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山溏不知情的人不细看,还会误以为就是一个梯田形状大长深的水田。其实山溏里边常被我们放进各种乱七八糟的鱼苗,因为我本身也不太懂养鱼,这几年也并没看到关于养鱼的农书,所以山溏里有鲫鱼、草鱼、细甲鱼、花鲢鱼、白鲢鱼、鲤鱼。。。。。或是不知道名字的鱼,反正只要是在河里抓到了小鱼我们就死命的往里放。

    这三年来我和燕儿每天都会很负责的,扔些菜叶米糠之类的进去喂它们,而在喂食的时候也都能看到品种不同的鱼儿来抢食,这一两年我们几个孩子还时不时的拿着我用绣花针做成的土鱼杆去垂钓,饭桌上也时常能出现上钩的山溏鱼,自我总结了一下,觉得自己这非常不专业的养鱼应该算是成功了。

    大人们也是知道这些情况的,所以每次需要放水去灌地的时候,他们就会用上大伯特意编的竹折子挡在出水口处,因为编得很细密,所以连比指头还小的鱼苗也不会被流出去。

    。。。。。。。。。。。。。。。。。。。。。。。。。。。。。。。。。。。

    每天练完功后带着燕儿视察完菜园的五亩地,然后到路边再观察一下山梁上田地的大概情况,紧接着会进到家里四处转一圈,最后去存放盐菌的库房中查看一番。干完这些后,才能安心的开始每日的磨阳工混日子,这些是这几年我无意中养成的一种习惯了。

    好像这样之后,心里的一点空缺能得到填补,让我能有种安全塌实的感觉。但更多无聊的时候,我会想,也许我只是真的太无聊了;又或许只是为让自己小小的虚荣心能得到满足?唉,我自己都有些搞不太清楚,反正每天就这样干了。

    其实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太无聊了,当小孩子当得快发霉了,开始要疯了。嘿嘿,我裂了裂嘴角,有些无奈的在心里调侃着自己。

    唉,只希望在接下来自己真正爆发时,家里的大人别太惊异怀疑就行。这些年我可是对什么都装着很好奇,还很努力啃书和学习,到时懂得太多,应该也不会显得太怪才是吧?

    边天马行空的瞎想着,边裂了裂嘴角往小箐方向看了看,已经九点多钟了,但这条通向寺庙的路上,目所能及的地方都还是看不到无心的身影。

    唉,无聊的撇了撇嘴,习惯性的往三十多米开外的家门口走去。

    ~~亲们,新书宝宝明天中午2点后上首页的强推榜,没有办法收藏的亲下周都可以直接去上边找喔,方便收藏和投推荐票的亲,求你们支持一下下票票。如果对文文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求亲们在书评区给娃娃讲讲,娃娃会努力做好,娃娃在此鞠躬感谢大家~~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七十章 五年中的那些事(下)

    沿着已经围到了新开菜地边上的篱笆围墙向大门走着,边走边拔起长在篱笆墙边的苦马菜拿在手里,偶尔还无聊的摘几朵篱笆墙角边快凋谢的野菊花在手里把玩几下,用了四五分钟才逛到了敞开着的篱笆柴大门口。

    走进敞开着的大门,门左边五年前那放置农具和停放牛车的长草棚子已经没有了,往后移了七八米建了一栋很长却不高的土基砌成的两层瓦房,这是前年春天家里花了快十两银子盖起的。

    木料和瓦片石灰都是买的,但土基是自己家用挖山溏的泥,加上铡刀铡碎成四五厘米长的稻径,把它们加水混合拌匀合成稀泥后,用长方形木制模具做成形后晒干的。

    其实“土基”就是没烧制过,又比现代砖头大三倍多的土砖。

    。。。。。。。。。。。

    房子是按照并排五间的结构盖成的,外墙上都用石灰加了稻草径抹了一层,说是能让外墙壁防止风吹雨淋破损,应该是起到了现代外墙漆的作用,而内墙除了三间哥哥们的房间也用了石灰抹成白墙,其它的都是稀泥加了稻草径抹的泥色墙面。

    这房子因为是按家里实际的需求加盖的,所以靠大门这方的两间屋是打通的,靠向大门这方没有砌墙也没有装门,是敞开式的,占了两间屋子的位置,有60平米大小的样子,在屋子中间的位置上,靠路一方的墙边修了个有三口大锅的土灶。

    这打通的两间屋子主要是用来收菌和煮盐菌用,既能堆放盐菌坛子还能堆放其它货物,但也用来放点农具和停放车架什么的。如今这屋里从靠着第三间屋的墙角开始,整齐的叠放着一大一小两堆今年新做的三千多坛盐菌。

    走到坛子堆面前,习惯性的伸出空着的右手摸摸这堆的几个坛子,然后再摸摸另一堆的小坛子,每次都仿佛摸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一样,还隐约能够闻到盐菌特有的香味。

    右手在苦马菜上擦了擦,习惯性的想要擦掉其实还不存在的灰尘,反应过来时,有些好笑的咧咧嘴角向出口走去。

    。。。。。。。。。。。

    因为在靠大门左边的进口处架了个上二层的木板楼梯,所以留出了三米没加楼板可以一眼看到房顶的瓦片,其余都横架着粗粗的柱子,柱子上方铺着厚厚的楼板,而楼板上却是用泥加了稻草径锤打成了地板一样光滑的土地板。

    转到院中又打量了一下这栋新房子的全貌。

    整个二层150平米左右,向着大门这面和面向正房方向全是半敞开的,只用土基砌了1米高的围墙。二层是家里用来堆放粮食和收到的山货等东西。因为是背风,二层修得也不高,屋沿也留得宽,所以雨天倒也没有飘雨进去,却能很好的给粮食等物通风透气。

    一层的另外三间屋子门都紧关着,这三间分别是大哥、二哥小哥、晓晨哥的房间,三个哥哥一早已经去镇上的学馆读书了,而晓晨哥跟着老爹和大伯,去了武定府和丽江府送去年的最后一批盐菌。

    这些年大部分都是买主自己到镇上的店子买走货物,但因为原来给马帮赶马送货的姑父,在前年组建了个马帮,所以这些年家里的货都是他在送,有时候老爹和大伯也会亲自上阵跟着押送,还会带点货物去卖,然后收回一些这里好卖的山货,顺便还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和更了解了市场的行情。

    “哟,芽儿真回来了,刚才还去菜园地边找你呢,在地边找了一圈不见你,叫了几声也没人答应,想到你肯定是转回家了,呵呵。记得可不能跑后山去玩,这季节还不太冷,那些“老挲”最爱在这时候出来晒太阳,去了要是遇上会吓到你的,知道么?”奶奶左手提着菜篮从门外走进来,看见我站在院中,边笑边唠唠叨叨的威吓着我。

    “嗯,奶奶,我没去后山呢,我超级怕那些滑溜溜长长短短的“老挲”,刚才就是到下面房里看了看盐菌,没听到您叫我呢”边点头,边快步走到奶奶的面前,拉着奶奶的右胳膊撒娇,在说到“老挲”时还装着很是害怕的抖几抖,但嘴角却是忍不住的咧开了。

    奶奶好笑的抬起被我抓住的手点点我的额头说道:“呵呵。。。你个机灵蛋,知道害怕就行,饭快做好了,你可别再乱跑。”说着就往厨房走去。

    走了几步想起什么转头问道:“不是说无心今天要来家里么?”见我肯定的点头后才又道:“今天奶奶也给他做两道斋菜,奶奶做饭去了,你记得别乱跑。”边说边扬了扬装着几个秋茄子和秋黄瓜的菜篮,见我老实的点了头,才是放心的进了厨房。

    自从一个月前被娘看到自己从后山下来,然后全家人基本每天都个叮嘱几句关于不能上后山的事,更是交代燕儿要每天看住我不让去后山,唉,当时只是悄悄跑去想看看柿子的情况,可是倒霉的遇到了从镇上回来去菜园找我的娘。。。。。。。。。。。

    但是想到刚才奶奶说的“老挲”,我忍不住又咧嘴偷笑了起来。这地方和现代还是有些不同的,这里的人在上午说到蛇的时候,他们都不会直接说“蛇”这个字的,而是用“老挲”和“长虫”这些名词来替代。而且这里称正房对面院子下方的房子叫“下面房”,我也是愣了好久才习惯过来的。

    最开始时我都很茫然,便仔细一想其实也就明白过来了。“蛇”字的音同“折”,在古人的心里是不吉利的,特别是在早上这时候会有很多忌讳,就如同我们在现代时很多人大年初一的早晨有很多的忌讳是一样的道理。

    。。。。。。。。。。。。。。。。。。。

    边无聊的偷笑着,边又向这些年都没有改变的厨房着了一眼,清楚的看到奶奶这时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