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史-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嘉十六年己卯岁,十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长。

    己丑33己丑3己丑37己丑48己丑37己丑44

    元嘉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长。

    甲午57甲午55甲午61甲午72甲午63甲午68

    元嘉十八年辛巳岁,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长。

    己亥82己亥79己亥85己亥97己亥87己亥93

    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长。

    乙巳6乙巳4乙巳十乙巳21乙巳11乙巳17

    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

    甲申7甲申68甲申73甲申89甲申74甲申79

    陈天嘉六年乙酉岁,十一月庚寅景长。

    庚寅12庚寅13庚寅5庚寅24庚寅8庚寅17

    光大二年戊子岁,十一月乙巳景长。

    乙巳8乙巳86乙巳79乙巳97乙巳81乙巳9

    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长。

    丙寅83丙寅78丙寅77丙寅95丙寅98丙寅87

    太建六年甲午岁,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长。

    丁丑32丁丑33丁丑25丁丑43丁丑27丁丑36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长。

    癸巳4癸巳6壬辰99癸巳16癸巳空癸巳8

    太建十年戊戌岁,十一月五日戊戌景长。

    戊戌3戊戌3戊戌23戊戌4戊戌24戊戌33

    隋开皇四年甲辰岁,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长。

    己巳77己巳78己巳69己巳86己巳71己巳86

    开皇五年乙巳岁,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长。

    乙亥1乙亥2甲戌92乙亥11甲戌55乙亥10

    开皇六年丙午岁,十一月三日庚辰景长。

    庚辰25庚辰26庚辰18庚辰34庚辰19庚辰34

    开皇七年丁未岁,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长。

    乙酉5乙酉51乙酉42乙酉59乙酉44乙酉59

    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长。

    丙午48丙午49丙午43丙午57丙午41丙午56

    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

    壬戌21壬戌22壬戌13壬戌3壬戌14壬戌29

    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

    甲申43甲申45甲申31甲申5甲申32甲申44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庚戌65庚戌68庚戌53庚戌72庚戌54庚戌66

    龙朔二年壬戌岁,十一月四日己未至戊午景长。

    戊午83戊午86戊午69戊午88戊午71戊午82

    仪凤元年丙子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25壬申28壬申10壬申28壬申12壬申22

    永淳元年壬午岁,十一月癸卯景长。

    癸卯72癸卯75癸卯57癸卯76癸卯58癸卯68

    开元十年壬戌岁,十一月癸酉景长。

    癸酉49癸酉54癸酉31癸酉5癸酉32癸酉46

    开元十一年癸亥岁,十一月戊寅景长。

    戊寅74戊寅77戊寅55戊寅74戊寅56戊寅7

    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十一月癸未冬至。

    癸未98甲申3癸未8癸未99癸未81癸未95

    宋景德四年丁未岁,十一月戊辰日南至。

    戊辰15戊辰26丁卯74丁卯82丁卯74丁卯8

    皇祐二年庚寅岁,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长。

    癸丑65癸丑79癸丑22癸丑25癸丑22癸丑23

    元丰六年癸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

    丙午73丙午85丙午26丙午27丙午26丙午26

    元丰七年甲子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辛亥97壬子10辛亥5辛亥51辛亥5辛亥51

    元祐三年戊辰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94癸酉8壬申48壬申48壬申48壬申48

    元祐四年己巳岁,十一月丁丑景长。

    戊寅19戊寅32丁丑72丁丑72丁丑72丁丑72

    元祐五年庚午岁,十一月壬午冬至。

    癸未44癸未56壬午96壬午97壬午96壬午96

    元祐七年壬申岁,十一月癸巳冬至。

    癸巳92甲午5癸巳45癸巳45癸巳45癸巳45

    元符元年戊寅岁,十一月甲子冬至。

    乙丑39乙丑52甲子91甲子91甲子91甲子91

    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

    丙申86丙申99丙申37丙申36丙申37丙申37

    绍熙二年辛亥岁,十一月壬申冬至。

    癸酉12癸酉27壬申57壬申47壬申57壬申46

    庆元三年丁巳岁,十一月癸卯日南至。

    甲辰59甲辰74甲辰3癸卯92甲辰3癸卯92

    嘉泰三年癸亥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丙子5丙子21乙亥49乙亥37乙亥49乙亥37

    嘉定五年壬申岁,十一月壬戌日南至。

    癸亥25癸亥41壬戌69壬戌56壬戌68壬戌56

    绍定三年庚寅岁,十一月丙申日南至。

    丁酉65丁酉83丁酉7丙申63丁酉7丙申92

    淳祐十年庚戌岁,十一月辛巳日南至。

    壬午94壬午71辛巳96辛巳77辛巳94辛巳78

    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己未夜半后六刻冬至。

    己未87庚申5己未25己未4己未24己未6

    右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余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历》合者三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历》合者二十六,不合者二十三;《纪元历》合者三十五,不合者十四;《统天历》合者三十八,不合者十一;《大明历》合者三十四,不合者十五;《授时历》合者三十九,不合者十事。

    今按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授时历》得甲寅,《统天历》得乙卯,后天一日;至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时》、《统天》皆得辛亥,与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授时》、《统天》皆得戊子,并先一日,若曲变其法以从之,则献公、僖公皆不合矣。以此知《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一也。《大衍历》考古冬至,谓刘宋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大衍》与《皇极》、《麟德》三历皆得癸酉,各先一日,乃日度失行,非三历之差。今以《授时历》考之,亦得癸酉。二也。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诸历皆得甲申,殆亦日度之差。三也。陈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丁卯景长,《大衍》、《授时》皆得丙寅,是先一日;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壬辰景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后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亦日度失行之验。五也。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大衍》、《统天》、《授时》皆得丙午,与天合;至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冬至,而《大衍》、《统天》、《授时》皆得壬戌,若合于辛亥,则失于甲寅,合于甲寅,则失于辛亥,其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冬至,亦日度失行。六也。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诸历得甲申,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诸历皆得庚戌,《大衍历议》以永淳、开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时历以书,必非候景所得,所以不合,今以《授时历》考之亦然。八也。自前宋以来,测景验气者凡十七事,其景德丁未岁戊辰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丁卯,是先一日;嘉泰癸亥岁甲戌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乙亥,是后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曲变其数以从景德,则其余十六事多后天,从嘉泰,则其余十六事多先天,亦日度失行之验。十也。

    前十事皆《授时历》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盖类其同则知其中,辨其异则知其变。今于冬至略其日度失行及史官依时历书之者凡十事,则《授时历》三十九事皆中,《统天历》与今历不合者仅有献公一事,《大衍历》推献公冬至后天二日,《大明》后天三日,《授时历》与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大衍》后天八十一刻,《大明》后天一十九刻,《统天历》先天一刻,《授时历》与天合。以前代诸历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古今历参校疏密

    《授时历》与古历相校,疏密自见,盖上能合于数百载之前,则下可行之永久,此前人定说。古称善治历者,若宋何承天,隋刘焯,唐傅仁均、僧一行之流,最为杰出。今以其历与至元庚辰冬至气应相校,未有不舛戾者,而以新历上推往古,无不吻合,则其疏密从可知已。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