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兄弟姐妹齐种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就是忙吃食的时候了,老娘和伯娘又是砍又是剁的。奶奶跑着我坐在厨房门口摘小白菜,老爹和大伯已经忙着做糊糊贴门神了。爷爷去放家里的老黄牛去了,哥哥们早已经不见了踪影。闻着烧猪头的香味,我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是老娘抱我上桌吃年饭了。鼻子里闻到点燃的香的味道,堂屋里家堂的位置已经烧上了几柱香,看来奶奶都已经烧完香纸献完祖先了。桌上还是有一盆子白水豆腐,我发现爷爷老爹和大伯三人特别家吃,其实我也很爱吃,可惜没人喂我那东西。晚上比白天丰盛了很多,两碗蒜苗炒的回锅猪头肉,清炖腊山鸡里煮着小白菜,又有鸡蛋炒韭菜两碗,还有两碗火腿肉,饭还是一半大米的杂粮饭,但多了一碗用油煎黄的小鱼和一小碗煮得白白的小鱼汤。

    奶奶以前从来舍不得用油煎小鱼的,就算是炒菜,也只是放一点点油,以至一吃的时候基本吃不到什么油味。

    看着那一碗煎小鱼和鱼汤,原来哥哥们是抓鱼去了。对于鱼,我是怕之又怕的,家人们都以为我爱喝鱼汤,所以这两个月来我是时不时的都得喝上一喝。每次不想喝时,看到哥哥都自豪又期待的眼神,我每次都笑着咽下去。现在,我爱喝鱼汤已经是全家共认的事实了。就算哥哥们大冷天的屡教不改又去抓鱼,大人们也不会太难为他们。就象现在。

    “你们几个皮猴,说了大冷天的别去抓鱼,怎么又去河里抓鱼了。”奶奶不是太严肃的训道。

    “就是,要不是我放牛看到,不知道他们还要在河边费到什么时候。”“下次再让我见到,可要真的揍人了。”爷爷也不是太严肃的恐吓道。

    “爷爷我们真没下水。”大壮哥一点不怕的辩白。

    “是啊爷爷,你不知道二哥多厉害,我们是用家里的小篮子抓的鱼,可没下水。”看来现在小壮哥也成了二哥的粉丝。

    “嘿嘿,别说这到是真的,我看到几个小子的时候,全都爬在河边往河里看呢。”爷爷变成了自豪的声音。“我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走过去才看清,几个小子都直愣愣的盯着河里的篮子看。还没搞明白,大柱手脚利落的一下就把篮子提起来了。”

    “我还以为怎么了,几步过去一看。哟,一条两三指宽的鱼正在篮子里蹦得欢实呢。”爷爷都说得有些累了,大大的喝了一口酒。

    啊,原来二哥这么聪明。来了这里这么久,听大家讲抓鱼,可没听到谁家用篮子抓过。都只听过下到河里用手或是用撮箕去捞的。当时还觉得这的古人抓鱼真够原始。二哥会是开创诱捕鱼法的第一人吗?呵呵,我也小小的为二哥骄傲一下。

    结果今天的抓鱼批判大会变成了抓鱼表扬大会。我们家的年夜饭,就在这样温馨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虽然没有烟花,没有鞭炮,只有杂粮饭和简单且不算美味的农家菜,但大家都是那么幸福。

    爷爷,爸爸妈妈,妹妹,侄儿,前世我所有的亲人朋友,希望你们也一样开心幸福。

    ------题外话------

    亲们,也祝你们开心幸福每一天。欢迎大家留言。
………………………………

第十四章 初练太级

    山西的灾荒,对这个小山村好像没什么影响,日子就这么一直平淡的过着。一直到了二月十八这天,老爹从镇子上卖野鸡兔皮回来时,我们一家才知道了外边的一些新情况。

    听老爹讲,如今外边粮食涨价了,成都府周围如今来了很多的流民。我们这小镇上倒是没有流民来,但来了一家专门收粮食的商家,这家租下了镇上一个小食店的后院,什么粮食都收,糙米已经收到10文一斤,连荞子大麦都收到4文一斤了。这猪吃的东西都只差一文就赶上玉米的价格了。

    马帮如今也不光是从这边收山货和茶叶了,如今也收粮,不管人吃的还是猪吃的都收。镇上的粮行已经不卖粮食了,也只收粮。听说成都府那边如今时不时都有流民饿死,山西更惨,说是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

    “唉,我们家这粮食加点野菜也够对付到秋收。”爷爷感叹道着开始教导老爹了。“我们家粮不能卖,猪粮也别卖。你等下去告诉你大哥一声,再贵也别把粮卖了。今年这年成不知道还会怎么样呢,要是我们这也来了灾荒,也能有个应对”。

    “是啊,爹。我也这么想着,要是这边也遇到这样的灾了,还是得有些准备才行。”老爹也很是感叹。看来老人们不是白活几十岁的,虽然没什么学文,但生活的经验还是不少。

    老娘和奶奶也很是赞成这个决定,奶奶很是为灾民们担心“真不知道那边的人日子是怎么过,这树皮树叶都吃完,不知道都遭了多少难啊。”

    “是啊,从山西都来到了成都府了,走了不知道有多远的路,听说山西离我们这里可是很远的。这一路来,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惨象啊。”老娘说完,还看看家对面那些苍翠的莽莽群山。

    如果老娘这样吃惊感慨的一眼,不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我想我一定会笑出来的。我能想到老娘看那一眼的含意。她真的以为别人山西那边和我们这里一样了。唉,山西可没有这么样的原始森林,如果有的话,灾情那里会这样严重。至少这山上的动物和植被,也能保证大家都不会饿死吧。

    想到饥饿到吃光了树皮,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我记忆中的一首诗。这道诗是清朝当时的诗人魏象枢的《剥榆皮》。话说当时魏象枢骑马赶路在榆关路上,四处弥漫着漫天遍野的黄沙,没有一屡人烟。路旁有一位老翁扶着一个年幼的小孩,手里拿着短戟在剥榆树皮。魏象枢出于好奇,问他为什么要剥榆树。老翁依偎着马匹,满脸愁容的哽咽着向魏象枢说道,“去岁死蝗前,死寇数千,村落无孑遗。苍苍不恤侬衰老,独留余生伴荒草。三日两日乏再儯话芷つ哪鼙ァS芷じX我饥,那惜榆无衣,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嗟乎。此榆赡父若子,日食其皮皮有岁。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老翁说罢我心摧。回视君门真万里。”

    这样的灾难在将来可能会遇到,但绝对不会如此惨烈。在现今社会的生产和经济力下,如今人类社会掌握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快捷的运输手段,和对灾难的应对模式,我们人类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左右大自然的破坏力了。在现今社会,永远不会再现如今的惨事。

    哥哥们其实还有懂得这些,只知道有人没吃的了,有人死了,有人再没有家四处流浪了。三个小哥哥听着大人的谈话,眼里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虽然在远方有人过不下去了,但在这边远的小山村里,大家的日子还是一样的过着。大家的生活并没有起什么大的变化,唯一要说到有变化的,那就是基本上每家的饭桌上吃的有些变化了,再也不是每天有粗粮加米的杂粮饭了,而是变成了差不多一半野菜的杂粮野菜饭。

    我们小孩子的日子更加轻松了,除了最开始几天的担惊害怕后,大家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每天一样的玩耍,一样的捉鱼摘花,四处调皮。

    我就这样的丢掉了一却无能为力的烦恼,让哥哥们牵着小手,四处游荡探险。如今的我,已经能被牵着在地上行走了,虽然不是很稳。而且也能说一点简单的比较短的话。当然,我有我的办法,我可以两个字,三个字的说,让它们连贯起来。

    当然,我不会让自己在大人们眼里显得太怪,不是小孩子应该说的成熟的话题,我是不会去问去说的。虽然亲人们都很疼爱我,但如果我太另类了,对家人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的。在哥哥们面前时,我会更加随意一些,问一些自己想要知道,而且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我觉得最多再过一个多月,我就可以清楚说话,自由行走了。今天我11个月。

    我觉得有些东西应该开始行动起来的,比如前世的太极。我觉得如果我现在开始练习的话,那就从站桩开始吧。这样应该会更有利于我早日走稳路。

    站桩,太极里的入门基本,和太极中的采气和缠丝是一样的,都是太极的入门基本功。对于太极来说,基本功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太极的站桩可以说是这万丈高楼的地基了。

    爷爷从小就对我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我一直牢牢记住了,而且也深有体会。

    如今,家人们看到我最常干的一件事,就是不让人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