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王和秦王打头,五位朝廷重臣紧随其后,跟随高全盛的步伐,进入殿内。
    文昌帝经过梁逢春的诊治,精神好了许多。他斜倚在松软的金丝铜钱迎枕上,姿态很是轻松惬意。
    众人上前一番叩拜,文昌帝难得的和气,还命人赐了座。“今儿个将你们几个召进宫,朕想听一听你们对立储的想法。”
    立储二字一出口,在座的几位肱骨大臣都不由得惊愕的张了张嘴。就连文相,这自诩沉稳老练老僧入定般的人物,也不禁瞪大了眼。
    皇上突然要选立太子,究竟是何用意?几位大臣惊讶的同时,心也突突直跳,感到一丝惶恐。
    自古以来,身为臣子最难的事情就是揣测帝王的心思。猜对了算是运气好,猜错了或许就会惹祸上身性命难保。可猜对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幸。尤其是一些敏感的话题,若是直接心底的答案公之于众,只怕更会遭到帝王的猜忌。
    这猜对是难,猜不对也是难。
    为人臣子,不易啊!
    内阁大臣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迅速的低下头去,琢磨起策略来。
    秦王是最先开口的一个,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以憨厚老实的形象示人,说起话来没什么顾虑。“皇上,您正值春秋鼎盛,不必急着立储吧?”
    他的心直口快,让文昌帝不自觉的笑了。“皇兄头发都白了,朕也不得不服老啊…”
    秦王摸了摸鬓边发灰的发丝,嘿嘿一笑,适时地闭了嘴。
    有了秦王打头,宁王也不好再保持沉默。“皇兄怎么突然想起立太子的事情来了?”
    “也不是突然…前些时日,不还有大臣上折子请立太子么?或许,朕真的可以考虑歇一歇,让太子帮着打理朝政了。”文昌帝叙述的语气,不像是作假。
    皇帝这么一说,几位内阁大臣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文昌帝哪里不知道这些臣子们的心思,恐怕早就在心里盘算开了。或许,还早已想好了心中内定的太子人选。“你们都说说看,有谁能担得起太子这个称号?”
    文昌帝都问的如此明显了,他们若是再装哑巴就太不成体统了。
    “文相,你说说看。”文昌帝见他们不停地交换着眼神,干脆直接点名,也省得他们推来推去。
    文相被点名,其他人的视线也都跟着落到了他的身上。
    文相站起身来,朝着文昌帝恭敬地一揖,道:“皇上,自古以来,太子皆是立嫡立长,再不然就是立贤。以微臣之见,四皇子既是嫡,又贤名在外,有大将之风,堪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哦?”不仅是大殿之内的其他臣子,就连文昌帝听到他这番言论也是大吃一惊。“文相倒是公正,懂得避嫌。”
    “微臣并非是为了避嫌,不过实话实说罢了。二皇子殿下虽是微臣的外孙,但有几斤几两重,微臣还是清楚的,实难担此重任。”面对帝王的质问,文相还能够面不改色的对答如流,不愧是两朝元老,进退有度。
    文昌帝嗯了一声,没再继续盘问,而是问起了其他人的意见。这七个人当中,似乎绝大多数都倾向于立四皇子为太子,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由,那就是他嫡出的身份。唯一一个不赞同的,却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宁王。
    “四皇子虽有大才,却有一个功高震主的外家。若是立他为太子,王家怕是更加目中无人无法无天了。外戚专权,可是自古以来的大忌。四皇子年纪尚轻,能否压制得住王家还难说。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还望皇上三思!”
    文昌帝瞥了这个亲弟弟一眼,心中稍安。他总是最清醒,也最了解自己的那一个。四皇子,的确不是他心目中最佳的太子人选。
    “宁王弟所虑,也不无道理。”秦王虽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可是察言观色却是练就的炉火纯青,早已从帝王细微的表情窥探出了一丝讯息,于是也跟着附和。
    “依臣之见,王家根本不足为虑。只要在立太子之前,将其贬出京城不就行了?”内阁大臣之一的张大人捋着胡子说道。
    “王家在朝野之中的势力不容小觑,手里又握有兵权,岂是一句贬黜就能解决得了的?”另一位内阁大臣李大人却是不赞同他的言论,站出来反对。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他王家势力再大,那也是大齐的臣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哪容得他反抗。”张大人是通过寒窗苦读熬到内阁位子上来的,脑子里满满的都是这些道义之词。
    李大人皱了皱眉,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张大人这张嘴可是真够利的,分明就是含沙射影,说他目无尊上么。这罪名,可大了去了。想明白之后,忙朝着文昌帝躬身行礼道:“皇上明鉴,微臣并没有藐视皇权的意思。实在是那王家心思有异,行事猖狂…”
    “两位大人不必争辩。”文昌帝见他们又要吵起来,忙摆手命他们退下。“王家如何,朕心里有数。”
    张大人和李大人不满的瞪了对方一眼,这才恭顺的退至一旁。
    “皇上,微臣倒是有个想法。”文相见二人终于消停,这才上前两步,拱手道。
    “哦?文相有何高论?”文昌帝几不可见的眯了眯眼,心想这个老狐狸总算是露出狐狸尾巴了。
    文相斟酌了一番说辞,才开口道:“四皇子的确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几位大人的顾虑也不无道理。所以微臣想,是不是给四皇子一番考验,将王家的事情交给他来处理。一来,可以给四皇子殿下一个名正言顺登上太子之位的机会,向世人证实他的才干和魄力。二来么,也可以试探一下王家。”
    “如何试探法?”文昌帝装作颇感兴趣的道。
    “王家若真的效忠于皇上,忠于未来的天子,自然二话不说,就会离开京城。如此一来,王家的势力也大大的削弱,不会危及江山社稷。可若是王家生出别的什么心思,也正好给了一个铲除后患的机会,不是么?”文相侃侃而谈,似乎早就想好了说辞。
    文昌帝犹豫了一下,然后望了望在座的其他人。“你们以为如何?”
    宁王沉思了片刻,暗道:好一个奸诈的老狐狸!不愧是浸淫朝中数十载的老臣子,这招一石二鸟之计使得可真是得心应手!
    让四皇子去铲除王家,够毒够狠!另外六人默默地垂着头,心里的想法却跟宁王如出一辙。
    可一旦四皇子真的将最大的靠山王家给扳倒,今后就算是当上了太子,怕是也会失去民心。一个连外家都能下得去狠手的人,心思是如何的狠绝。而且,王家一倒,四皇子便犹如自断了双臂。处理起朝政来,怕是也会处处受制于人。
    秦王偷偷的在心里给四皇子点了无数盏蜡烛,祈祷他听到这个消息不要太过激动。
    文昌帝见他们都保持着沉默,自然当他们都默许了这个提议。“文相就是文相,想出来的计策果然两全其美。如此,那就给四皇子下一道旨意。他何时将王家的事情处理好,这太子之位便是他的!”
    见文昌帝真的采纳了文相的提议,内阁中的其他几位大人忍不住面面相觑。这,也太儿戏了吧!
    大皇子府
    “主子,宫里来的信。”龙一将鹰隼脚上的竹筒取下,恭敬地递到楚旻宁的手里。
    楚旻宁慢条斯理的将信拆开来,大致的浏览了一遍之后,才将它递回龙一手里。龙一知道这是主子默许他浏览的意思,于是快速的扫了一眼。当看完信里的内容时候,也忍不住惊愕的张了张嘴。“这…真亏得他想的出来!”
    “老奸巨猾,说的就是这种人。”楚旻宁安稳的坐在椅子里,表情一如既往的冷淡,放佛他们在说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主子打算如何?”龙一正了正色,征询意见道。
    楚旻宁嘴角微动,道:“他们斗得死去活来,关我何事?”
    “主子的意思是,坐山观虎斗?”龙一试探的确认道。
    楚旻宁瞥了那字条一眼,道:“虎么…你不觉得,称呼他们为鼠类更为贴切么?”
    “主子说的是,将他们比喻成老虎,的确是高看他们了。”到了此时还未察觉到他们真正的对手,着实太逊了。
    楚旻宁见他领会了他的意思,也就没有多说的意思。
    龙一按照老规矩,将字条放于烛火上燃烧,让其瞬间化为一堆灰烬。
    龙一见主子有开始铺开纸张准备练字,不由暗暗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