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知府和他的夫人也经常劝慰他道:“我们就生了你一个独子,又在此为官,有什么东西是你得不到的,你千万不要忧虑。莫不是身上还有什么病根没有除去吗?”
胡晓川每次都答道:“没有什么事。”
一天他在府中闲逛,发现署中居然没有一本书籍,他感到非常奇怪,于是问家人道:“府中为何没有书籍?”
家人回答道:“以前因为公子您不喜欢读书,所以老爷大怒之下将所有的书都扔了。”
众人都以为他是病后失心,以至于什么事都记不得了。
胡晓川听后便找到知府对他说:“父亲,我想读书。”
知府一听大喜过望,马上命令将书房收拾出来,又重金请来老师教他。
这老师一来便出题命胡晓川作一篇文章,以此来测试他的学识。
没想到胡晓川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写好了。
老师拿来一看,居然满篇锦绣不亚于当时的名家。
老师大惊,连忙向知府禀道:“公子真是大器啊,连我的学识也不如他,希望您能另请名师来教他。”
知府听后大为惊疑,这以前连书都不读的人为何现在却似豁然开窍一般成了奇才?心中便怀疑他的文章是抄袭而来的,于是亲自出题面试。
这次胡晓川又是不到半时一气呵成,知府一见这文章与以前所写的迥然不同,实是上佳好文,此时他心中方才相信,不由惊喜万分。
老师固辞而去,知府又准备四处延请更好的老师,胡晓川却对知府说道:“父亲不用再四处延师了,所有的诗书,儿自己读就是了。”
知府听得此言便依从他让他自己读书。
如此过了半年,正好逢试,知府又亲自出了数题让他来作,结果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精妙,知府大喜,便送他回原籍去应试。
临走之前大宴宾客,并给他一千两银子作为路上的盘缠,胡晓川想再要一千,知府也很高兴的给他了。
等一出家门,他便托辞要找寻旧友告别,绕道来到自己家附近,让随从在外停车等候,自己下车来到家中。
一进家门胡晓川发现家中一贫如洗,虽然妻儿都在但是却没有一个认识他的。
于是胡晓川对儿子说道:“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的父亲啊。”
他的妻子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看了半响方才对他说道:“你和我的夫君长相迥异,但是为何声音非常相像呢?”
胡晓川于是便将以前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历历叙述。
他的妻儿耳听此言仍然不甚相信,以为他是骗子。
胡晓川见状便对妻子说道:“我书房的橱柜内,有一部文稿,文稿内夹着某篇文章,还有诗几首,你可去取来。如果我说的对就是真的,如果我说的错就是假的。”
妻子听后半信半疑的打开书柜找出文稿,结果一切都和胡晓川所说的一样,于是这才相信他所说之言,一时间悲从中来。
两人不禁抱头痛哭不已,胡晓川对妻儿说道:“我以后不能再回家中了,我有银千两交给你作为你们母子的养家费用。此去应试若能博取功名,就一定能帮儿子成家立业。”
说完便哭别妻儿出门上路了。
后来胡晓川果然连试连捷,官至三品,每年都给家中寄两次钱,以至于妻儿最终都成了巨富人家。
'小说网,!'
………………………………
雷道
明嘉靖初年,河南灵宝彭家村有一个读书人叫彭刚。
他自幼丧父,由寡母拉扯长大,因家中贫困命运多舛,年逾弱冠尚不能博取一个功名,他的亲戚朋友因此都看不起他,走在路上即使对面而来也是视而不见。
但彭刚是个大度豁达韧性十足的人,他不仅不以为意,对这些亲戚朋友依然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他侍奉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凡是有好吃的必然要给母亲先尝,和母亲说话也是恭恭敬敬从来也没有缺了礼数。
有一年他应童子试不中,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古刹,古刹门口坐着一个紫髯鹰鼻的道士,相貌甚是丑陋,他心中有点奇怪,不由将道士多看了几眼,没想到道士一见他便双眼放光面露喜色,从地下一跃而起向他笑着稽首为礼道:“贫道在此等待贵人已经很久了。”
彭刚见状惊愕不已,一时间感到莫名其妙,仓促间张口结舌不知所对。
道士见状又对他道:“贫道姓万,道号蜕云,由峨眉山云游到此,虽阅人无数,但是像公子您这样富贵难言的却是独独一个。以夙有香火之缘,所以才早早在此等候。”
彭刚听罢更觉奇怪,明明自己穷困潦倒,他却偏说是大富大贵,于是心中便怀疑这道士在戏弄自己,他笑着对道士说:“小生只是一个平凡庸俗之辈,哪有甚么富贵可言,大师不要戏弄小生了。”
道士听罢此言摇了摇头道:“贫道哪里敢对贵人相戏,窃以为平生相人无数,不论贫富贵贱,倒还没有一个看走眼的。”
彭刚一听便问道:“既然是这样就请大师相相小生究竟如何?”
道士一听便闭着眼睛掐指轮算起来,口中喃喃片刻后忽睁眼说道:“公子应于三年后入学,又三年后中举,一年后官至御史,后升监司,官至一品,富贵无限。夫妇举案齐眉,子孙后代显贵。”
说完就让彭刚牢牢记住他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忘记。
彭刚听罢半信半疑,对老道士说道:“小生一介寒衣,连老母都快奉养不起了,正准备弃学而经商,还有什么可奢望的呢?”
道士一听急忙摇头对他道:“此事万万不可!公子若是因家贫而忧,贫道尚有一些积蓄,愿意送给您以尽孝道。”
说完便从袖中拿出一锭黄金想要赠与彭刚,彭刚心道无缘无故如何接受这么多的馈赠,于是坚辞不要。
道士见状又道:“若是执意不肯受馈,那就算我先借给你的好了,等以后你有了钱再还我也不迟。”
彭刚一听觉得此法尚可,于是说道:“这样行是行,但是却没有立下字券,这可如何是好?”
道士微笑道:“君子券以口,小人券以手。君子不券不负,小人虽券亦负,负不负在人,和券有什么关系呢。只愿公子富贵以后不要忘了贫道就行了。”
彭刚听道士如此说来,于是便谢过道士接受了黄金,拜别之际又问道士道:“若是大师所言不差,那么他日宦海风波还有没有什么危险?”
道士听罢沉吟良久对他说道:“公子以后进入宦途,一路当平坦无阻,唯独某年某月某日,当有意外之灾。不过到了那天之前,贫道自然会前来相助,这样就不足为虑了。”
说完便和彭刚互道珍重而去。
彭刚回到家中,虽然对道士所言信疑参半,但是还是打消了经商的念头,继续专注读书,想看看道士的话灵不灵验。所幸有道士所借的金子,自己和母亲的衣食可以无忧了,于是他便更加刻苦的学习攻读,果然三年后中了秀才,又三年后中了举人,接着官至左御史,一年后为四川学政,两年后升为两粤总督,都和道士所预言的一模一样。
他娶了一位夫人,生了两个公子,将母亲接来侍奉供养,一家人真的是荣华富贵备极显荣。
这样又过了数年,有一日门人忽然来报说有个姓万的道士登门求见,彭刚一听大喜,自己亲自到门外迎接,将他请入堂中,拉着他的手叙故道旧,口中对他连连称谢,接着命人取出十倍的黄金还给道士,并留他在府中好生款待。
过得数日两人畅谈之时彭刚忽然记起临别之言,于是便问道:“大师当年所言至今无不应验,只是不知所说的意外之灾到底是怎么回事?”
道士回道:“前面的事既然都应验了,后面的事情自然就可想而知了,贫道来此正是为了您啊,所担心的只是日子越来越近了。”
彭刚听罢很是害怕,于是急忙向道士恭恭敬敬的拜服下去,口中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道士对他说道:“您的前世在青城山学道,本来道行甚高。您矢志放生,但是因为不小心误杀了一只青蛙所以才有此劫,到了那一天的午时就会遭到雷谴,了去前世的宿孽。我和您都是前世修行的同门,所以不敢不来提前相告。”
彭刚一听面色大变,心中惧怕万分,急忙跪在道士脚下叩头不已,请求他出手相救。
道士笑着将他扶起,对他说道:“这事就不劳您费心了,贫道为此思虑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