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见他默然无语便以为他想考虑一下,于是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柱子晚上回家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叔叔,叔叔听罢也说道:“他朱家是殷实之家,岂能找你这样贫贱的人,肯定是一句笑言罢了。”
过了几天老夫人都没见他有回应,每天早上仍是但菜叫卖如同自己没说过那样的话一般,她心中焦急,有天早晨便早早守在门口,一见柱子过来便将他叫住问道:“我想让你做我的女婿,你为什么不回答我?”
柱子便将叔叔所说的话对老夫人说了,老夫人一听急道:“婚姻大事岂可儿戏?我既然说了你就回去和你叔叔好好商议一下再来回复我。”
柱子回家便将此言又告诉了叔叔,叔叔一听也是非常惊讶,于是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柱子来到朱家求见,老俩口将他们请进家门,叔叔问朱老爷道:“贵宅欲以我的侄子为婿,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朱老爷道:“有这事。因为我们夫妇膝下无子只有女儿,你的侄子诚实可靠,所以想将他招上门做半个儿子,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叔叔一听此事确实,心中虽喜但是仍有忧虑,于是又问道:“如此甚好,但是我家中贫困无力下聘,这可如何是好?”
老夫人笑道:“我家求婿又不是求聘,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叔侄二人一听大喜,连忙致谢不已。
于是双方选定吉日成亲,朱家将十六岁的长女嫁给了柱子,婚后夫妇相亲相爱,柱子和岳父岳母也相处的很融洽。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三年,朱家长女突然暴疾而亡,一家人都很悲痛。
后事处理完毕,老两口私下商议道:“女婿好是好,可是女儿却不在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现在次女刚刚长成,若是给她择婿未必能找到像柱子这样的,可是柱子若是再娶你我二人日后养老又没了倚靠,还不如将次女嫁给他算了。”
于是又将次女嫁给了柱子,没想到过了三年次女又是暴疾而亡,老两口是欲哭无泪。
朱老爷对老伴说道:“六年而丧两女,我们命算真苦的。现在幼女也长成了,你看是不是还是嫁给他?”
老伴道:“命已如此,还有什么说的。只希望这次他们能够偕老,我二人也能有所托了。”于是又将幼女嫁给了柱子。
可是没成想过了三年幼女也死了,老两口大恸,几人正聚在一起悲泣间,忽然有一个老僧在门口化缘。
老夫人大声喝道:“我家陡遭不幸,你还要指望能化些什么?”
朱老爷心慈,连忙劝老伴道:“三女俱死以致你我老年皆苦,这是前生怨业啊,你先留他在家中坐,我出门去买些菜蔬做些斋饭与他。”
说完便匆匆出门而去。
老夫人将和尚让进堂中坐下,自己感到有些倦累,于是便靠在椅子上便不知不觉睡着了,在睡梦中她恍惚听见老僧对他说道:“你丈夫前世本是水手,以操舟为业。而你的女婿前世却是一个富商,当时他带了很多钱雇你的丈夫载他去淮扬,没想到你丈夫贪图他的钱财而将他谋害了。你的三个女儿前生都是船上的乘客,你丈夫害怕他们泄露此事,于是各自给了他们三十两银子,所以现在每人陪了你女婿三年的枕席。你丈夫的财产本就是你女婿的,所以你们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老夫人听到此处便惊醒过来,睁眼一看老僧却不知到哪里去了。
此时正好朱老爷买了菜蔬回家,老夫人上前将他拉到一边告诉了方才梦中老僧之言,老头听后沉默良久一言不发。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便将所有的家业交给柱子让他另娶,两人一起去了庙中出家,最后也不知所终了。
'小说网,!'
………………………………
阳人祟
明正德十年,成都有个秀才名叫张士英。
他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岁,因早年父母双亡,所以家中只留下孤身一人,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
张家祖上算是富户,所以宅院颇大,分为前后两院。
可是自张士英的父亲辈开始就走了下坡路,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到了张士英当家,家里的祖产也被卖得差不多了。
平日他一人住在前院,后院因为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几次他想重新修葺一下,都因为经济拮据而不能如愿,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后院破败下去。
有一日他正在家中读书,忽然门口来了一位锦衣少年,这少年岁数和他相仿,长的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少年自称姓胡,想要将他的后院租下来。
此时秋季会试之时将近,城里外地租房的学子多不胜数,张士英也不以为意,于是双方讲好价格便签了协议。
随后他便问胡公子何日搬来,胡公子回答说道晚上就住进来。
到了晚间胡公子果然带着行李一个人住了进去,张士英看他单身一人租这么大的院子不禁稍稍有点奇怪,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后院僻静可以安心读书的缘故吧,于是也就没有再问。
第二天早晨一起床他便去后院探访胡公子,想问问他还有什么需要。
没想到一入后院不由大吃一惊,只见原先坍塌的围墙已经一夜之间修好,院中的亭台也焕然一新,连树木都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再看自家的三间房屋更是厅堂整洁窗明几亮。
张士英惶恐间以为走错了地方,正想返身退出的时候胡公子已经看见了他,当即出来拉住他对他笑道:“主人躲避客人难道是怕做东道主吗?”
张士英一时惊惧交加,便急忙问胡公子道:“这后院已经荒芜多时,怎么一夜之间却巨变如此?”
胡公子微笑着说道:“这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幻术罢了。”
说完便挽着他的手留他在房中一起小酌,只见桌几上摆满了珍羞野味,看样子似乎都不是本地所产,两人品酒朵颐一直喝到午后才尽欢而散,自此以后张士英过上几天都要去后院胡公子那里转转,每次胡公子都要请他品尝各地的山珍异味,逐渐习以为常了。
偶有一日他去后院,正碰上胡公子在锁门,似乎是要出去。
他便问胡公子要到哪里去?胡公子答道:“我准备去岭南(广东)探访一个朋友,晚上应当就回来了,到时我会叫你和我一起品尝美味的水果。”
张世英以为他在说大话,于是就漫不经心的答应了。
到了晚上他来到后院,发现胡公子果然已经回来,还在院中的石几上摆满了新鲜的荔枝和芒果,都是粤地之产。
胡公子一见他便拿起酒壶对他说道:“来来来,这是粤地特产的郁金酒,我专门带回来想与你一起品尝品尝。”
张士英心中惊讶不已,知道这胡公子必有奇异,于是便问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胡公子开始不说,耐不住他几次三番的追问,这才对他说道:“我和你已经算是莫逆之交,所以说出来你也不要害怕和猜疑。实话告诉你,我其实是天狐。”
张士英听罢心中不免一惊,可是和胡公子朝夕相处他倒也不甚惧怕,心中反而有些羡慕他的异能,于是对他说道:“我听说狐仙能够瞬息千里,今天看来果然是这样的啊。只是兄弟我素来坐井观天,也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能不能请你带我开个眼界啊?”
胡公子听罢微微一笑道:“这件事情倒是不难,只是人心贪狠,比起我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仗着我的法术有恃无恐,到时候恐怕就会惹下大祸。”
张士英一听便连忙说只是出去看看,绝不会有非分之想。
胡公子听他说得诚恳方才对他道:“这事以后慢慢再说吧。”
张士英一听也不好再说什么,两人喝酒吃果相谈甚欢,一直到二更已过方才曲终人散。
过了几天正逢重阳佳节,胡公子将张士英叫到后院对他说道:“今天我可与你一起去峨眉山顶以尽登高之兴。”
随即又拿出一件半袖衣服让他穿在身上,然后叮嘱他道:“此衣名曰隐形衣,穿上它别人就看不见你了,只是切不能离我五十步外,否则的话别人就会看见一个狐首人身之人,到时恐怕有性命之忧啊。”
原来胡公子到底还是害怕张士英借助隐形衣外出滋事生非,于是故意用此话来骗他,好让他不敢离自己左右,张士英听罢连忙点头不已。
胡公子见他答应,便将他手挽起吩咐他闭上眼睛,随即就听耳边风声呼啸,须臾之间睁眼一看二人便已站在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