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须人见他发问,抬头将他细细打量一番,忽问他道:“来人可是俞将军?”

    俞大猷哈哈一笑道:“正是。”

    此人听罢将手中木棍丢在一旁,双手一拱道:“久仰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幸会之甚。草民偶过此地,不料与将军驾下众士卒发生了点冲突,还望将军能够海涵。”

    俞大猷看这人虽然身材消瘦,却生的虎目剑眉器宇轩昂,再加上身手不凡武艺高超,心中不由起了爱才之念,想要将他招致麾下,于是便微笑着问他道:“不知壮士大名,是何方人氏啊?”

    长须人恭恭敬敬地回道:“草民姓邬,名友仁,崇明人氏,因老父在金陵,准备前去探望,恰好所乘渡船停泊在此,看见军队操演阵图,心中好奇所以才前来观看。”

    俞大猷听罢便请他和自己一起去演武堂,想再试一下他使用兵器的技艺,邬友仁也不推辞,当即便和他一起来到了演武堂,看了看堂上所摆放的刀枪棍棒,一边看一边轻轻摇头,似乎对此都不太满意。

    俞大猷见状便问他为何摇头,邬友仁回道:“此等兵器均太轻,我难以将技艺显示出来。”

    堂中几个随侍将领听罢互相看看,脸上均有不信之色,更有人认为他在说大话,甚至在堂下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邬友仁见众人不信,随手拿起一杆精钢铸就的梨花枪来,可刚刚舞动一圈枪杆便被折断了。

    众人一见不由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他的武艺果然深不可测,俞大猷见此情形心中更喜,便命随从将自己使用的长槊拿来让他试用。

    这长槊重四十多斤,邬友仁将长槊接过放在手中掂了掂,似乎还是感觉有些重量不足,只是不好说出来,于是便手持长槊舞将起来,这一番舞动众人只觉寒风如箭刺人肌肤,邬友仁将这一杆长槊舞得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以致周围数丈之地没有人再敢站在那里,只将众将领看得是目瞪口呆昨舌难下,就连俞大猷虽说素来精通此技艺,此时一看心中也是称赞不已。

    待邬友仁将一套槊法舞完,堂下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俞大猷当即便问他道:“你可愿入我帐下为国效力?”

    邬友仁听罢微微一笑道:“若是给的官大就可以,否则的话恕难从命。”

    俞大猷听罢哈哈大笑,当场便封他做了千户,能统兵千余人。

    邬友仁沉思片刻便应允下来,随即对俞大猷道:“我的行李还在船上,请允许我先回去一趟将行李取来。”

    俞大猷答应了他,并赠送给他了一匹骏马,还派了四个随从和他一起回去。

    邬友仁谢过俞大猷,随即牵着马出了军营,可刚跳上马背就听骏马一声长嘶,随即口吐白沫倒了下去,邬友仁跳下马来,脚下大步流星行走如飞,任凭那四个随从在后面如何喊叫也不停留,头也不回的一路直奔而去。

    待四人策马走近一看,发现俞大猷所赠送给邬友仁的那匹骏马已然被压断了脊梁骨,当场毙命了。

    四人见此情形不由大骇,急忙快马加鞭紧紧追赶,远远看见邬友仁的身影就在前方,可是虽奋力策马相随,却始终追他不上。

    待一番追赶之后,不知不觉已到海边,遥见一艘大船停泊在远处,近岸则是一叶扁舟,舟上还有两人,一见邬友仁便划着小周向岸边靠来。

    此时邬友仁已赶到岸边,见小舟离岸尚有两丈余远的距离,当即收身提气纵身一跃,如同一只大鸟般飞上了小舟。

    四个随从也已赶到岸边,见状不由惊愕不已,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只见邬友仁从船头缓缓转过身来,对着四人大声说道:“实话告诉你们,我原来其实是宝山的官军将领,因为犯了一点微弱的过错而被上司所罢黜,后来便下了海做了流民(海盗),往来于海上已经二十余年了,现在已为一岛之主。

    听说俞将军治军严谨素有奇效,所以特意前来一看,今日得见果如其言,心中佩服不已。况且他能将我从一介平民提拔而为千户,可谓慧眼识才,只是与其让我俯首于总兵之门,终不及在海外称尊自在得多。现在我就要走了,请你们回去代我谢过俞将军,并转告他一言:我自此之后当逐一告知我的伙伴,只要俞将军在任一日,我们绝不敢以一矢相加,以此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说完又向四人拱一拱手,就此转身乘舟向大船而去。

    眼看快到大船旁边的时候,舟上二人唿哨数声,随声从大船上呼啦啦出来了一百多号手执刀枪之人,个个一身黄衣黄裤精悍打扮,都毕恭毕敬的匍匐在船头相迎,就像是在迎接王公贵族一般,一直待邬友仁进入舱内,大船方才扬帆东去就此不见。

    四人见状瞠目结舌惊诧不已,急忙策马转身赶回军营,将方才所见据实向俞大猷禀报,并转达了邬友仁临别所言,俞大猷听罢惊讶之余满心惋惜,连着几日都郁郁不欢,为不能挽留住这样的人才而痛惜不已。

    后来俞大猷镇守松江十余年,邬友仁等果然未曾犯过一兵一卒,终其任内海上也无烽烟之警。

    '小说网,!'
………………………………

奕艺

    乾隆到嘉庆年间,围棋之戏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沉迷于此的不计其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都纷纷汇聚在京师,或在棋苑设彩相搏,或投靠于达官贵人家作为门客,日常与之弈棋为业。

    在这些善奕之士中有一个来自山东济南的儒生名叫黄少文,他棋艺高超冠绝群雄,在京师各个棋苑鲜有敌手,因此一时名声远扬妇孺皆知,每日请他对弈之人更是络绎不绝。

    可寻常之人想要请他即使是备上份厚礼也不一定能如愿,只有一些高官名绅或者富家巨室方才能请他对弈数局。

    这一日京中礼部的赵侍郎因为酷爱此道,听说黄少文的大名后便派专人带上厚礼上门相请,说是想要请他指教下棋艺。

    黄少文听说赵侍郎相请自是不敢怠慢,当即便应邀来到赵侍郎的府邸,待得宾主双方寒暄数句之后赵侍郎便命人摆上棋盘,准备厮杀一番。

    当时在侍郎府中有个来自浙江富阳的幕僚名叫韩紫荆,此人虽不到三旬年纪轻轻,却是天资聪颖精明强干,所以赵侍郎也将他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平时让他随侍左右出谋划策,此时赵侍郎要和黄少文对搏,便命韩紫荆在旁作壁上观。

    两人自早至午共计下了三盘棋,头两盘都是赵侍郎大败,而第三盘黄少文有心相让,赵侍郎才得以赢了这盘。

    赵侍郎知道黄少文手下留情,心中对他的棋艺更加佩服不已,当即赏了他几十两银子,还派人备好车马将他送了回去。

    待送走了黄少文,赵侍郎仍然对他赞不绝口,认为当今棋艺最高的非他莫属了,此时韩紫荆在旁忽然对他说道:“虽说黄先生的名气盛极一时,可是方才以我来看,他的棋艺于攻守之法还有很大的不足,而且过多的计较城池一地的得失,恐怕难以说是无敌啊。”

    赵侍郎听罢很觉诧异,因为韩紫荆来府上数年,从未听说过他于围棋一道有什么深造,此时忽听他说出如此一番话来,自是大感意外,当下就问他道:“难道韩先生也精通此道吗?”

    韩紫荆回道:“不敢说精通,只是略懂一二而已。”

    赵侍郎听得他也善于奕艺,心中不由大喜,当即便命他和自己对弈一盘。

    不料一局下来虽说他只以半目之差落败,可心中却知这是韩紫荆有意相让的缘故,如果单以韩紫荆的棋力,恐怕早就将他杀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了。

    赵侍郎本是个大度豁达之人,不仅不以为意反而颇为欣喜,觉得府中有如此高手自己却不知道,实在是识人不明啊,而韩紫荆的棋艺高深莫测,和黄少文可谓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他一心想知道韩紫荆和黄少文到底谁的棋艺高,于是过了两天便又派人将黄少文邀来,让他和韩紫荆对弈一局。

    黄少文起初以为又是和赵侍郎对局,不料到得府中却是让他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对弈,放在平时他自是不屑一顾,可是此时碍于赵侍郎的情面,只好勉强应允下来,心里却对韩紫荆很是轻视,落子也是漫不经心。

    不料布局阶段数子一落黄少文便觉有异,看韩紫荆的布局投子,初看似乎落子草草绝不经意,可是及一着落枰中,则原先的瓦砾虫沙尽数变为了风云雷电,转眼自己的棋子便风声鹤唳满盘皆危,他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