦忠良看看场面已经有干的了,安排四、五个人撒糠碾轧,其余的依旧割麦。时间自己掌握,可以早一点上工,也可以晚一点上工,可以早一点收工,也可以晚一点收工,但不允许不干。记工员可以抽时间回家吃饭,认真记清每人割的麦垄数,算出地亩,以便计算工分。

    就这样,一连割了三天,进度很快。秦忠良看看早割的麦子,在地里也晒干了,就抽出青壮年男劳力,拉的拉,打的打,各样活都安排一人负责,各司其职。拉麦的,负责把地里的干麦全部拉到场上;场上的,只要麦子干就脱粒,两伙人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一天能打两场就打两场,能打三场就打三场。扬场,利用早晨或下午太阳偏西不能打场的时间,夜间有风也可以扬;干的收,湿的晒;割麦的,保证割够场上打的,只能有余,不能不足。

    中、小学校放假的学生,大学生用筢子跟着拉麦的车搂麦,小学生带上袋子或小笆斗捡麦穗。大学生,你的筢子贴着我的筢子,我的筢子挨着你的筢子,跟在装车的后面,一垄不落地搂满了筢子,扒下来,聚成堆,让大人们装上车,然后再搂,再扒掉集中;小学生仔细地捡着地上的麦穗。

    队长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紊不乱。争取割一块,拉一块,打一块,清理一块。

    心想事成,天如人愿。一个星期下来,滴雨未下。整个亩数算下来,已经割了一多半。拉麦的和打场的合为一伙,不能打场的时候,全部到地里拉;四轮车、牛车全部用上,多拉快跑;拉够场上打的了,马上停下,卸拖车,套牲口,开机子,脱粒的脱粒,翻麦的翻麦;这边翻好,这边轧,那边轧好那边翻;场大人多,互不影响。轧了一遍翻一遍,翻了一遍轧两层,直到轧得麦穗上没有粮食了,大家开始挑麦秸,垛垛,把轧下来的粮食聚成堆,然后再摊,再轧,再翻,再挑,再垛,再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