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的人因此乘着风架起帆,于是才得免除了灾难。

    往后几天,又到了一座山,远远地看见生火的烟,以为是人生活的地方,就落下帆上岸去,有一个人和二个人一起走,看见一个很大的门,就上前去敲门,有一个人身子有几丈高,浑身长白毛,出来见了两个人,捉住就吃了。

    剩下那人急忙地跑回停船的地方,才上了船,没等开船,那个浑身白毛的人就跑来抓住缆绳。这时,船上的人个个手拿弓刀又砍又射,连续地挥舞了好几刀,然后船才被放开。

    离岸有一里多,岸上已出现了几十个白毛巨人,挥动着手大声呼叫。

    于是又随风飘着船走了五、六天。

    远远看见一个海岛,停下船问居民,说是清远县的地方,属于南海郡。

    张骑士者,自云,幼时随英公李勣渡海,遇风十余日,不知行几万里。风静不波,忽见二物黑色,头状类蛇,大如巨船,其长望而不极。须臾,至船所,皆以头绕(明抄本“绕”作“搭”)船横推,其疾如风。舟人惶惧,不知所抗,已分为所啖食,唯念佛求速死耳。久之,到一山,破船如积。各自念云,彼人皆为此物所食。须臾,风势甚急,顾视船后,复有三蛇,追逐亦至,意如争食之状。二蛇放船,回与三蛇斗于沙上,各相蜿蟺于孤岛焉。舟人因是乘风举帆,遂得免难。后数日,复至一山,遥见烟火,谓是人境。落帆登岸,(“岸”原作“陵”,据明抄本改。)与二人同行,门户甚大,遂前款关。有人长数丈,通身生白毛,出见二人,食之。一人遽走至船所,才上船,未及开,白毛之士走来牵揽。船人人各执弓刀斫射之,累挥数刀,然后见释。离岸一里许,岸上已有数十头,戟手大呼。因又随风飘帆五六日,遥见海岛。泊舟问人,云见清远县界,属南海。(出《广异记》)'小说网,!'
………………………………

黑白蛇斗

    唐玄宗开元第四年的六月,彬州马岭山边有条白蛇,长六、七尺,还有条黑蛇长一丈多。

    不久,二条蛇斗了起来,白蛇吞了黑蛇。

    吞到黑蛇的身子最粗的地方,口和咽的两侧都裂开了,血流得象下雨一样。

    黑蛇的头被吞,就咬白蛇的肋肉咬出了孔洞,头伸出白蛇的身子有二尺多长,不久两条蛇就一块死了。

    又过了十多天,天下大雨,山水暴涨,冲毁了五百多家,失踪了三百多人。

    开元四年六月,郴州马岭山侧有白蛇,长六七尺,黑蛇长丈余。须臾,二蛇斗,白者吞黑蛇,到粗处,口两嗌皆裂,血流滂沛。黑蛇头入,啮白蛇肋上作孔,头出二尺余,俄而两蛇并死,后十余日,大雨,山水暴涨,漂破五百余家,失三百余人。(出《朝野佥载》)'小说网,!'
………………………………

自魂问命

    柳少游很善于算卦,在京城颇有名气。

    唐天宝年间,有人拿着一匹绢绸来拜见少游。

    把他请进来问有什么事,回答说,“想知道我的天年寿数。”

    少游立刻给客人算了一卦,然后悲伤地叹口气说,“您的卦很不吉利,今天晚上就会死。”

    那客人也悲叹了半天,要求喝口水。

    家人拿了水来,见屋里竟有两个柳少游,分不清醒谁是客人。

    少游指着神说,“他是客人,”

    让把水端给他,客人就告辞走了,童仆送客出门,转眼间客人就消失了。

    这时突然空中传来哭声,十分悲哀,并问少游,“你认得刚才那个客人是谁吗?”并说了刚才拜访、算卦的事,这时少游才知道那个来求卦的客人就是自己的灵魂。少游赶快去看客人送的绢绸,原来是纸作的,悲叹地说,“我的神魂已经离我而去,我就要死了。”

    到了晚上,柳少游果然就死了。

    柳少游善卜筮,著名于京师。天宝中,有客持一缣,诣少游。引入问故,答曰:“愿知年命。”少游为作卦,成而悲叹曰:“君卦不吉,合尽今日暮。”其人伤叹久之,因求浆,家人持水至,见两少游,不知谁者是客。少游指神为客,令持与客,客乃辞去,童送出门,数步遂灭。俄闻空中有哭声,甚哀,还问少游:“郎君识此人否?”具言前事,少游方知客是精神。遽使看缣。乃一纸缣尔,叹曰:“神舍我去,吾其死矣。”日暮果卒。(出《广异记》)'小说网,!'
………………………………

风雷蛇患

    临淮郡有个馆所亭园,建在泗水边上。

    亭园有棵大柱子,柱周围有十枓(枓dou柱上支持大梁的方木)拱,**挺拔,亭阴能遮住百步方圆,常常有大风和迅雷,傍晚时出现在亭园中。

    有人远远地看见亭园中有二道光,相对着一起上下地动,清楚得象闪电一样,风停息以后,那两道光也闭上了。

    开元年间,有个韦子春因勇敢有力量而闻名于世,正赶上韦子春在临淮作客,有人告诉他那亭园里的怪事,韦子春说:“我能去观察一下。”

    于是带着衣服行李住在亭中以便察看。

    有一天晚上,有大风雷震动地面,亭子和屋子摇动着,果然看见一道光照耀着亭园和屋宇,韦子春就收拾一下衣服下了亭子,忽然觉得有个东西蟠绕着自己的身子,冷得象冰冻一样勒得很紧,解不开。

    回头看,看见两个老人站在他的身后,韦子春就鼓起全身力气挥动着手臂,就听騞(huo)地一声响,他的束缚解开了,就回到亭中,不久风住雨停,闻到亭中的腥气象卖鱼铺子一样。

    第二天一看,看见一条大蛇从中间断开死在那里,血流得遍地都是。

    乡里人互相前来观看,以为韦子春也一起死了,却见到了韦子春,都大吃惊。

    从此那个亭子没有了风雷的灾害。临淮郡有馆亭,滨泗水上。亭有大木,周数十栱,(“栱”原作“株”,据明抄本改。)突然劲拔,阴合百步,往往有甚风迅雷,夕发其中。人望见亭有二光,对而上下,赫然若电,风既息,其光亦闭。开元中,有韦子春以勇力闻,会子春客于临淮,有人语其事者,子春曰:“吾能伺之。”于是挈衣橐止于亭中以伺焉。后一夕,遂有大风雷震于地,亭屋摇撼,果见二光照耀亭宇。子春乃敛衣而下,忽觉有物蟠绕其身,冷如水冻,束不可解。回视,见二老在其身后。子春即奋身挥臂,騞然有声,其缚亦解,遂归亭中。未几而风雨霁,闻亭中腥若鲍肆。明日视之,见一巨蛇中断而毙,血遍其地。里人相与来观,谓子春且死矣。乃见之,大惊。自是其亭无风雷患。(出《宣室志》)'小说网,!'
………………………………

巨蛇泅水

    宣州的鹊头镇,天宝七年,江水猛涨漫淹三十里。

    吴地的习俗,人人都善于泅水,都入水捞取木柴。

    江的中流有一木材流下来,长十多丈,泅水的人去察看木材,竟是一条大蛇,身上黄色,让水漂浮着,在江的中间流下来,泅水的人惊得往回返,蛇就张开口衔他,泅水的人正好横在蛇口里,蛇抬起头,离水有几尺高。

    泅水的人还在大声呼救,看到的人没有敢下水去救的。

    宣州鹊头镇,天宝七载,江水盛涨漫三十里。吴俗善泅,皆入水接柴木。江中流有一材下,长十余丈,泅者往观之,乃大蛇也。其色黄,为水所浮,中江而下。泅者惧而返,蛇遂开口衔之,泅者正横蛇口,举其头,去水数尺。泅者犹大呼请救,观者莫敢救焉。(出《纪闻》)'小说网,!'
………………………………

白蛇吐烟

    河南府尹李齐物,天宝年间,被贬职担任竟陵太守。

    郡的城南楼如果出现白烟,刺史不改换就会死去,当地人认为是正常事。

    李齐物被贬职,心里很是恨恨不平,楼中忽然出现白烟,就发怒说:“我不怕死,神仙能把我怎么样?”

    派人寻找烟的出处,回来说:“白烟全是白蛇所为,恐怕是条大蛇。”

    李齐物下令掘洞,那洞孔渐渐大了,洞中有条大蛇,身子象大坛子那么粗。

    李齐物命令用大锅烧几十斛油,油滚沸时就用来浇蛇,蛇刚开始时象雷吼叫一样,连城墙都震动了,过了一天才死去,就派人去把洞塞死填平。

    李齐物也没再遇到什么意外。

    河南尹李齐物,天宝中,左迁竟陵太守。郡城南楼有白烟,刺史不改即死,土人以为常占。齐物被黜,意甚恨恨。楼中忽出白烟,乃发怒云:“吾不畏死,神如余何?”使人寻烟出处,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